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体人职业素养提高策略

来源 :新闻前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b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网已经在媒体领域催生并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成为遍及所有媒体平台,受众碎片化阅读成为特征,媒体人面临包括如何尊重互联网传播规律,如何确立互联网思维,如何让阅读成为“悦”读等考验,笔者认为,无论如何转型,媒体人不断提高职业素养一直是一个课题.
其他文献
新闻宣传无小事.特别是党报,有着特殊的政治属性,发生见报差错轻则影响公信力,重则造成不可挽回的政治影响.在互联网时代,报上的差错会因社交平台与自媒体裂变式传播而放大不良影响.因此,党报工作者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防堵差错的重要性,采写、编审、校检各环节齐发力,力争实现“零差错”目标.笔者结合党报编辑工作实践,谈谈新闻报道常见差错表现.
期刊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媒介与发达国家媒介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质量上的差距.没有大批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我国媒介就难以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把人管好,既是管理的出发点,也是管理的归宿”.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面对世界媒体激烈竞争的格局,如何提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推动我军事新闻对外传播事业取得更大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期刊
本文重点论述了在新媒体挑战环境下,如何有效提升党报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好担负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本文以国家级媒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对广播新闻主观性文体的应用为案例,探究以口述实录与日记体新闻为代表的广播新闻主观性文体在实践中的效果、作用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本文主要探究新闻摄影中航拍技术实践措施研究过程中,以航拍技术优势为切入点,分析其具有普遍环境适应性、拍摄视角真实性及收集素材及时性的特点,以此为基础,结合新闻摄影中航拍技术应用场景,提出航拍技术实践与应用环境优化措施,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新闻传播职责众多,弘扬正能量更是其重要职责,作为新闻工作者,当应明白这一传播目标,应积极引导舆论导向往正确的方向上来.同时,新闻工作者必须肩负起使命,承担起自身的责任,让无处不在的正能量遍地开花,成为群体化,将社会风气引导到持续向善向上的良好层面.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还要坚守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认真做到以身作则,从新闻报道真实性中发现正能量,寻找到见精神、见力量的内涵,加大宣传力度,从而为社会和谐稳定,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位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力量.
本文以突发公共事件中应急广播的传播力为考察对象,并以“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中应急广播的具体实践为例,在危机传播的理论框架与开放性视阁下,对比分析两次赈灾中国家应急广播的报道时效、报道量、收听率、新媒体应用、受众反馈等传播力的细分要素,检视国家应急广播顶层设计的紧迫性、合理性与结构性矛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如何在乡村振兴中,让乡村报道“亮”起来?本文结合仙桃日报《小康圆梦》专栏为例,探讨写作技巧.
后疫情时代,寻求升级转型之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成为主流媒体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武汉广播电视台为例,总结了后疫情时代强化我国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三大策略:应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加强主流价值观引领:转换新闻报道视角,以情感化的内容取向弥补疫后的关系隔阂;深化对于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以“全媒体”形态应对舆论新环境.
在疫情期间,三联担当起媒体的职责,凝聚起大众的力量为疫情的防控尽一份力.本文旨在通过对《三联生活周刊》疫情期间的深度报道分析总结其深度报道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