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视角下的乔叟诗歌《禽鸟议会》精校精注本之生成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对中古写本与现代点校本的集校,可见前者推陈出新了后者、服务于现代读者,后者又有助于追溯前者质量源流、贡献于学界.在这一过程中,某一历史作品的精校精注本往往也随之问世.本研究结合陈垣总结的与西学不谋而合的三种古籍点校法和电子数据化技术,将乔叟诗歌《禽鸟议会》三部最早的中古写本与四部现代广泛使用的点校本集校为新一体的《禽鸟议会》"七对一"精校精注本.通过其校勘记和索引发现,"七"写刊本间虽存有大量异文,但并不影响整体"一"的一致性和共容性.究其原因:一是三写本自身并无多少实质性差异;一是四刊本亦均较为明确、严格地忠实于各自原始母本,并没有追求所谓"综合全面".寄望本研究的"一"与国内高校特定的教材和课程相配套,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切实推进国内乔叟和英国中世纪文学领域的教育与研究;另外,本研究模式亦能够为国内学者在从事这一西方传统强项的研究时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和发展空间.
其他文献
【目的/意义】近年来消费者行为学研究表明天气和空气质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因此了解消费者个体对天气状况的不同反应方式和原因具有必要性。但现有相关研究成果零星分散于不同的学科领域,缺少对该研究主题的归纳梳理。通过系统性地回顾空气污染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可以充分了解宏观层面的空气污染因素对微观层面的消费者行为改变,从而可以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开发针对性的营销管理策略以规避或减少空气质量对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影响。【设计/方法】基于主要学术文献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网站的核心关键词检索,系统性地回顾整理了空气污染对消
【目的/意义】原油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大宗商品和战略储备物资,其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原油价格进行预测是能源经济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对国际原油价格预测的主要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有助于该研究领域的纵深发展。【设计/方法】基于295篇国际期刊文献,对国际油价预测的发展阶段、发表期刊、研究机构等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对近二十年油价预测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最后对油价预测工作进行评述和趋势展望。【结论/发现】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油价预测研究快速发展,相关文章主要发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日益增长,民俗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节假日出行的选择,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得到开发和再开发.在此过程中,原生态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与外来文化发生互动.然而,民俗文化包含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与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承载着当地居民的情感与认同,具有一定的神圣性;而旅游本身是一种商业与娱乐行为,属于物质性领域.本文将文化分域理论引入民俗旅游研究中,指出民俗旅游开发与改造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就是神圣性与物质性的矛盾,具体体现在旅游业的全球化发展模式中和游客与民俗地社区自身的需求冲突中.在
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述及搜集李白遗作编为二十卷之情形.究其文意,再编李白集并非仅凭范氏一己之力,当得益于幕僚宾客之助.幕下鲍溶多有效仿李白"古风"之作,是目前所见"古风"产生影响的最早例证,此当与范编本的成书面貌有关.从《文苑英华》与李集所存范碑的异文及唐宋士人的阅读线索来看,范编本可能有多种流传轨迹:此集既入藏秘府,与《草堂集》形成合编本,又在以当涂为主的地区有所流传与增改,当涂刊本中或保留了范编本的部分文本面貌.
20世纪中期,英国史家罗伯茨提出了近代早期欧洲军事革命论.其后历经麦克尼尔、帕克、布莱克、唐宁、罗杰斯、霍夫曼等众多学者的推动与发展,该理论开创了西方军事史研究的新局面,确立了具有革新意义、重要学术价值的新研究范式,并对西方兴起、东西大分流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新的解释.虽然如此,作为兴起、发展于西方世界的理论,其预设带有一定的偏向性,内容建构亦不可避免地受到弥漫于西方学术界的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尤其是从20世纪末以来,伴随新军事史研究及其所涉地域范围的扩展,该理论所蕴含的西方中心主义偏见越发清晰地显露出来,
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为:看似与政治无关的慈善基金会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塑造当代美国保守主义观念体系,并进而影响美国政治走向的.在对金钱政治的传统研究中,金钱参与政治活动一般是寻求直接影响政治结果,比如选举或者政策游说.但我们在对美国慈善基金会的研究中发现,实际上存在一些社会行为体,他们不寻求直接影响政治结果,而是用观念作为金钱影响政治的过滤层,通过影响观念和知识生产的方式来影响政治结果,我们把这种类型的金钱政治称为"暗金政治".在诸多参与"暗金政治"的行为体中,美国私人慈善基金会最具备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复合
学术界在误解康德"无功利性"学说的基础上,通常借康德之说,将审美视为一种超越道德、甚至与道德无关的活动,这是对康德审美理论的严重误解.康德曾经认真探讨过审美感受与道德感受之间的关系,甚至将道德感视为真正的鉴赏力的根基.康德从"心灵的配置与比例所形成的状态"这个角度,对比讨论了认知、审美与道德三种不同的"心灵状态";其逐步展开的"鉴赏力的批判"的过程,其实一直也是辨析"判断"与"感受"的过程;他之所以将鉴赏力明确称为一种"共通感",理论意图就是为了表明"鉴赏力"最终必然是一种"感受力",其理论目的是显示鉴赏
本文探讨克尔凯郭尔作为心理学家的自识对其诠释的影响,阐述其独特的心理学概念与现代性问题之间的关联,并且在克氏语境中把现代性问题还原为关于主体性之有效性及其限度的反思.勃兰兑斯最早把克氏的哲学价值从基督教传统拓展到更一般的现代性问题,开拓了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诠释路径.克氏本人也经常把他的工作界定为心理学,但这并不同于现代心理学范式,而是"一种哲学人类学"和"关于人的可能性的现象学".其对象为私人的、个体的、主观的生命体验,而其范式是一种以审美想象为方法的"实验".对克氏而言,美学是指在个体生存之具体性中追寻
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近年来快速累积,给金融体系平稳运行埋下了一定隐患,规范举债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基于政府工作目标的上下级传导构造独特的工具变量,并以隐性债务规模和政府规范举债工作目标的交互项来衡量政府隐性债务压力,分析其对地方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行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政府治理体系中规范举债工作目标由上至下的传导是有效的;高隐性债务压力的地级市会控制PPP项目推行的规模.机制分析表明,隐性债务压力通过约束地级市项目资本金投入而对PPP项目的推行产生影响.本文的发现证实了上级政府
1905年朝廷停科举,之后利禄之途归于学堂和游学.因此,与无所依傍的科举士人相比,后科举时代的知识人初生之日曾以其仕路畅达而独步一时.但时至民国,后起的国家权力取代了之前的国家权力,利禄之途遂随之而断.而后,是李大钊所说的社会造就了知识人,社会又与之互相"枘凿",而不能"消纳之,应用之".因此,同为斯文一脉,与久被置于四民之首的士相比,后科举时代的知识人其实已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作为一个过程,学堂产出知识人由"乡邑子弟,负笈城市"开始,所以知识人的形成与知识人的城市化实现于同一个过程之中.由此形成的知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