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纹鲨宝宝出世记

来源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x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底世界可不是一个适合小宝宝们生长的环境。即使适应了海洋深处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也不一定能逃出其他海洋动物的“泱泱众口”。就算是一次产卵三亿粒的翻车鱼,也因为卵极易被别的鱼类吞食而成活率不高。相比之下,那些生活在陆地海洋馆里的海洋动物们因为有了人类饲养员的悉心照料,倒成了海洋界的“幸运儿”。
  太原迎泽公园海底世界的一条小豹纹鲨宝宝在饲养员的精心呵护下破卵而出。在馆中大大小小15条鲨鱼中,它的妈妈爸爸被潜水员亲切地唤作“老四”、“老六”。
  鲨鱼宝宝第一次进食
  4年来一直饲养豹纹鲨的潜水员郭中虎下水观察,看到鲨宝宝身上的卵黄已经干瘪,就取了一粒剥去外壳的小虾仁放在它的面前,看到鲨宝宝没反应,郭中虎又把虾仁掰下一小块,用牙签穿好放到它嘴边。它犹豫了片刻,张嘴吞了下去,成功完成了生命中的第一次进食。
  想当初,海底之王很“腼腆”
  数年前,老四和老六告别了温暖而辽阔的南海海域,被装在一个仅供容身的大水箱里,乘坐飞机抵达太原。
  人们发现,这两条在人们眼里凶猛可怕的海底之王初抵新家时,没有一点儿肃杀之气,反而像两只受到惊吓的羔羊。它们直接沉入水底,身体僵硬,警惕地观察着周围陌生的一切。一旦有生人靠近,就呼吸急促,迅速摆动尾鳍,慌乱得不知所措。为了让它们尽快熟悉环境,水族馆馆长周斌让郭中虎下水拖着它们游一会儿。下到水中,刚刚接触潜水员工作的郭中虎试探着拉了拉老六的两鳍,老六顺势游了一下,这给了郭中虎莫大的信心。随后,他“带着”老六在鲨鱼池中畅游了一番,直到老六挣脱。
  追咬?原来是日久生情
  一直和睦相处的老四和老六突然变得很不友好,老六常追着老四,咬住老四尾鳍不放。郭中虎发现它们天天如此,就查阅关于鲨鱼生活习性的书籍,原来,老四和老六都已成年,互相追逐是发情的开端。
  老四、老六喜结良缘后,很快,老四腹中便孕育了爱情结晶。有一天,郭中虎又去观察鲨卵,看到老四不停地在一个地方绕来绕去,尾鳍上下摆动,一副很痛苦的样子。他以为老四身体不适,正准备去测量体温。没想到,老四又做了几个摆动的动作,一枚鲨卵排出后迅速附着在旁边的水草上。从此,郭中虎更加悉心照料“孕妇”老四,每天给它加餐。为了防止鲨卵受袭,他和同事们特制了一个PVC网箱,专门安置鲨卵。他每天观察鲨卵的变化,并且做出详细的记录。
  意外发生,老龟误食鲨卵
  一天早晨,郭中虎进入水族馆,查看老四有没有排出新鲨卵。鲨鱼池中有只100岁的大海龟正在游动,而离海龟不远的地方有一枚新鲨卵。“不好,海龟以贝类为食,它不会以为鲨卵是贝壳而吞掉吧?”就在郭中虎念头闪过的瞬间,海龟已游到鲨卵旁边,一口咬破。只见破损的鲨卵里流出像蛋清一样的混浊物,在水中散开,这顿富含蛋白质的美味便宜了池中用于供鲨鱼捕食的小鱼,它们一拥而上,将卵清分食干净。
  之后,在工作人员不注意时,海龟又咬破了两枚鲨卵。为此,水族馆安排人员24小时监控老四排卵,一旦发现有新卵排出,就赶快收起来。工作人员特制了一个两面玻璃的网箱,既能让鲨卵接触到海水,又能保证它们的安全。
  小鲨出世
  郭中虎通过观察,确定其中有6枚鲨卵受精。
  两个月后,卵内小鲨鱼已基本成形,鳍、鳃清晰可辨。
  又过了一个月,部分鲨卵破壳。
  一天早晨,郭中虎惊喜地发现一条小豹纹鲨宝宝已经有半个身子破卵而出,正努力地往外挣扎。半小时后,鲨宝宝出来了,它在水里蠕动,转了几圈后,身子完全舒展。郭中虎用手撩了撩水,鲨宝宝感到身边有水浪冲击,欢快地游动起来,但平衡能力还很差,游得跌跌撞撞。郭中虎高兴极了,他亲眼目睹了国内第一只人工环境孵化豹纹鲨诞生的全过程。
其他文献
其实莫笛妈妈早就准备做这道美味可口的银鱼小煎饼了,所以提前便把银鱼干拿出来泡在水里。接着把洗干净的洋葱、青葱、胡萝卜和银鱼切末,放在一个大碗里备用。  妈妈把盛着面粉的小筛子交给莫笛,让她把面粉中的小颗粒筛出来。莫笛很认真地做起来,没一会儿,筛子里的面粉就变得细腻均匀了。然后,妈妈把筛好的面粉倒进盛有蔬菜末和银鱼末的碗里,再加入盐和120克左右的水搅拌均匀。当把蘸有面糊的筷子提出来,保持30秒钟,
