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n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启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又是当前数学教改的主旋律。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人谈一些看法。
  
  一、创新思维及其特征
  
  创新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新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特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件、揭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
  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的创造思维是其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二、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1 开放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学生参与下的解决,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新性数学活动的乐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i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
  2 活动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3 探索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只能适应部分的教学内容。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通常是采用”发现式”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要表现为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这种教学尽管可能会耗时较多,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它对于学生形成数学的整体能力、发现创造思维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 注意培养观察力。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々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 注意培养想象力。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可以概括世界上的一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著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通过归纳提出来的,而仿生学的诞生则是类比联想的典型实例。
  3 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培训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比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4 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突破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最简单的一门学科。因为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说所说的每一个字、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用到语文。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进行不断的改革,目的就是为了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随之有关联的学科语文教程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此基础的上,高中语文的教学也出现了新’气象”.。高中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是最重要的阶段。教材内容较多、较复杂,所以语文教程本身不难,那么它的时间就缩短了。缩短以后
芙蓉矿务局是四川新兴的煤炭工业基地,年产原煤405万t。在该矿区的5个矿井中,白皎、珙泉矿都是超级瓦斯矿。其中白皎矿每年的瓦斯排放量为736.13万m~3,浓度为30~50%。过去,这
作文难写,因此怕写;因为怕写,总写不好;因写不好,更不愿写。这似乎是学生写作的一个怪圈。如何让学生不怕写、愿意写,直至喜爱写。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作文内容生活化和培养写作兴趣两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作文写作生活化    写作必须与生活相结合,必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联系。学生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为交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总之,是有所为而作。目前,世界各国作文教学有一个共同的趋向,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它好比一个人的外衣,光亮与否,直接影响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句子不通、语言不流畅的文章,不管你观点如何深刻、新颖,构思如何巧妙、严谨,也很难打动读者.古人
近年来,环境中含氮化合物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受到广泛关注。环境介质中的硝酸盐氮通过食物和饮水进入人体后可转化为亚硝酸盐氮,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另一方面,水环境中氮含
摘要:  1.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分段贯通式”的实际应用  2.专业设置衔接  3.教学内容衔接  4.教学方式衔接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衔接”  中国分类号:G71  近年来,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加大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职业教育有了蓬勃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和高等教育的衔接自然倍受人们的关注。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讨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兴趣成为一种教学利器,那么教与学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本文从信息技术教学入手,阐述了教师如何
研究了重穗型杂交水稻培矮 6 4s/E3 2的灌浆过程和强、弱势颖花中内源IAA、ABA和GA1 +GA3水平的动态状况。籽粒发育过程中不同内源激素水平高低依次为 :IAA >GA1 +GA3>ABA。I
本文隶属于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类别:课程与教材建设,  课题编号:JG2013020005,本文为本课题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分类号:G642.421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在2010年与哈尔滨理工大学进行了3+2专升本直通车、五年制卓越现场工程师项目的合作,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有别于普通本科。随着高校的发展与壮大成熟,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同时大学生问题日益突出,本次调查就
目的:了解武汉市武昌区3~6岁集体儿童意外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在武汉市武昌区分层随机整群抽取7所幼儿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