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钛与小鼠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关系

来源 :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feng1979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TiO2已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性质因而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效应,易进入人体内,因而担心对人的健康构成潜在危害作用,但其作用机制不明朗.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光谱学的手段,研究了纳米TiO2颗粒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结构-功能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在体内,随着纳米TiO2颗粒处理剂量的增加,AChE活性明显增加.在体外,一定浓度范围内纳米TiO2颗粒对AChE有显著的激活作用.光谱学分析证实纳米TiO2颗粒与AChE直接发生结合作用,强结合位点数为1.6个,结合常数为2.56×107L·mol-1,而弱结合位点的结合常数为3.06×106 L·mol-1.过多纳米TiO2颗粒的结合将导致AChE去折叠并破坏其二级结构.提示纳米TiO2颗粒处理引起小鼠体内AChE活性的变化可能与纳米TiO2颗粒结合后引起AChE的结构变化有密切关系.
其他文献
将生物素共价键合到微悬臂的硅表面,利用微悬臂传感技术在流动注样条件下研究了生物素-亲和素的动态作用过程,同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力刻蚀技术验证了生物素化硅表面结合
期刊
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着重介绍如何利用PBL(项目学习法)原理,在初中开展课外阅读项目的三个步骤、常见的问题以及可采取的相应措施.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三种原小檗碱类生物碱: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药根碱(Jatrorrhizine)和盐酸巴马汀(Palmatine hydrochloride)与抗凋亡蛋白Bcl-2之间的相
职业高中的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分层教学、梯度评价的模式,从而可以让文化基础差的学生走出困境,从苦恼走向愉悦,走向成功。
【摘要】“兴趣”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教育话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先哲们关于这一课题的见解颇多。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研究  新的化学课程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在更加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水平下优化了91个苯的硝基(NO2)和叠氮基(N3)衍生物的分子几何构型,预测了它们的密度和生成热,采用Kamlet-Jacobs方法计算了爆速和爆压,筛选得到1
期刊
运用 PM6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并通过设计配体交换反应,研究了桑色素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中催化锌离子(Zn2+)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当桑色素分子中A,B,C环上不同部位的基
采用H2O2对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Vero)进行了损伤,通过检测细胞存活率、培养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丙二醛(MDA)释放量和细胞表面晶体粘附分子骨桥蛋白(OPN)的表达量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