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TCD和DSA的对比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ch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对眩晕的血管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共33例患者,男23例,女10例,年龄29~75岁,平均(56.2±6.7)岁,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于1周内行TCD和DSA检查。结果33例患者中TCD显示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29例(87.88%),DSA显示椎基底动脉异常12例(36.7%),颈内动脉系统异常14例(42.4%),无血管异常7例(21.2%)。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可能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也可能是前循环缺血的表现或功能性因素,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重要诊断意义,DSA是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金标准。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
  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value of TCD and CVA on diagnosing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
  (VBI),thenanalysethevascularreasonofvertigo.Methods33 cases patientswhichwerediagnosedasVBI(m 23 cases,f 10 cases)(56.2±6.7 years old)were examed by TCD,DSAin one week.ResultsTCD showed vertebrobasilar arteryabnormalitiesin 29 cases(87.88%),DSA showedvertebrobasilar arteryabnormalities in 12 cases(36.36%).crotid artery system abnormalities 14cases(42.42%),the others were normalities(21.21%).ConclusionThe reason ofVBI is perhaps caused by vertebrobasilar artery disease or carotidartery disease,orfunctional disease.TCD have important role on diagnosising VBI,DSA is gorden standard ofdiagnosising VBI.
  【Key words】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ertigo;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Transcranial Doppler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该病的主要症状为天旋地转、恶心、呕吐,不能睁眼,转动颈部后眩晕加重。过去多考虑椎基底动脉的畸形、血管内的斑块形成、血管炎、椎间盘变性膨出、颈椎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等。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可以发现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及是否存在频谱紊乱,利用股动脉穿刺进行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可以进一步明确地发现病因,避免漏诊及误诊,通过对比笔者发现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头晕血管原因众多,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33例患者均为我科2005年2月至2009年9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23例,女10例,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27岁,平均为(56.2±6.7)岁。均符合199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分类及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头颅MRI排除了出血、肿瘤及脑梗死等,33例均以眩晕、呕吐为主要症状。VBI的诊断标准[1]:①急性起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符合急性脑血管病的特征;②眩晕为自身旋转感或视物晃动感;③眼底动脉硬化Ⅱ级以上,有或无颈椎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④除眩晕外,至少伴1种脑干病征;⑤除外引起眩晕的眼、耳疾病;⑥除外小脑、脑干的梗死、出血及肿瘤。所有愿意接受DSA检查。
  1.2TCD采用德国DWL-P型经颅多普勒,以2 MHz探头测量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的血流速度,频谱形态,声频、脉动指数等指标,判定标准为:①血管狭窄:平均血流速度小于80 cm/s,收缩期峰血流速度大于120 cm/s;②近端血流呈高阻波形;③狭窄远端血流速度下降;④颅内侧支循环建立。
  1.3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采用Seldinger技术,右侧股动脉穿刺,穿刺成功以后置入5F动脉鞘,用5F猪尾巴导管配合超滑导丝于主动脉弓(头端在右侧头臂干的主动脉弓开口处),用碘普罗胺300造影剂15 ml/s总量20 ml行主动脉弓造影。用5F椎动脉管分别于左右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行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用碘普罗胺300造影剂6 ml/s总量8 ml行造影,将椎动脉造影管置入左右侧椎动脉,碘普罗胺300造影剂5 ml/s总量7 ml行造影,动态及静态观察造影血管的情况(椎动脉开口情况、有无血管狭窄、迂曲或闭塞、是否造影剂停留、两侧椎动脉管径是否对称、有无发育异常、是否由颈内动脉系统代偿等),以了解血管的病变情况。本文定义病变血管为:①对于有狭窄的血管,凡是直径狭窄大于40%的病变侧的血管,或无症状但直径狭窄>50%,均视为有病变的血管;②有动静脉畸形;③动脉瘤;④有造影剂明显滞留;⑤颈段的椎动脉血管弯曲如螺旋状有2个或2个以上的弯曲。
  
  2结果
  
  2.1TCD检查结果33例患者中异常28例,其中16例显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10例显示血流速度增快,3例显示伴血管狭窄,4例未见异常。
  2.2DSA检查结果椎动脉开口处狭窄3例,椎动脉颅内段狭窄2例,椎动脉迂曲2例,基底动脉扩张1例,基底动脉远端发育异常1例,一侧颈内动脉狭窄7例,双侧颈内动脉狭窄2例,Moyamoya病2例,锁骨下动脉盗血2例,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形成3例。
  2.3TCD与DSA检查结果对照
  
  表1
  
  TCD结果DSA结果(例)
  血流速度增快前循环盗血(12),锁骨下动脉盗血(2),局部狭窄(频谱紊乱)(2),烟雾病(2)
  血流速度减慢椎动脉V1段迂曲(2),椎动脉起始部狭窄(3),基底动脉梭型动脉瘤(1)椎动脉发育不良(3)基底动脉远端发育异常(1)
  
