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不烧粮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610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史之乱中,李光弼奉命镇守常山。叛军首领史思明率五万精兵来攻,人数是李光弼守城部队的五倍之多。敌众我寡,李光弼决定暂时放弃常山,实行战略撤退。
  这天晚上,部队集结在校场,看见不少士兵手里举着火把,李光弼就问钱粮官:“撤退要秘密进行,举着这么多火把不是暴露了我们的行动吗?”
  钱粮官回答:“火把不是用来照路的。在撤退之前,我们必须烧掉粮库里的所有粮食,以免为叛军所用。”
  李光弼沉思片刻后,对钱粮官说:“传我的军令,一粒粮食也不许烧掉,马上分发给百姓。”
  钱粮官大惊:“将军,这样做合适吗?”
  李光弼解释道:“你想过没有,如果烧掉所有的粮食,叛军进城,一看我们的所作所为,就势必会搜刮百姓。百姓拿不出粮食,会殃及生命。百姓得不到保护,就是我们的失职,不是吗?”
  錢粮官点头称是,于是命令熄灭火把,将粮库里的粮食分发给全城百姓。
  史思明进城后,看到城里糧食丰足,就没有残害百姓。
  不久,大将郭子仪率兵增援李光弼,两军合力,发起突袭。一举拿下常山郡。而为李光弼提供情报的,就是城中的百姓。
  李光弼撤退而不烧粮食,临危而思百姓之苦,这是一种善良的表现。城中百姓免受叛军袭扰,拼死报恩,是对李光弼善良之举的回馈。
  选自《特别关注》
其他文献
山西有座山,叫饅头山,山下有个镇,叫泰安镇,镇里有条街,叫麻武街。  这条街原来不叫麻武街,叫白事街,因大部分商铺卖丧葬用品而得名。后来出了个麻武就改成了麻武街。  麻武是个郎中,起初并不出名,也就给人治个头疼脑热,跌打损伤。  麻武人善心好,谁病了,叫他去,他不拿架子,忙忙地去了。治完病,诊疗费随便给,给多了他说声谢谢,给少了也高高兴兴,再没有,就说等以后吧。没钱的,给点粮食或者什么东西也可以。
期刊
慈禧不仅对菊花极尽欣赏,用之能事,也嗜好“喝菊”和“吃菊”。  她习惯将杭菊混在茶叶里饮用。在感到精力不济时,也常以杭菊代茶频饮来缓解疲惫。  慈禧“喝菊”很讲究,泡菊的水是当天从玉泉山運来的泉水,饮茶用白玉杯。两名太监双手托着茶盘,中间放着茶具,两旁的银盘中盛着鲜洁的菊花瓣,然后齐呼:“老佛爷品茗了!”  而慈禧吃的菊花火锅,则更有创意。  先要将一种叫“雪球”的白菊花采下,此菊的花瓣短而密,非
期刊
玄奘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出生在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没有步入佛门之前名叫“陈”,“玄奘”是他的法号,后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玄奘早年随兄长陈素于净土寺出家,从此开始潜心修习佛法。在此期间,他发现佛教内部派系林立,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解释各有各的见解,并且为此争论不休。为解决这个难题,他游历大唐的佛家名山,求教学识渊博的高僧,但收效甚微。于是,他决定奔赴佛教发祥地—天竺(印度),去
期刊
东家烧火窑也开冰窑。火窑夏天烧砖,冰窑冬天藏冰。  开冰窑,采凌和码冰都是技术活儿,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帮东家码冰的张大手双手张开如蒲扇,一块厚冰重有一百多斤,他玩儿一样就举过头顶。张大手臂力大,码十米高冰,别人要借助跳板,他只用一根麻绳,捆住冰,喊一声:“走起。”那厚冰就顺着粗绳越过工人们头顶,整齐地码在冰堆上。  白天温度高,码冰是在深夜四更天。黑夜寒冷,码冰人穿多了,手脚不方便,穿少了,站在冰
期刊
《夷坚志》中载,北宋末年,南京的官二代赵应之带弟弟到首都游玩时,与当地的富二代吴小员外相识并结为好友。三人闲来无事,便经常结伴四处游逛。  这年春天,三人到金明池游玩,在一条小路旁发现个小酒馆,以竹为篱,装饰以花,别有一番风味。更妙的是,酒馆里只有一位二八女子,且长得清新脱俗。三人见状,不约而同地进了酒馆。坐下后,赵应之那官二代的不良本性就露了出来,提议让那女子来陪酒助兴。那女子倒也“识相”,便坐
期刊
看着一件件即将入窑的精美瓷器,姚本根表情凝重地说道:“我得上一次锣鼓岭。”  “去干吗?”黄石声盯着姚本根,硬邦邦地说:“龚老板说过,在釉里红烧制出来前,你不能离开窑厂半步。”  “我要去给山神上炷香,不然我也保证不了能把釉里红烧制出来。”姚本根说道,“你还是去给龚老板通报一声吧。”  黄石声沉思了一番,瞟了眼姚本根,让人把他看好,骑上快马,飞也似的走了。看着黄石声消失在山坳口,姚本根便在旁边的一
期刊
没有到过南极洲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真的寒冷,这里的全年温度在-40℃以下,终年刮着5-6级的刺骨寒风。没有经过极夜不知什么是真正的黑暗,尽管这里是一片白色的荒漠,整个大地被厚厚的白雪、坚冰覆盖,但一到夜晚,伸手不见五指。  南极洲的腹地更是可怕,一进去就难再走出来,众多探险家葬身于此。但勇士仍然不断涌现,要揭示这片无边无际的白色荒漠中的奥秘。这里的神奇迷踪确实太多,引起了美国、俄罗斯、西欧一些国家的科
期刊
燕山脚下有一个叫柳官庄的村子,村子里三分之一的人姓郭,相传在很久以前,村子里有个叫郭德的人,他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  这日一早,郭德扛起锄头来到地头,忽然刨出个石匣来。他用衣袖把石匣掸干净,发现上面有一行小字:若要石匣开,除非郭德来。郭德好生奇怪,这石匣上写的郭德难道是指自己吗?  于是他对着石匣轻声试探道:“郭德在此。”话音刚落,奇迹出现了,只见石匣上面的盖子自动打开了,里面竟有一本记载法术的天
期刊
1978年初,郭沫若先生在北京医院住院期间,曾和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谈论过中国的寿称。  华罗庚问:“古时,人们对高寿的人都给予了美称,如七十岁为‘古稀’,八十、九十岁为‘耄耋’,百岁为‘期颐’。如果未到整数,只有七十七歲、八十八岁、九十九岁,怎么称呼呢?”  郭沫若道:“有人把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八十八岁称‘米寿’,九十九岁称‘白寿’。”  华罗庚说:“哦,为什么这样称呼呢?”  郭老风趣地解释道
期刊
曾国藩,中国近代儒学大家,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这个人诙谐幽默,是当时的共识。  他最得意的学生李鸿章,就给自己的幕僚讲过曾国藩的一则家庭幽默。那时候他还在曾国藩手下当幕僚,曾国藩有个习惯,每天早晨要和所有幕僚一起吃饭,为了沟通感情,还主张吃完聊聊天,说说好听的段子。  怕大家尴尬和拘谨,都是曾国藩先说。一次吃完后,曾国藩说大儿子曾纪泽前一段新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