怪不得……
期刊
同学们,海洋馆你们都去过吧,那里有很多种海洋生物,给你印象深刻的应该有很多吧,但你注意过鲎吗?它被称为“活化石”呀。青岛市同安路小学师生就对这种动物进行了一堂科普自然课,快来看一看吧。  教师:通常我们想要认识一种生物,要从生物的外形、种类、生活习性、价值等方面去了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鲎。  教师:为什么鲎外形似蟹不是蟹,似蛛不是蛛?  教师:刚才我们在对比时提到鲎拥有4只眼睛,你们知道分别长
亲爱的同学们,海贝贝又和大家见面了。前几期我们介绍了古代船舶的发展演变情况,船舶技术随着时间的推进日新月异。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取得过一系列重大的成就,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之前我们给大家介绍了船舶推进工具橹、中国式多桅多帆等技术,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中另外几项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发明。  水密隔舱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船舶虽然能自如地漂浮在水
[前情回顾]密度流和风海流使磅礴的大海运动起来,但是在某些近海海灣,一时的“风平浪静”就可能蕴藏着巨大的危机。
世界上最小的海蟹,被称为“豆蟹”。顾名思义,它们的个头儿就像豆子那么小。目前人们发现的最小的豆蟹,生活在日本的相模湾海域,甲壳宽度只有三四毫米,而且鼓鼓的,很像一颗小小的豆子。虽然身体非常小,豆蟹的身体构造却和普通的海蟹没什么两样。  由于身体过于小巧,豆蟹基本没有什么食用价值。同时,由于这种海蟹通常会与水母、海葵、贝类混居在一起,它们常常寄生在贝类的身体中,严重损害贝类的腮、消化腺、外套膜等身体
牡蛎公主一时有点儿慌张,可她还是急中生智地马上将蚌壳合得紧紧的。海蛇凑过去想从蚌壳的缝隙往里瞧,但牡蛎公主把蚌壳关闭得严严的,海蛇什么也看不到。海蛇只能悻悻地扭头游走,就在这时,牡蛎公主不知哪来的勇气,迅速张开蚌壳夹住海蛇的尖尾巴。海蛇痛得吱吱乱叫,疯狂地扭动着身躯,想抽出被夹的尾巴,可牡蛎公主用尽全力死死夹住,一丁点儿也不放松。疼得发抖的海蛇只好咬咬牙,断掉尾巴,仓皇地溜走了。  这时,躲起来的
很多小朋友都梦想过成为一名船长,驾驶着舰艇在蔚蓝的大海上驰骋……如果真的有一位曾经培育出无数出色的舰长、海军将领的人坐在你们面前,你们想问他些什么问题呢?今天,机会来了,原大连舰艇学院陆儒德教授来到了我们的会客厅,为大家讲讲他与大海的故事。  我一生与海有缘,生在上海市,喝黄浦江水长大,居住过长兴岛,深爱岛屿生活。儿时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当海军。14岁时梦想成真,成为一名海军战士,从事航海工作,走
同其他种类的海龟一样,小玳瑁刚刚破壳而出便匆匆忙忙地向着大海快速爬去。这生命初期的头几分钟对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空中的猛禽、地上的野兽都要争夺这可口的美餐。也许正因如此,小海龟生来便被赋予了一项本领,那就是一出生就本能地识别大海的方向。据科学家研究,在自然条件下,新生的小海龟就是朝地平线较亮的地方寻找到大海的。
海龟方向感很好!  海龟有地图吧!  海龟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必须爬到沙滩上产卵、孵化,大约经过40~70天便可孵化出小海龟。小海龟刚一出壳便爬向大海,在海洋中发育成长。长大的海龟到了繁殖期,又千里迢迢循着上一次的路线返回出生地产卵。科学家研究认为,海龟对极稀薄的有机化合物的气味特别敏感。它们就靠这种气味来辨认方向,认识回“故乡”的路。也有人认为海龟是利用星空导航来识别回“故乡”的路,还有人认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