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链球菌相关溶血尿毒综合征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肺炎链球菌相关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肺炎链球菌相关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疗效和预后。

结果

共纳入7例患儿,年龄18~43个月;男5例,女2例。患儿均有感染中毒症状和呼吸困难,5例以发热、咳嗽起病,2例以腹痛、呕吐起病。患儿于病程3~9 d急骤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和肾功能下降。4例并心功能不全,2例并感染性休克,2例并神经系统损害。5例为单一肺炎链球菌感染,2例混合不动杆菌感染。7例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均显著升高(分别为80~200 mg/L和6.43~100.00 μg/L)。末梢血涂片易见破碎红细胞。4例骨髓象初期红系呈一过性增生抑制,粒系胞质可见中毒颗粒。7例中6例行直接Coombs试验,结果均阳性。急性期血清补体C3均下降(0.42~0.66 g/L)。急性期胸片示大块实变,后逐渐出现液化坏死灶、囊样分割包裹及空洞样改变。超声显示均有肝大和肾大,恢复时间分别为2~3个月和6~9个月。7例患儿均接受4~8周联合抗感染治疗,均行呼吸支持,5例行血液净化治疗,4例接受血浆置换。7例均行冷冻血浆、洗涤红细胞或悬浮红细胞输注,期间未见溶血加重。血小板2~3周恢复,肾功能2~4周恢复,肺部影像学3~6个月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

小年龄重症肺炎患儿出现贫血、血小板低和肾损害时,应考虑肺炎链球菌相关溶血尿毒综合征的可能,尽早诊断和治疗,及时辅以呼吸支持和血液净化治疗可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引起的纤维性包裹结节的临床病理特点、形成原因、鉴别诊断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4例宫内节育器引起的纤维性包裹结节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病理检查大体观及镜下特点、免疫组化结果、治疗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的另12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例患者均为绝经后妇女,且有久置宫内节育器病史,有阴道流血或宫腔内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
期刊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孕妇炎症因子水平与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自妊娠早期于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行规律产前检查的孕妇共20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妊娠中期(24~28周)确诊为GDM的孕妇97例为GDM组,随机选择同期糖耐量正常孕妇10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早期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
期刊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已成为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已将COVID-19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截至该文完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发布6版诊疗方案。为更好地理解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相关内容,该文对其进行了深入解读,并同时结合《儿童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诊疗指南(第二版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肛拭子标本和鼻拭子标本核酸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不同时间点同步采集肛拭子和鼻拭子检测核酸的结果。结果共有31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46次同一时间采集的肛拭子和鼻拭子的检测结果。发病早期(0~3d),肛拭子阳性时,鼻拭子阳性率高达(4/5)80%,随着病程延长,鼻拭子阳性率越来越低,病程进展后期(≥16d),肛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儿童医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状况,评估使用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13)预防感染和控制耐药流行的潜在价值。方法复苏2018年1-12月乌鲁木齐儿童医院检验科分离的肺炎链球菌。采用荚膜肿胀试验检测血清型,评估PCV13覆盖率。采用E-test法检测分离株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
目的了解连续多年深圳市宝安区住院儿童肺炎链球菌的分离特征及耐药情况,为评估肺炎链球菌危害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儿童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分离率、标本来源、患儿年龄组成等状况,采用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检测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1.2012年至2018年住院患儿细菌培养送检标本90 807例,分离出肺炎链球菌9 193株,
目的明确临床常规检测为肺炎链球菌,但荚膜肿胀试验阴性的分离菌株中是否存在其他草绿色链球菌,分析其抗生素敏感性,为临床选药提供参考。方法以105株临床分离但荚膜肿胀试验阴性的肺炎链球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草绿色链球菌的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105株细菌经MLSA确认24株为假
目的探讨新型靶向抗免疫球蛋白E(IgE)药物奥马珠单抗治疗儿童中重度变应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并采用奥马珠单抗治疗的中重度变应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儿童哮喘控制评分(C-ACT)、儿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PAQLQ)、简易哮喘生活质量问卷(Mini-AQLQ)和哮喘全球疗效评估(GETE)等问卷,第1秒用力呼气量(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性蜂窝组织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18家儿童医院的细菌培养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收集到确诊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PD)的1 138例患儿中感染类型为蜂窝组织炎的住院患儿共7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7例肺炎链球菌性蜂窝织炎患儿占18家医院IPD患儿的0.6%(7/1 138例)。其中男5例,女2例;起病年龄1个月~6岁,中位年龄为2岁。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链球菌骨髓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18所儿童医院收治的诊断为肺炎链球菌骨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短期预后等。结果9例肺炎链球菌骨髓炎患儿中位发病年龄1岁3个月。4例患儿有基础疾病;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9例)及发热(8例)是主要表现,感染部位包括肱骨(4例),股骨(3例),胫腓骨(2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