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院校创新教学方法的探讨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19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创新教育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今天,许多民办院校也都开设了创新课程。在民办院校创新教学中,必须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我能创新吗”?该文就如何面对该问题谈点体会。
  关键词:民办院校 创新教学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c)-0175-01
  在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今天,我国民办院校这一创新的产物和创新的践行者,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符合社会和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方面,也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创新教育不仅成为一些院校的必修课,而且成为学生课外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众所周知,民办院校创新教学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我能创新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该文就教学中如何综合引用专家、学者的观点来面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路。
  1 什么是创新
  创新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语,但是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则是20世纪初的事情,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比特(Joseph A. SchumPeter)1912年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熊比特认为,一项创新可看成是一项发明的应用,也就是说,当一项发明具有市场价值时,便成为一项创新。虽然在不同的领域,创新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是,面对应用型的学生我们没有必要去追究它的“准确含义”,可以用一句非常简单的话来概括:创新就是运用技术手段来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创新需要技术,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练好创新的本领;其二,创新以获取效益为目的,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为什么要创新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哈弗大学第24任校长普西说过“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因此,无论从国家、从个人角度来讲,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必须重视。实际上,只要正确理解创新的定义,“运用技术手段获得经济效益”,其重要性就已经不言而喻了。我们的一切工作不是就为了效益吗?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 我能创新吗
  “我能创新吗”?相对于定义和意义,回答好这个问题对民办院校的学生更具有现实意义。
  3.1 了解创造力的构成,明确创造力是可以培训的
  中国矿业大学庄寿强教授给出的创造力的表达公式:创造力=Kx创造性×知识量。K为一个常量,亦可视为个体的潜在创造力;式中的创造性,主要包括创造者的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及其所掌握的创造原理和技法的总和。可见创造力是可以训练的。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在评论“创造”时说,“人類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3.2 搞清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建立自信心
  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等都是非智力因素,因此智商高并不一定创造力强;智商其实并不如我们通常认为的那么重要。世界上的职业成千上万,对智商要求高的行业却屈指可数。对多数行业来说,智商只要正常就可以。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说过:“搞数学无需太聪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世界巨富巴菲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的成功并非源于高智商,我相信你们听到这一点一定很高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性。我总是把智慧和才能看作是发动机的马力,但是输出功率,也就是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则取决于理性。”对于创造性同样如此,英国一位研究人种智商的学者阿尔斯特大学教授理查德·林恩,在收集研究了130个国家的智商测试后,得出了研究结论:东亚人(包括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平均智商,平均值为105,而之后排位是欧洲人(100)。但是近现代,欧美人在科学技术研究上要比中国人更胜一筹。
  3.3 正确理解创造力,消除误解,增强自信心
  “坚持”在他的个人空间(http://blog.sina.com.cn/jianchi01)中,关于“人们对创造力的几种误解”的论述中,总结出人们对创造力的八种误解:(1)创造力是智力的一部分;(2)智商高则创造力就一定强;(3)创造力是人们生来俱有的;(4)创造力是个别天才特有的;(5)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6)创造力是非常深奥的东西;(7)创造力是可以教出来的;(8)只有具备发明创造的能力才是创造力。这些误解的对创造力开发的推广和普及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必须拨乱反正。
  3.4 找出创造力不足的原因,寻找培养创造力的方法
  中国人较西方人缺乏创造力,这不仅是多年来学术研究的结论,也一向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哈佛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岳晓东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思考后提出,教学方法的僵化与知识运用的不足是影响中国人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岳晓东博士认为,有四大因素制约了中国人创造力的发展:(1)“思维标准化是扼杀中国人创新思维的首要因素”;(2)知识无活力化是导致中国人创造力不足的另一重要因素;(3)发散思维发展受阻是中国人创造力不足的另一重要原因;(4)“创造力认知非凡化”也是阻碍中国人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4 怎样才能创新
  根据庄寿强教授给出的创造力的表达公式:创造力=Kx创造性×知识量,创造性一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原理和技法。要创新就得具备创新力。创新教育就是要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式中K),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学生的创新技能。
  5 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
  培养创造性,只靠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日本发明学会会长丰泽丰雄先生在日本创造发明创造教育训练教材一书,《一天一案发明练习》的前言中指出:“世界所有的发明者都认为,培养发明者的秘密是每天要有思考问题的时间。提出创造设想的手段和方法是努力思考,每天都要提出创造设想。”创心教育,必须加强创新实践。
  创新不仅仅与个人的智力因素有关,更取决于许多非智力的因素。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自信,是民办院校创新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以上几点是在多年创新教学中讲解创新绪论的一点体会。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趋完善,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强,因此要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以校企双赢为基础,创新校企合作渠道,切实加快高职院校改革步伐,真正让学校贴近市场,走进市场,融入市场。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互利双赢 合作模式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并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李克强总
摘 要:探讨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传统实验教学质量和资源利用率,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关键词:多媒体 有机化学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
摘 要: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也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设计中的裂缝问题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结构裂缝会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正常投入使用及结构安全。为了尽可能的减少结构设计中的裂缝问题的发生,必须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使用更加严格有效的预防与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裂缝;解决措施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是整个工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对结构设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铁路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动脉,作为铁路设计工作者,山区选线是铁路选线的难点和重点,主要体现在越岭及河谷段的选线。该文以山西嘉南铁路为例,主要浅谈了
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经常会出现线路故障,故障测距法对于判断线路故障点有着重要的作用,行波测距和双端不同步数据测距在输电线路的保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此展开介绍,并对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对虚拟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通过阐述虚拟企业的概念,分析信息技术在构建虚拟企业中的作用和成果,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确保企业在经营
摘要:既有变电站改扩建与新建变电站施工有所不同,需要在保证正常供电秩序的前提下开展施工,设备安装难度大,调试过程复杂,存在安全隐患。为此,作为一名白水县供电分公司生产技术部主网专责,根据变电站一些改扩建工程,详细记录了施工人员的施工内容和具体步骤,分析总结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以及安全保证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既有变电站 改扩建 施工问题  0 引言  近些年,我国高度关注基础建设和改造工程,
审计署11号令拓展了内部审计职责范围、增加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和目标、明确了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为适应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高校内部审计应积极作为,探索充分发挥内审作用的
摘 要: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噪声污染日益突出,噪声污染对居民的健康带来很大影响。本文主要对噪声污染的现状进行监测并进行了数据分析,提出了噪声的一般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交通噪声;噪声现状;数据变化  0 引言  环境污染不仅仅是指空气、土壤以及水体等污染,噪声也渐渐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问题。目前解决噪声的途径主要有交通管制措施,设置声屏障、降噪路面、扩大噪声源与敏感点距离、配置降噪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