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纪录片的诗意化表达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o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食纪录片在记录和展示食物之外,也在追求深层次审美和意义,从视觉、听觉、原型选择等多个维度着手,通过诗意化的表达,给观众带来诗情画意般的审美体验,并且把视角由食物扩展到人的身上,解读食物所寄托的文化内涵和情感,给观众带来更深层次的审美满足。
  【关键词】美食;纪录片;诗意;人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5-0079-02
  回顾近十年的中国纪录片,在众多类别纪录片中,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美食纪录片可谓是大放异彩,表现不俗。与过往更注重科普的表达方式不同,这些美食纪录片采取了诗意化的表达方式,写实的同时十分重视写意,“食感”与“情感”并重,甚至“情感”更重于“食感”,注重美食主题之外的人文表达,带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给观众带来情感触动。
  一、纪录片与“诗意”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诗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从《诗经》到《唐诗三百首》,再到《乡愁》等现代诗,其带给国人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它的本源是“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的“游”、释家的“得意忘言”、儒家的“诗教”等不同思想相互融合、补充,成就了独特的中国诗意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和思维方式。[1]
  国人对诗意的追求并不局限在诗词文章当中,开始渗透到绘画、音乐、舞蹈、园林,甚至是陶瓷、家具等中。绘画并不追求极致写实,“气韵生动”才是关键;最好的音乐并非要气势恢宏,其实“大音希声”;古代最有名的园林并非是镶金嵌钻、富丽堂皇的,而是小桥流水,别有一番风味……及至近现代,影视技术和艺术相继诞生,诗意文化也逐步渗透到视听作品中。
  “纪录片与诗有着一种奇妙与特别的关系,甚至可以认为纪录片源于诗,因为纪录片在诞生之初,他们基本都呈现着一种诗化的形态。”[2]诗意美学已成为美食纪录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美食纪录片中的诗意需要多维度地、由表及里地去建构,这样的诗意才不仅仅停留在形式美带来的浅层感觉,才能深入观众的内心,调动其各种感觉,发挥其审美再创造的能力,带来深层次的思考与审美的升华。
  二、视觉呈现: 写实之外,注重写意
  纪录片的魅力在于其能用镜头记录当下的世界,再现已消逝的历史,以此来传达创作者的价值观念、意图。[3]在视觉层面,其首先抵达的层次便是写实,镜头记录下客观真实的世界并再现给观众。在美食纪录片中,食物的写实能带给观众视觉上的简单快感与满足,但大量创作者力图突破写实这一层次,注重写意,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使得纪录片富有韵味、意趣盎然。“就像诗人在作诗时也有其他特殊的表现手法一样……诗里的风格、韵律等您在电影文本中通过摄影机的运动和蒙太奇手法感受到。”[4]画面在“影像诗人”的手中排列组合,非凡的意味也在框景的变化中生成。
  在视觉呈现方面,纪录片通过空间构图、色彩色调、特殊拍摄手段、镜头组合节奏等将客观现实中的事物再次创作,产生形式美,营造富有诗意的意境。例如,在《风味人间》第1季第1集《山海之间》开篇画面便采用了大远景,精心构图,调整颜色,平地、山、河、朝阳、乌云等自然之物精巧的组合之后,使得画面像极了一幅古色古香的山水写意画。远处的山与雾带有一种蒙眬美,近处的土地并不是郁郁葱葱或者一片黄土,而是呈现为一片黑色,天空大部分都是灰灰的乌云,画面整体像是大片的水墨铺画而成。崎岖的岸边有一个小船,只见轮廓,不见细节。同时,本集的标题“山海之间”采用古朴的毛笔字体,与一个小小的红色印章共同出现在此画面中,与画面本身相互辉映,符合人们对写意画的传统认知,同时也奠定了本集的画面基调。
  三、声音烘托: 渲染气氛,增添层次
  纪录片中的声音包括人声(包括解说词和采访)、音乐、音响等,不同的声音符号具有不同的意义。解说词和采访串联全片,包含大量信息,承担着主要的叙事作用,同时能够阐释细节和抒发情感。音响则是增添细节,让观众身临其境。音乐对气氛的渲染作用不言而喻,极大地调动观众情绪,是纪录片在声音层次诗意化表达的重要载体。
