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创新大学生党支部建设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個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斗争中总结和流传下来的重要文化,它是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思想产物和积极成果,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仅对当代中国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从思想、情感和行为等三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价值。红色文化的呈现形态包括精神和物质两种。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的各个历史时期所展现的精神风貌和意志品质,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是反映这些革命精神的载体,通俗的讲,就是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遗迹、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2]

一、 红色文化融入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落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四个正确认识”: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而大学生党建工作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流砥柱,按照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的教育将更加有迹可循。
  (二)促进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需要
  基层党组织是联系群众和团结群众的重要组织,学生党支部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将红色文化融入支部建设有利于激发支部广大党员学生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从而促进党员学生的全面发展。红色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种光荣传统,它具有先进文化的道德涵养和道德引领作用。长期受到这种文化传统的侵染和熏陶,就能提升精神境界,就能引导灵活向善。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激发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抵制各种社会思潮对党员学生的消极影响,从而促进大学生党支部建设。

二、 党支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红色文化理解不深刻,学生难于入心
   在当代大学生眼里,红色文化生长的历史时空是那么遥远,那样“艰苦”和“匮乏”的环境难以与当下的“幸福”和“丰富”生活相对接,中华民族过去遭受的挫折、屈辱、贫弱好像只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表达难以引起深层的历史反思。[4]尽管高校也组织不同种类的爱国主义教育、看红剧、唱红歌,但是学生也往往流于形式,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没有深刻的理解和入心。
  (二)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单一,精神传承不深入
   目前,党支部建设中对红色文化的学习都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来进行传播,形式单一,学生吸收效果欠佳,没有深层次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都是被动的学习。虽然有的高校也会在课堂之外采用其他的教育形式,如:看红色影片、参观红色景点等等,但往往停在较浅层次的活动中,没有系统引导学生了解活动所涉及的红色文化历史背景和蕴含的革命意义,红色精神传承不够深入。
  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创新大学生党支部建设
  (三)红色文化学习缺乏互动,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教育本身就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而目前很多高校党支部对红色文化教育更多采用的是单方面输出的方式,且学生处于被灌输的角色,学生在学习红色文化这个过程中的感受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学生缺乏传承红色文化的激情和主动思考联系实际的意识,因此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 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创新大学生党支部建设


  (一)将红色文化融入支部生活学习
   将红色文化教育和学生党建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好学生的党建工作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部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发展和学生党员的思想引领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都较为局限,党员参与力度不够,形式不够新颖,将红色文化融入支部的主题教育学习,创新“三会一课”内涵,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广大党员学生深刻感悟红色文化精神灵魂,有效的增强党支部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将党支部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为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高校要有意识地结合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来开展各种红色文化活动,通过“红色演绎”的形式,利用红色文化艺术这种的重要表现手段对历史场景生动再现,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故事历史背景,揣摩人物革命精神,通过促进大学生党员在生活和学习以及精神世界中不断陶冶道德情操,用红色精神来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党建带团建活动,将组织生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凝聚大学精神。
   (三)将支部生活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实践育人是实现红色文化知行合一的必备环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认为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把红色文化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到第二课堂。在学校寒暑假期的“三下乡”活动中,将红色文化、红色精神、革命历史故事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也可以重走红军路、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开展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加深红色文化的切身感受,激发爱国情怀。
  (四)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
   网络学习如今已成为大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新方式,它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以最快速的方式传达信息,红色文化要充分运用网络这一载体,借助网络资源的共享、检索便利、实时交互的特点,将红色资源与之对接,整合现有的思政工作和党建工作的资源和成果,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现状和发展动态,搜素最新时政热点问题,汇合党的知识,开辟学生党建工作专栏。如下设“党章党史”“红色之旅”“支部生活”“网上党校”“党员风采”等栏目。[5]提高学生党员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学生党员QQ群,微信群、易班建设平台等方式加强党员学生的联动性。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弘扬红色文化主旋律,创新学生党支部建设。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 谢建平,黄遵斌.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逻辑关系论纲[J].高校辅导员,2012(5);21-24.
  [3] 新华网.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4] 张首先.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
  [5] 梁楚晗,韦克甲,农雁淇,张秀娜.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实践探索[J].党建工作,2017(2):26.
  [6]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 魏家坚
其他文献
清明还未拉开绿幕枯草已开始跳舞雨丝禁不住春的魅惑扯着风的衣袖请你暂且驻足
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财务风险是一种信号,通过它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要求企业经营者要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
如何根据职业学院的教学特点,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立双向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本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笔者通过对电子商务教学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应职业学院特点的
耿庄水库是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北干线向朔州市供水线路末端的调节水库。主要任务是年调节、事故调节、水量平衡、沉积处理泥沙,同时兼有反调节功能。采用变态模型对耿
数据挖掘是一种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技术,是当前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活跃领域。本文介绍数据挖掘的定义,功能以及数据挖掘的过程,论述数据挖掘的常用技术和工具,结合当前新的
【HJ/T238-2006】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1月6日批准,自2006年3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将替代《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无汞镉铅充电电池》(HJBZ7-1994)。
期刊
水利发展,关乎民生;水利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近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共9条,涉及水库、堤防、淤地坝、河道
"苏丹红"事件注定了今年将是"老外们"不安分的一年.前车之鉴下,"出事"的洋品牌仍然接踵而至:卡夫食品、强生、联合利华、雀巢、宝洁、哈根达斯、麦当劳……
大学阶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孕穗拔节期。以党员学长制实现党员朋辈辅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义有机良性融合,是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的创新。党员学长制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设计,是党员学长辅导分享、党员学生实践教育,以建立起“以高带低、以老带新”的工作网络。党员学长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了发挥党员学长的先进示范作用,挖掘党员学长的独特引领优势,加强学生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
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就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针对在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现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