  3讨论
  
  我们知道,内耳的血供主要来自基底动脉下部及小脑前下动脉发出的内听动脉,颈外动脉耳后支发出的颈乳动脉及颈内动脉发出的颈鼓支,当这些血管缺血时均可以引起眩晕。目前认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发病机理主要有:①微小动脉栓塞;②脑血管痉挛;③脑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④颈椎病。既往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主要依靠TCD、颈部血管超声以及近年开展的MRA、CTA等,但均有不足之处。TCD是一项无创性、价格低廉的检查,操作相对简单,目前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脑血管狭窄的筛查有其独特的优势[2],VBI的TCD表现可以是血流速度增快也可以是血流速度减慢,由于血流速度与血管狭窄不一定呈线性关系,单纯以血流速度来判断血管病因容易误诊。由于颅内侧支循环代偿程度不一样及可能存在多发的动脉狭窄或先天性变异,TCD在诊断VBI时必然存在局限性。目前尚缺乏TCD诊断VBI的特异性标准,故其可靠性一直受到怀疑。近年来,随着神经放射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血管结构异常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笔者的检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临床上诊断为VBI的患者并非全是由于后循环的血管器质性病变所致,根据脑血管造影结果提示,眩晕患者中有40%是前循环病变,考虑是在前循环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颈-椎盗血综合征,TCD表现为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频谱相对正常;部分患者椎动脉血流信号细小可能为发育不良;同侧VA和锁骨下动脉(subclavia artery SubA)存在闭塞性病变时,该侧VA血流速度减慢,SubA严重狭窄时可伴有同侧VA血流方向改变。局部狭窄造成的血流速度增快频谱紊乱;这些结论和脑血管造影结果相吻合。椎动脉颅内段血流速度发生变化时可能的病理生理意义:①局部狭窄造成的血流速度增快频谱紊乱;②一侧发育不良表现为细小血流信号,据文献报道,一侧VA发育不良(直径<2 mm)可见多达15%的健康人群中,轻度不对称也较常见,除非合并优势侧VA起始部或锁骨下动脉近端狭窄,此类血管结构异常很少甚至没有临床意义,对椎基底动脉供血影响很小[3];③对侧VA、对侧SubA、同侧ICA、同侧MCA和对侧ICA出现闭塞性病变,同侧VA参与侧支代偿时,血流速度增快频谱相对正常;④同侧VA和SubA存在闭塞性病变时,该侧VA血流速度减慢,SubA严重狭窄时可伴有同侧VA血流方向改变[4]。Johnson[5]对VA的生物学测试发现,VA对长度拉伸敏感,提示VA对引起拉伸的头颈部运动敏感,这可以解释头颈部运动尤其是旋转运动时会诱发眩晕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缺血症状。实际上,VBI性眩晕的原因还包括椎基底动脉夹层分离等。综上所述,TCD和DSA既有一致性也有互补性,都是检测VBI性眩晕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可首选TCD进行筛选,了解脑血管的大体情况,以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DSA检查,DSA检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定位。两者相互结合应用,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和姬苓,王颖慧,侯宪文,等.经颅多普勒、MRI和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144-145.
  [2]王涛,孙圣刚,曹学兵,等.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与脑底动脉多普勒对照研究.中国康复,2003,18(3):144-146.
  [3]ichael B H,Patricia M W,Ralelgh AB,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detection of quantitative cytomegalovirus antigenemia.J Clin microbial,1994,32:832-834.
  [4]高山,黄家星.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与临床应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38-49.
  [5]Castellanos M,Castillo J,Carcia M,et al.Inflammation-mediated damaged in progressing lacunar infarction: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tet.stroke,2002,33:982-988.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骨不连手术加康复治疗后骨折愈合情况.方法 收集本院近3年骨不连康复病人,4例带锁髓内钉固定患者,采取拆除带锁髓内钉的一侧锁钉,加上髂骨植骨手术;2例钢板内固定
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结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已经成为摆在我们思想品德教师面前一项紧迫而任重道远的课题。本文
任何药品都具有两面性,一面是治疗、诊断和预防人的疾病,调节人的生理机能,保障人类健康,这是有益的主要的作用.另一面则具有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各种药品有各自不同的适应证、
目的 观察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对防止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效果. 方法 将房颤患者238例根据当时治疗情况分为两治疗组.观察两组的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华法林在治疗的
目的 本文通过对7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临床特征的放疗疗效观察,得出结论 :放射治疗近期疗效及耐受性好,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是7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促进城乡经济的大发展,有大量剩余产品和产品的高性能而且适用是前提,疏通城乡经济交换体系是保障,公平有序交换是关键。中国要解决农村经济体剩余产品少和服务他人能力低、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与英语的教学是密不可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培养的最终目标.
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代,培养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具有民族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有别于以往从法学角度分析一人公司的思路,本文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一人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的合理性及其外部性的分担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首先运用成本一收益的分析
植入性胎盘系因原发性蜕膜发育不全或创伤性内膜缺陷,如疤痕子宫、子宫畸形、子宫腺肌症或宫角妊娠等,使底蜕膜部分性或完全性缺乏,胎盘绒毛直接侵入子宫肌层内所致.植入性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