  纪录片解说词中的诗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解说文案中包含的诗词画意;二是解说的人声技巧富有情感,附加诗意。“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之上,一直都流传着风味的故事,关于师承,关于门派,关于琢磨,关于顿悟。无论置身繁华闹市,还是深居乡野陋巷,世上的滋味就这样流转于餐桌,交织在冷暖人间。”这是《风味人间》第一季第五集《江湖夜雨》的解说词,“江湖”“门派”“深居乡野陋巷”富有浓浓的中国文化意味,句式带有诗词歌赋的对仗和节奏之美,配合解说员磁性洒脱的解说声音,这段声音带给观众一种诗情画意之感。
  美食纪录片中的音乐和音响能为画面、人声增加层次,渲染气氛,增添意趣与诗意。音乐是表情藝术,具有唤起人感情的力量,音响则能增添细节层次,是营造意境的点睛之笔。《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集《转化的灵感》在讲述制作豆腐的过程时,悠扬婉转的琴乐,加上人们在水井里打水的同期声和水滴滴落井中的清脆音效,以及创作者对声音的留白设计,共同在听觉上营造出一种意境。声音符号语言的得当运用,能赋予美食纪录片表意能力,给人们带来极致的视听感受与别致体验。
  四、原型选择:挑选意象,营造意境
  意象在中国的诗词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顾名思义,集寓意之像,诗人常常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寄托主观情思。因此,在中国的诗意文化中,很多事物都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志向,例如说到离别就离不开柳树,思亲则常言明月。
  在美食纪录片中,创作者也十分重视意象的使用,根植于国人的文化血脉来选择呈现的事物原型。《风味人间》在讲到笋这一美食时,特地着重展示了雨中披着蓑衣的打笋人,深山、竹林、蓑衣这些原型,乃是文人钟情的艺术载体,也是烟雨蒙蒙的江南最富有诗意的意象,轻易地就营造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别致意韵。   与《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等宏大的主题相比,美食微纪录片《日食记》更像是厨房美食制作教程,但是其核心和定位并非是教学,而是旨在给观众带来精神享受,传递一种舒适的独食生活状态。掌勺人“姜老刀”和他的大白猫“酥饼”,再点缀以窗外的火车和铁轨、随风随动的风铃等,这些意象所营造出的“一人一猫,惬意生活”的诗意,极大满足了独居独食的现代人对于诗意的追求和惬意生活的想象。这些具有文化属性的意象,比单纯的影像、声音更能带来深层次的诗意之美。
  五、人文关怀:以文化人,以情动人
  文以载道,纪录片亦如此。纪录片要求记录客观现实或再现历史,同时蕴藏着创作者的价值观念、立场等文化内涵,展示多元的价值观念,这是其独特的魅力。[5]
  中国诗意文化的本源是“天人合一”思想,因此,美食纪录片在营造诗意的同时也把视角由食物扩展到人的身上。当美食纪录片中的镜头对准人时,“纪录片导演必须具有一种‘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本领。他们在拍摄一个人时,要钻进那个人的心里、成为那个人,体验他的生命感受他的情感。”[6]
  《舌尖上的中国》 《风味人间》 《寻味顺德》《人生一串》等美食纪录片往往以小人物的故事来讲述美食的特质,展现美食的同时揭示食物和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触角伸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民间生活中人与人的情感关系,使得其超越表层的美感和视觉刺激,让受众触及社会生活中被忽视的角落,传递多元价值观。
  《舌尖上的中国》第1季的第1集通过四个人物故事来展示美食:母女采摘松茸、老包挖竹笋、父子做火腿、兄弟挖藕,这四个故事被创作者有选择的精简后,呈现出人们诗意栖居的生活状态。这些故事通过美食串联起来,深层体现的是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六、结语
  美食纪录片在为观众展示食物时候,在写实之外也追求写意,从视觉、听觉、原型选择等多维度来营造意境和诗意,以带给观众富有韵味的审美体验。在满足浅层感官快感的同时,观眾也在追寻着更深层次的意义,而美食纪录片通过情感关怀和人文表达,让观众与人物共情,体验人类的文化之美,引发观众对社会生活中各种议题的思考,从而使观众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
  参考文献:
  [1]马池珠,孙金钢.主客之辨:论纪录片诗意化的多重关系[J].现代传播,2019,(12).
