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安全问题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着重对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利率市场化中金融安全模式的构建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金融安全
  
  20世纪最后10年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留给发展中国家最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降低利率市场化中的风险,构筑健全的金融安全模式,对于刚刚加入WTO并已将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的我国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利率市场化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因素分析
  金融经济过度发展的直接后果便是造成了世界经济财富价值体系的极度扭曲今天,世界经济巨大的财富价值,其形成如一座倒置的金字塔,在底层是实际的物质和知识产品,在其上是商品和真实的商业服务贸易,再往上有复杂的债务、股票和商品期货,最后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衍生期货和其他虚拟资本。金字塔的维持和扩张,有赖于各层的适当比例,以及上一层结构有多大能力从下一层汲取收入。在整个财富体系难以维持所需的日益增长的收入时,整个金字塔就会轰然解体。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金融安全造成的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传统金融企业的落后运营模式在同国外先进的金融营运模式的竞争中明显要处于劣势,而且现有的宏观调控手段也很难达到一体化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的经济、金融对外开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在大力提高国内宏观经济、金融调控能力的基础上循序渐进。
  2.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诸多不稳定因素构成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隐患
  自1996年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后,应该说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是健康的。但是,在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威胁着今后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安全。第一,财政风险会导致利率失控。1991年至1998年,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6%、13.1%、12.6%、11.2%、10.7%、10.9%、11.6%、12.4%,通过国家财政支配的资源较少,由此加重了国债负担。虽1998年国债发行额为3891亿元,1999年升至4015亿元,2000年达到4180亿元。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也始终居于高位,三年依次为60.43%、49.01%、41.05%。与此同时,三年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占债务收入的比重均在60%以上。第二,我国的外部经济环境十分严峻。当前,世界经济远比人们想象的脆弱。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仅为2.4%,较2000年下降了一半左右。美国经济2001年首次出现了连续三个季度的下滑,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人们的信心急剧减弱,拉美还出现金融动荡,东南亚各国尚未从1997年的金融危机中恢复元气,日本经济复苏乏力。这些都给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3.加入WTO和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监管技术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金融监管体制方面,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在短期内先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组织机构调整,设立了跨行政区级分行,撤销了省级分行建制,并强化了对商业银行、合作金融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并将原由中央银行负责的证券、保险业监管交由证监会和新成立的保监会监管,分业监管模式的建立构筑了一道有效屏障,为中国比较平稳地化解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做出了贡献。
  4.金融装备落后、国产化程度低是我国金融安全的重大隐患
  首先,我国银行金融电子化的平台大部分从国外引进,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安全的。我们容易忽视我们所使用电子化平台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由于这些平台软件并末公开源代码,其风险防范能力强弱便无从得知。第二,我国金融电子设备的核心技术大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使金融安全的基础极为脆弱。
  二、构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金融安全模式
  1.循序渐进,逐步消除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不稳定因素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国家,尚存在诸多威胁金融安全的不稳定因素。我们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努力消除宏观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为顺利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保障改革取得成功。
  2.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为改革做好准备
  在利率水平的调整中,要有意识地增加市场化的比重,逐步地减少“行政化”的比重。利率水平的调整要根据经济总量均衡的需要“逆经济风向行事”,以保持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利率市场化营造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应根据社会资金供求的实际状况确定合适的利率水平,不能渗透太多的社会责任目标。
  3.先易后难,积累经验,确保改革的平稳推进
  在各种利率结构改革中,应先放开金融市场利率,再放开商业银行利率,后放开政策性银行利率。应先从与市场联系紧密的部分开始,亦即从管制比较薄弱的环节有次序地推开,以减少改革中的冲突和风险。在商业银行中,要先放开非国有商业银行利率,再放开国有银行利率,因为非国有商业银行相对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成立伊始就以市场为导向,而且规模较小,先放开不致引发经济和金融的大波动。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5月第一版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部门改革的次序:国别经验与问题》,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2月第一版
其他文献
对采空区注浆处治常用的水泥粉煤灰浆液进行发泡改性,制成泡沫轻质土新型注浆材料,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其施工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同一固相比条件下,浆液流动度随着水固比
由求本利和的运算,推出了投资收益的贴现值、支付流现值、等年值现值,以及均匀流现值的计算公式,从而给投资者对投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的参考。
[摘 要] 浮动抵押作为一种非典型担保制度,能够更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融资与投资的需求。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浮动抵押制度能够增强债务人举债和偿债能力,符合现代担保法的发展规律,具有其他担保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应当纳入我国担保法体系;可以通过精心的立法设计,最佳地平衡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使其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担保实力、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促进资金融通,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浮动抵押 物权法
本文阐述了应急物流的概念、产生背景,论述了应急物流中有关保障机制的建立。
以某地铁暗挖区间隧道施工为工程背景,运用MIDAS-GTS数值模拟,探讨了隧道埋深、地层条件、支护条件等因素对地铁区间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