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打印技术在颏部宽大及下颌角肥大截骨整复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4752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三维打印技术(3DP)在颏部宽大及下颌角肥大综合智能化截骨整复术中的应用。

方法

收治颏部宽大及下颌角肥大患者16例,术前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头面部三维重建及下颌神经管重建,颏部和下颌综合智能化截骨线设计,智能化模拟颏部和下颌角截骨手术,三维打印颏部和下颌角手术截骨导板完成截骨手术,颏部截骨块钢板内固定。术前、手术模拟和术后分别测量患者两侧下颌角角度(Co-Go-Me)、下颌升支高度(Co-Go)、下颌体部长度(Go-Me)、面下宽(Go-Go’)、颏结节宽度(Ge-Ge’)、面高(N-Me)。比较分析患者术前、手术模拟和术后两侧Co-Go-Me、Co-Go/Go-Me、Go-Go’/N-Me、Ge-Ge’/N-Me。

结果

患者术后下颌骨两侧几乎完全对称,均对自己面型满意,完全达到术前设计要求,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患者术前左右侧下颌角度数分别显著低于术后左右侧下颌角度数(t=2.890、2.886,P<0.05),下颌角模拟度数术前左右侧与术后左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0、0.201,P>0.05),下颌角度数术后左右接近平均值(123.9±3.0)°,即貌美下颌角度数;患者术前左右侧Co-Go/Go-Me分别显著高于术后左右侧Co-Go/Go-Me(t=3.607、2.860,P<0.05),左右侧模拟Co-Go/Go-Me术前与术后比较分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7、0.069,P>0.05),下颌骨体部长度和升支高度之比在术后左右两侧均接近2∶1;患者术前Go-Go’/N-Me显著高于术后Go-Go’/N-Me(t=3.102,P<0.05),术前模拟Go-Go’/N-Me与术后Go-Go’/N-M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1,P>0.05);术前Ge-Ge’/N-Me显著高于术后Ge-Ge’/N-Me(t=3.010,P<0.05),术前模拟Ge-Ge’/N-Me与术后Ge-Ge’/N-M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0,P>0.05)。

结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三维打印技术在颏部宽大及下颌角肥大综合智能化截骨整复术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手术的精准度、降低手术难度,提高美容效果,减少感染、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通过缺血后处理激活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手术处理组、Sham假手术组及缺血后处理组。建立肺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及缺血后处理大鼠模型,缺血后处理组建模后进行缺血后处理,Sham假手术组除不用无损伤动脉夹钳夹左侧肺脏外,其他一切步骤与缺血再灌
目的探讨同源异型框基因翻译基因间RNA(LincRNA-HOTAIR)在人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迁移能力表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41例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肠癌细胞株LoVo中HOTAIR的相对表达;合成针对HOTAIR的小干扰RNA转染并下调LoVo细胞中HOTAIR的表达水平。采用噻唑蓝(MTT)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l
期刊
期刊
目的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透明颅窗模型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皮层血流进行连续7 d动态监测。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盐水组(n=10)和注血组(n=10);枕大池二次注入自体非抗凝尾动脉血0.3 ml并使用硅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的透明柔性材料,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透明颅窗观察模型;运用激光散斑成像系统监测颅窗内脑皮层血流的7 d动态变化。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
目的采用脂肪干细胞(ADSCs)复合喷墨全包芯骨支架修复兔桡骨缺损。方法成功成骨诱导的ADSCs与喷墨全包芯骨支架复合构建细胞支架复合体(A组),ADSCs/聚乳酸-乙醇酸(PLGA)/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体(B组)、空白缺损(C组)作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植入36只兔桡骨1.5 cm缺损部位,术后12、24、48周取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影像学、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测示A组骨缺损完全修复
目的观察高比例ω-3/ω-6脂肪酸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炎性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3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低比例组和高比例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TBI模型,伤后喂食无脂饲料并用相应ω-3/ω-6的混合油灌胃。采用免疫荧光、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伤后第5天小胶质/巨噬细胞极化、核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996在胶质瘤中的表达、调控胶质瘤细胞侵袭、转移分子功能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比较linc00996在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同时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21例胶质瘤患者,术中留取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上述组织中linc00996的表达水平。合成针对lin
目的检测兔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变化,观察通腑泄热法中药对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兔肝缺血再灌注模型30例,随机分为3组,即中药组(n=10例)和假手术组(n=10例),对照组(n=10例),分别按照于术前、术中和术后5 d取各组家兔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变化。结果术前、术中和术后5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NA,miR)-608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成骨细胞和成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对hBMSCs向成骨细胞和成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分别检测hBMSCs向成骨细胞以及成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miR-608的表达变化。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608对hBMSCs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