  [2]刘珉.诗意在影像记录中的风格演绎与形式表述——从早期纪录片到当代诗电影中诗意美学流变[J].艺术百家,2015,(2).
  [3]裴武军.纪录片文化内涵传达与传播效果探析[J].现代视听,2018,(5).
  [4](意)皮耶尔·保罗·帕索里尼.异端的影像帕索里尼访谈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205-206.
  [5]鲁钦正,刘永宁.美食纪录片的视觉创新与跨文化叙事研究[J].戏剧之家,2019,(36).
  [6]李共伟.诗意影像对经典纪录片情感表达的再讨论[J].电影评介,2017,(21).
其他文献
拔毛症(trichotillomania)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导致不可抗拒的行为,表现为拔出自己的体毛。拔毛部位包括头皮、眉毛、睫毛、阴毛和手臂毛发[1]。国内外报道中患者大多在清醒时发病,在睡眠状态下的拔毛症报道甚少。我院收治了1例经视频多导睡眠图监测诊断的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期拔毛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期刊
外伤性头颈动脉夹层形成(traumatic cervicocerebral arterial dissection,tCAD)是指头颈部动脉在外伤作用下血管内膜撕裂,血流进入血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或动脉瘤样扩张,当出现血管腔狭窄或闭塞时发生脑梗死。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非暴力性外伤作用下发病如颈椎按摩、剧烈咳嗽、呕吐等[1],外伤病史较隐匿,若不详细询问病史,可能造成误诊。随着血管影像及血管介入技
期刊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MPP+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不同浓度EGCG预处理MPP+诱导的PC12细胞,选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U120作为干预药物,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RF2表达量及核内外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RF2下游抗氧化酶血红素氧合成
缺血性卒中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药物溶栓是目前时间窗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经典方法[2]。然而,无论是静脉溶栓还是动脉药物溶栓对颅内大血管闭塞作用均有限,其治疗时间长,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率高,出血风险也相对增加。机械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颅内大血管闭塞部位,快速开通血流,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3-5]。
期刊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ertebral artery dominance)与后循环梗死发生率及梗死侧的关系。同时了解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弯曲的相关性。方法134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及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其是否存在椎动脉优势分为有椎动脉优势68例(优势组)和无椎动脉优势6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后循环梗死总发生率,后循环各部位的梗死发生率以及基底动脉弯曲的发生率。统计优势组各梗死部位后循环梗死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为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累及脊髓、脑干、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由于发病模式及疾病不同阶段的症状群组合不同,又缺乏生物学标志,其早期诊断、正确诊断仍有一定困难。本期发表的“中国肌萎缩侧索硬化诊断治疗指南”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经验,制定了明确的诊断标准,以规范ALS的诊断和治疗[1];刘明生等[2]明确了ALS诊断中电生理
期刊
患者男性,43岁,因“发作性肢体麻木伴口齿不清2周”于2011年7月28日入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手指及足尖发麻伴讲话不清,症状持续2 h后消失,后出现头部胀痛,以枕部为著,3 d后再发肢体麻木、口齿不清1次,症状基本同前,无肢体乏力,无肢体抽搐、意识不清等症状。既往5年前因反复口腔溃疡、视物不清,在我院皮肤科诊断为“白塞病,葡萄膜炎”,长期服用“泼尼松,7.5 mg/d”;有吸烟病史2
期刊
期刊
患者女性,16岁,因“反复头痛、发热1个月余”于2010年12月21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11月4日出现双侧颞部持续性胀痛,并进行性加重,伴发热,体温39 ℃左右。病程中无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肢体无力、抽搐等症状。症状反复发作,发作时体检可见颈项强直。于外院行脑脊液检查5次,压力为190~230 mm H2O(1 mm H2O=0.0098 kPa),白细胞数为(6~108)×106/L,单核
期刊
患者男,27岁,系头痛2个月伴双下肢无力1个月余于2011年12月19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11月突发右下肢肿痛在浙江某医院行B超检查,显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因不明。2011年3月患者出现左下肢肿痛,在某市立医院行下肢静脉造影,结果显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以华法林口服。2011年11月患者自觉头痛不适,双侧颞部呈持续性胀痛伴有视物模糊,12月患者晨起突发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有四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