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载体对不同曝气器氧转移特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水处理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s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中试装置为研究对象,对比曝气器形式、通气量和悬浮载体填充率对曝气设备氧转移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微孔曝气器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s)高于大孔曝气器;微孔与大孔曝气器的KLas随通气量的增加而提高,悬浮载体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微孔曝气器的KLas,也可显著提高大孔曝气器的KLas.随着通气量增加或载体填充率的增大,微孔曝气器比标准氧转移效率(SSOTE)增大,优化通气量和填充率分别为≤40 m3/h和≤40%;大孔曝气器的SSOTE显著增加,优化填充率为40%.随着通气量增加,微孔曝气器理论动力效率(Ep)保持不变或降低,且其通气量应≤32 m3/h;而大孔曝气器Ep显著增加;二者优化填充率均为<40%.
其他文献
为了减轻太湖保护区范围内企业处理废水的负担,苏州白荡污水处理厂利用其含铜废水预处理设施的富余处理能力处理某公司产生的含氮废水.针对含氮废水高NO3--N和低碳氮比等特点
本文首次将纳米纤维应用于水中环境雌激素的采样与富集。对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如纳米纤维的直径、离子强度、水样pH进行了优化,建立了纳米纤维预富集、HPLC检测的分析环境水
会议
利用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多反应监测(MRM)离子模式定性定量,建立了海水中9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分析方法。方法检测限在0.2~0.4ng/L之间(S/N=10,100
会议
针对广南高速某服务区缺水问题突出、远离城市、工程性引入自来水造价惊人等问题,设计采用“地下水淡化+污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雨水补给”的全过程资源化利用模式.地下水经
本文从东海及临近海域,跨越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四个省市12个采样点,采集了98个样品.涉及10个不同双壳贝类,实验测定了双壳贝类中重金属的富集浓度。结果显示,贝类中重金
会议
本文主要报告氯霉素(CAP)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设计、合成及在固相萃取(SPE)中的应用,结果显示该MIP应用到SPE中对CAP有较好的保留性能,回收率接近90%。
对炭系、铁系和无机类等4类改性吸附材料除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中,碳系材料性质稳定,由于材料表面性质使得对砷吸附效果不佳;铁系材料对砷有较好亲和力,但由于
采用相转化法将聚醚砜(PES)和磺化聚砜(SPSf)共混制备纳滤膜,考察了这2种材料的共混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和氯化锂(LiCl)含量、空气中的挥发时间对膜的脱色和脱盐性能
针对铀矿山开采产生的铀、锰地下水污染,常见的修复方法有原位和异位2种,其中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作为一种节能高效的原位技术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在介绍PRB技术原理、类型
采用模拟番茄酱生产污水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持续进行185 d的实验,取系统趋于解体时的颗粒污泥,低温(-18℃)保存260d,在进水水质不变的情况下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