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猪育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__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猪进行驯化,通过长期的选育和饲养,在猪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现代种业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传资源财富。但是,我国还远远称不上猪育种强国。2012年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共收录了地方猪品种76个,培养猪品种18个,引入猪品种6个。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优良猪资源引种最多的国家的事实表明,国内育种工作仍比较落后,基本处于“引进→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中,从而导致整个繁育体系受制于其他养猪先进的国家。此外,虽然我国从种
其他文献
肉牛以生产牛肉为主,具有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等特点。肉牛育肥期的目标,在于通过科学化的饲养管理手段,提升综合育肥效益。结合工作实践
布鲁氏菌病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加大对养殖场户的宣传指导工作,开展"手套工程",开展净化工作,加强检疫监管工作,与疾控中心密切配合,互相沟通,形成联动。
根据宁陕县充沛的资源优势,随着畜牧产业的逐步发展,近几年,该县大部分镇农户在山羊养殖过程中不时散发着羊口疮,给养羊业带来严重危害。作者根据近几年的实践对该病的流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