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教育情境,营造高效政治课堂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35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秋高气爽、硕果满枝的十一月,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举行了为期四天的教师诚真高效课堂教学比赛。通过参加这次课堂教学比赛,让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赛后我认真思考:《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课我是如何创设有效教育情境来达到营造快乐高效的政治课堂,这节课我的优点与不足分别在哪里。通过反复思考自己的教学,我体悟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之感。
   有效教育是高效教学的有效前提和保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蔽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一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创设有效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课堂学习的情绪,对营造快乐的高效政治课堂有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有效教育情境,让课堂因生动而美丽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讲台如舞台,教师如导演,一堂课的开始就如一幕剧的序曲。生动的课堂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霖,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一种美妙的课堂。
   原来设计:我在讲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我通过播放一组生动的短片导入新课,学生边看短片边思考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声韵兼备的短片向学生展示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磅礴力量。
   教学反思:学生看完短片,师:“我们知道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都体现了它的博大精深。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课后我聆听评委们的建议这一环节优点在于通过生动而丰富的情境导入新课,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了美丽的课堂;不足在于看完短片后,是老师先说出了感觉,没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评委们建议应该在看完短片后,由学生来说出感觉,从而得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觉得评委们的建议妙极了,课后我马上对课件进行了修改。
   修改方案:师:“上新课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短片,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文化。”生动而丰富的短片播放停止后,师:“看完这组短片,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因此我把课件的第一张课题放在短片播放后的第17张。这样的课堂导入才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才能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佳境,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这样的课堂导入才能行云流水般地拉开本节课序幕,设问看似平凡,却能撬动学生思维的原点,开启学生智慧之门。
   二、创设有效教育情境,让课堂因快乐而高效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是人类活动中最富于智慧的活动,是一个灵魂推动另一个灵魂、一个生命点燃另一个生命的过程。快乐的课堂形式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热情,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知识的内化、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升华。
   原来设计:我在讲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第二个特点: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时,教材中通过简单一段话“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来说明不同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我通过在网络上下载两个典型区域文化的视频《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来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第二个特点: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教学反思一:通过视频《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虽然可以让学生明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第二个特点: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但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创新之处。上公开课之前,我赶紧征求科组老师们的意见,科组老师们建议我可以增加湛江文化达到联系生活的目的,我觉得科组老师们的建议非常好,于是马上在网上搜集湛江文化对课件进行修改。
   修改方案一:我增加了四张图片雷州石狗文化——吴川飘色文化——遂溪醒狮文化——东海岛人龙舞让学生判断是湛江地区的什么文化。接着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根据湛江文化的特点给它命名。
   教学反思二:我觉得增加湛江文化让学生作出判断和给湛江文化命名,比原来的设计好很多,因为它使课堂更贴近生活。按照修改方案一我在科组上了一次,但我自己觉得我还没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还没有真正达到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从而使课堂高效。课后我反复斟酌,想到让学生通过“文化达人争霸赛”的小组竞赛的形式完成这一教学内容。因为“小组竞赛”的课堂形式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而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同时带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才能达到 “明月松间照清泉,流波石上拨心弦”的课堂高潮。
   修改方案二:我把四张图片雷州石狗文化——吴川飘色文化——遂溪醒狮文化——东海岛人龙舞让学生判断是湛江地区的什么文化和根据湛江文化的特点(从地理位置、气候、经济发展角度、土壤颜色四个角度)给它命名,设计为“文化达人争霸赛”的小组竞赛形式,最后评出文化达人冠军小组。
   实践证明这样的修改方案二是正确的,因为课堂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而把课堂推向了高潮,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课后学生说非常喜欢这堂课,学生的喜欢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这样的课堂形式坚持了“新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体验中心,凸显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学生关注生活,亲历实践、走进社会。同时还能增添教学活力,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使课堂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小组辩论赛”的课堂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开放、互动和生成的机会,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水尝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才能迸发出璀璨的智慧火花。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外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主要涉及医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近年来在初中的英语、语文、数学等学科也开始渐多,但在初中美术中运用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还少见。因此,结合初中美术学科特点的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策略更具有实际意义。  一、培养问题意识,提炼学点  普遍的课堂教学导入多是采用各种生动情景来激趣、形成教学的承接关系,较少考虑导入环节与教学问题探究的关系。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何学?学什么?怎样
办什么样的学校,怎么办学,正确理解、深刻认识、有力执行的程度,体现一位校长的水平和境界,而校长的办学思想可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方向。一名有思想的校长,会拥有令人信服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怀揣令人折服的深邃的教育精神,蕴含令人叹服的无穷的教育智慧。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必定有一名有眼光、有责任、有思想的校长在支撑,所有这些都会对一个学校起到深远的影响,成为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一、营造校园书香  时代在发展,
公共政策在现代社会中的决定性作用已毋庸置疑,但作为公共政策一个环节的政策评估并未引起中国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本文首先阐释了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评估的涵义以及公共政策
在新的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能否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关系到社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要深入分析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把握人
高效课堂就是追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协调和谐,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情感的和谐,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奋斗目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探索中,我们利用教学“五部曲”,唱响课堂主旋律。  一、“活”形“活”现,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学生不易理解、不感兴趣,感到枯燥。要想使学生感兴趣,就必须使《
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进行国学经典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  一、开设一门国学,拓展微课程,开阔经典阅读大视野  在教学语文教材的同时引进国学资源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的一個好做法。但往往受一节课时间的限制,对引进篇目的学习只能是浅尝辄止,令人意犹未尽。为此,我们可以以语文教材的延伸与拓展与为突破口,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开发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国学拓展
我们的家乡有着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不断开发挖掘、利用本土地域文化,将地方资源转化为美术教学内容,使我们的课程更加丰富,能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乡土文化的内涵,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一、结合实践,感受家乡民间、乡土美术资源  在我们的瑶乡有《长鼓的传说》、《瑶族人喜欢头插白鸡毛、雉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