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生成让小学数学课堂魅力四射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anluy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动态生成,如何利用动态生成,让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魅力四射呢?笔者经过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突破。
  一、以生为本是动态生成的基础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找规律”这一课时,最后出示了这样一道题“2、4、6、( )、( )、( )”,要求学生在后面加上一些数,使这些数看起来比较有规律。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纷纷举起了小手。多数学生的答案是“8、10、12”,理由是前后两个数相差都是2,这个答案也是我们课堂教学过程中预设的答案。到这儿,似乎这个问题的解决已经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但是,这位教师为了体现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又问了一句:“大家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填法?”没想到这一问,学生的答案层出不穷。有的说:“虽然我也是填8、10、12,但是我的理由是第一个数2是1 1,第二个数4是1 3,第三个数6是1 5,所以第四个数是1 7得8,第五个数是1 9得10,第六个数是1 11得12。”有的说:“可以填10、16、26,理由是后面一个数是前面两个数相加的和。”还有一位学生想举手却不敢,被教师发现了,于是就鼓励他发言。这位学生说:“可以填2、4、6。”顿时,全班学生哄堂大笑,那位学生害羞得低下了头。教师示意大家安静,亲切地说:“你的想法不错,真了不起!大声地说出你的理由,好吗?”那位学生慢慢地抬起头说:“我觉得重复也可以是一种规律。”当时,教师就肯定了这位学生的思路。没想到,这样的肯定让学生的热情一下又高涨起来。“老师,我又想到了另一种填法,2、4、6、2、4、12……理由是前两个数重复,第三个数分别填6的2倍、6的3倍。”……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分钟,但是学生的动态生成在教师的呵护下迅速蔓延开来,不同的填法都出来了,而且都是有理有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实的思想得以充分暴露,同时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意愿,并在有价值的前提下,加以生成、扩充。
  二、善待错误是动态生成的前提
  例如,在教学行程类应用题时,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目:“从A地到B地是240千米,一辆汽车从A地去B地的速度是40千米,回来时速度是60千米,求来回的平均速度。”一部分学生不经思考就抢着说(40 60)÷2=50(千米),而有另一部分学生的解法是(240 240)÷(240÷40 240÷60)=48(千米)。两种方法的学生各执一词,都觉得自己的方法有道理。我们都知道第一种算法是错误的,但是,教师显然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一时也没有想出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只好搪塞着说:“第一种方法是错的,第二种方法是对的。至于第一种方法错在什么地方呢,咱们课后再研究。”其实问题很简单,第二种方法是完全按照“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来算的,肯定是正确的,那第一种方法错了哪里呢?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解决,也就是去B城可以画6段,而回来时只是画4段,求平均速度就是求两条线段上每一小段的平均数,最后去B城的线段还剩两段没办法求平均数,所以是错误的;如果来回的段数相同,就可以用第二种方法了。这样,学生既理解了求平均速度不能用两个速度和除以2来求,又加深了学生对行程类问题的理解。同时,避免了教师的尴尬,让学生在互动生成中了解了这类题目的解法,使错误成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三、及时调整是动态生成的关键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巩固练习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三年级有37人去划船,每条船只能坐7人,需要租几条船?”大部分学生都计算出37÷7=5(条)……2(人),所以得租6条船。一位学生却举手说:“没有必要多租一条船,让两条船上多坐一人就行了,这样可以节约一条船的租金。”对于这个问题,我回答说:“船上多坐一个人就是超载,是很危险的,不安全呀!所以从安全角度来说,应多租一条船。”但是这位学生却又站起来反驳:“你看现在什么车船不超载呀!”是继续进行预设教学,还是关注这个与课堂教学内容不相关的超载问题?最后,我选择了后者,带领学生研讨运输工具能不能超载的问题。显然,这样的调整使课堂教学目标完成不了,但是我却知道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可以通过下一节课来完成,而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却容不得我们拖后。也就是说,三维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容易完成,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却需要我们教师时时刻刻注意。
  为此,我们在强调课堂是互动生成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更有必要强调教师在价值引领下通过互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互动与发展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如果教师不能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中把握基本方法的深层价值,那么就不可能对课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资源保持足够的敏感,也不可能发挥在自身互动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责编 蓝 天)
其他文献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基本上是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听”和“练”成了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强调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
油松人工林是三交中心林场的主要植被类型。油松人工林的抚育成效对该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油松人工林未成林、幼龄林和中龄林的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该文利用蒙特卡罗程序包Geant4构建了高纯锗探测器的实际结构,模拟了γ射线在高纯锗探测器中与材料发生的相互作用。通过统计光子在高纯锗探测器中的能量沉积,累计得到4种能
本学年我校开展以"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包括有效的问题设计、有效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练习设计、有效的教学反馈、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介绍了现场总线在武钢炼铁厂水处理系统中的成功应用。利用控制网(ControlNet)、PROFIBUS网、设备网(DeviceNet)等多层网络使PLC和各组设备相连并对它们进行控制、监视,从而提供一
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逻辑理论,提出了产品数据管理(PDM)软件选型的理论模型。主要是建立企业需求集合,用层次分析法为集合中的元素进行权重排序。然后基于PDM的知识构造模糊
首先研究了自主式控制系统的关键问题,然后提出一种智能自主式航迹控制系统的结构,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想,对直升机对象的航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还给出了航迹自主控制关键功能
林业建设工程检查验收,是检验各项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效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当前山西林业建设工程检查验收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判,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