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8例患有胃癌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化疗。常规组患者在围化疗期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围化疗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健康教育;胃癌;化疗;护理
胃癌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该类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对化疗的敏感性相对较高,然而临床现有化疗药物的所具有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对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近年来在临床医学界对恶性肿瘤患者围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1]。本次研究中选取78例患有胃癌的患者病例,对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接受化疗的该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抽样患者为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就诊的78例患有胃癌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33至79岁,平均51.7岁;患胃癌时间5个月至7年,平均1.1年;干预组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31至78岁,平均52.2岁;患胃癌时间7个月至8年,平均1.4年。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化疗。常规组患者在围化疗期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围化疗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主要措施包括:①化疗前:相关医护人员应耐心将化疗的具体目的向其患者进行讲解,使患者知道化疗能够有效阻止肿瘤细胞“死灰复燃”,使患者了解化疗过程虽然是一个相对比较痛苦的治疗过程,但该项治疗同时也是战胜癌魔的一个有力武器,能够使胃癌的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将化疗的作用、具体方法、实施方案、药物的名称、常见毒副反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介绍。且该类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应该进一步加强,使利害关系向患者进行详细说明。②化疗中:护理人员应更加主动地对患者进行关心,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认识到不良心理状态对身体康复产生的不利影响。嘱咐患者的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的心情保持舒畅,精神愉悦,与谈话时应该注意语气和方式,引导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调节。告诉患者悲观绝望的情绪只会使胃癌的病情程度进一步恶化,而只有意志坚强,心态稳定,以乐观开朗的性格面对疾病,才能够对治疗和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将病情已经明显缓解的典型病例向患者进行介绍,使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显著增强,鼓励患者适当的参加体育运动。这对转移患者对病情的注意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患者的不良精神状态进行纠正,同时运动还可以激活患者机体的免疫机制,使其自身的抗病能力增强,对身体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使其身体和精神状态得到显著改善。③化疗后:化疗后患者机体抵抗力相对低下,应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暖,且嘱咐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使疗效得意巩固,特别是1周后对血常规进行复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恰当的处理。指导患者在术后一年以内应注意少食多餐,吃干一点的食物,防止摄入过甜的流质饮食,餐后应该至少休息半小时后再活动[2]。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
1.3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χ±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 果
干预组患者围化疗期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健康状况、心理状况评分别为(90.42±11.64)分、(84.85±8.17)分、(73.18±7.14)分、(78.58±13.27)分;常规组患者围化疗期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健康状况、心理状况评分别为(36.72±10.31)分、(19.41±9.83)分、(46.75±6.36)分、(13.22±6.04)分。两组患者上述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 体 会
通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在患者住院接受化疗期间对其进行反复干预并根据治疗情况对护理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对患者及其家属多次进行全方位健康宣教,使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在躯体功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心理状况等多个方面有明显的提高,使临床对该类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体现[3]。
参考文献
[1] 董勇,马胜林,叶魏武,等.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9,18,(17):728-729.
[2] 谢晓冬,郑振东,孙静,等.经济因素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10,16(10):1456-1457.
[3] 曾幼波,陈琴.肿瘤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措施[J].海峡药学,2009,15(14):199-200.
【关键词】 健康教育;胃癌;化疗;护理
胃癌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该类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对化疗的敏感性相对较高,然而临床现有化疗药物的所具有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对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近年来在临床医学界对恶性肿瘤患者围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1]。本次研究中选取78例患有胃癌的患者病例,对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接受化疗的该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抽样患者为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就诊的78例患有胃癌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33至79岁,平均51.7岁;患胃癌时间5个月至7年,平均1.1年;干预组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31至78岁,平均52.2岁;患胃癌时间7个月至8年,平均1.4年。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化疗。常规组患者在围化疗期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围化疗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主要措施包括:①化疗前:相关医护人员应耐心将化疗的具体目的向其患者进行讲解,使患者知道化疗能够有效阻止肿瘤细胞“死灰复燃”,使患者了解化疗过程虽然是一个相对比较痛苦的治疗过程,但该项治疗同时也是战胜癌魔的一个有力武器,能够使胃癌的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将化疗的作用、具体方法、实施方案、药物的名称、常见毒副反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介绍。且该类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应该进一步加强,使利害关系向患者进行详细说明。②化疗中:护理人员应更加主动地对患者进行关心,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认识到不良心理状态对身体康复产生的不利影响。嘱咐患者的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的心情保持舒畅,精神愉悦,与谈话时应该注意语气和方式,引导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调节。告诉患者悲观绝望的情绪只会使胃癌的病情程度进一步恶化,而只有意志坚强,心态稳定,以乐观开朗的性格面对疾病,才能够对治疗和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将病情已经明显缓解的典型病例向患者进行介绍,使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显著增强,鼓励患者适当的参加体育运动。这对转移患者对病情的注意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患者的不良精神状态进行纠正,同时运动还可以激活患者机体的免疫机制,使其自身的抗病能力增强,对身体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使其身体和精神状态得到显著改善。③化疗后:化疗后患者机体抵抗力相对低下,应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暖,且嘱咐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使疗效得意巩固,特别是1周后对血常规进行复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恰当的处理。指导患者在术后一年以内应注意少食多餐,吃干一点的食物,防止摄入过甜的流质饮食,餐后应该至少休息半小时后再活动[2]。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
1.3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χ±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 果
干预组患者围化疗期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健康状况、心理状况评分别为(90.42±11.64)分、(84.85±8.17)分、(73.18±7.14)分、(78.58±13.27)分;常规组患者围化疗期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健康状况、心理状况评分别为(36.72±10.31)分、(19.41±9.83)分、(46.75±6.36)分、(13.22±6.04)分。两组患者上述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 体 会
通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在患者住院接受化疗期间对其进行反复干预并根据治疗情况对护理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对患者及其家属多次进行全方位健康宣教,使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在躯体功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心理状况等多个方面有明显的提高,使临床对该类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体现[3]。
参考文献
[1] 董勇,马胜林,叶魏武,等.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9,18,(17):728-729.
[2] 谢晓冬,郑振东,孙静,等.经济因素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10,16(10):1456-1457.
[3] 曾幼波,陈琴.肿瘤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措施[J].海峡药学,2009,15(14):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