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l2、EBR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ll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程度盐胁迫及外源CaCl2、EBR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①盐胁迫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抑制了紫花苜蓿幼苗的伸长,降低了紫花苜蓿的生长量,盐胁迫程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②外源CaCl2、EBR可以显著改善紫花苜蓿种子在盐胁迫下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其中以CaCl2浓度为10 mmol/L、EBR浓度为0.1 μmol/L时缓解效果最佳。③同等盐胁迫条件下,外源施加10 mmol/L CaCl2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强于0.1 μmol/L EBR。
  关键词:CaCl2;EBR;盐胁迫;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影响
  土壤盐渍化是限制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我国约有2 700万hm2盐碱土地,其中耕地占25.92%[1]。在耕地有限且盐渍化日益严重的当下,如何提高作物耐盐性和培育耐盐的作物新品种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营养和经济价值,常作为改良盐碱地的先锋植物,拥有“牧草之王”的美称[2]。然而,土壤盐碱化已成为限制紫花苜蓿产业成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寻找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缓解紫花苜蓿在盐胁迫下所遭受的伤害已成为专家学者们的研究热点。
  Ca2+具有维护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正常结构与功能的作用,并作为信号分子,提高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性。张会灵等[3]研究发现,适宜浓度的CaCl2可以有效促进豌豆在盐胁迫条件下的萌发,但浓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对豌豆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丁能飞等[4]以西兰花为试验材料,发现CaCl2可显著促进西兰花在盐胁迫下的生长,并提出缓解盐胁迫的最佳钙浓度为10 mmol/L。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植物器官中的甾醇类新型植物激素,其在较低浓度条件下便可显著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王小山等[5]研究发现,0.1 μmol/L EBR能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维持植物体内的离子平衡。
  目前,对外源调节物质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及其信號转导途径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有关外源CaCl2、EBR在提高苜蓿抗盐性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本文以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及外源CaCl2、EBR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确定盐胁迫下提高紫花苜蓿种子发芽、促进幼苗生长的最佳CaCl2和EBR浓度,为进一步研究添加外源CaCl2、EBR调控苜蓿幼苗的耐盐机理和利用外源调节剂缓解盐害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材料为紫花苜蓿WL525品种,其种子由扬州大学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前对已选取的优质供试苜蓿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试验处理如下:①盐胁迫处理:分别配制0 mmol/L、50 mmol/L、150 mmol/L、250 mmol/L的NaCl溶液。②试验采用外源CaCl2、EBR浸种处理:在150 mmol/L浓度NaCl胁迫处理下,分别配制0 mmol/L、2.5 mmol/L、10 mmol/L、40 mmol/L的CaCl2溶液和浓度0 μmol/L、0.01 μmol/L、0.1 μmol/L、1 μmol/L的EBR溶液。将消毒完全的种子均匀摆放在垫有2层滤纸、底部铺有海绵的发芽盒(边长12 cm)中,分别往发芽盒中加入50 mL配制好的处理液(至滤纸、海绵饱和),每个处理3组重复。
  萌发试验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连续7 d定点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个数(以胚根长度>1 mm认为发芽)。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发芽率(%)=(正常发芽粒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发芽指数(GI)=∑Gt/Dt,Gt为在第t日的发芽数,Dt为相应的发芽天数;
  活力指数(VI)=S∑Gt/Dt,S为幼苗的平均长度。
  第7天统计种子发芽结束时,测定幼苗的整株长度、干重,每个处理随机选取9株测量。
  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采用Excel 2016软件和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盐浓度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2.1.1   不同盐浓度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盐胁迫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P<0.05),且降低幅度随盐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大。50 mmol/L NaCl处理下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但明显高于150 mmol/L、250 mmol/L的NaCl处理(P<0.05),其发芽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且整体变化趋势与对照一致。150 mmol/L NaCl处理下,紫花苜蓿种子在第1天仅有少量种子萌发,之后各时期的发芽率均保持在60%~70%,经250 mmol/L NaCl处理,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最低,第1、2天仅有极少数种子萌发,最终发芽率为24.44%,与对照相比降低了72.23%。
  2.1.2   不同盐浓度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研究表明(图2),随着盐浓度的不断增加,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指数逐渐降低。低浓度NaCl(50 mmol/L)处理与对照相比,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指数影响不大,但随着NaCl溶液浓度(≥150 mmol/L)的增加,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指数显著降低(P<0.05)。50 mmol/L、150 mmol/L、250 mmol/L处理下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对照的86.34%、49.48%、11.03%。   2.1.3   不同盐浓度对紫花苜蓿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由圖3可以看出,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指数逐渐显著降低(P<0.05)。50 mmol/L、150 mmol/L、250 mmol/L浓度的NaCl处理下种子活力指数分别为对照的49.03%、7.93%、2.17%。
  2.1.4   不同盐浓度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由图4可以看出,盐胁迫对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盐浓度的不断增加,抑制作用越强,除50 mmol/L的NaCl处理下紫花苜蓿幼苗干重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处理下紫花苜蓿幼苗长度、干重均逐渐显著减少(P<0.05)。50 mmol/L NaCl处理下紫花苜蓿幼苗长度、干重分别为对照的56.79%、92.65%;当盐浓度达到高浓度(≥150 mmol/L)时,少数已萌发的幼苗无法正常生长,150 mmol/L NaCl处理下紫花苜蓿幼苗长度、干重分别为对照的16.04%、50.88%;250 mmol/L NaCl处理下紫花苜蓿幼苗长度、干重分别仅为对照的2.13%和15.97%。
  2.2   不同CaCl2、EBR浓度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通过分析紫花苜蓿种子在盐胁迫处理下的萌发结果,确定150 mmol/L NaCl可作为研究外源CaCl2、EBR处理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适宜浓度。
  2.2.1   不同CaCl2、EBR浓度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由图5可以看出,在150 mmol/L的盐胁迫下,添加外源CaCl2可以显著提高各时期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但其作用效果存在浓度效应。2.5 mmol/L、40 mmol/L CaCl2处理下紫花苜蓿种子最终发芽率比单纯盐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14.06%、18.75%,但均显著低于10 mmol/L CaCl2处理,10 mmol/L CaCl2处理下紫花苜蓿种子最终发芽率比单纯盐处理显著提高了28.13%。
  在150 mmol/L的盐胁迫下,不同浓度EBR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作用效果不同。0.01 μmol/L EBR处理使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受到进一步抑制,种子最终发芽率为63.33%,比单纯盐处理降低了10.94%。当外源EBR浓度为 0.1 μmol/L 时,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在各时期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种子最终发芽率分别是对照、0.01 μmol/L、1 μmol/L EBR处理的1.14倍、1.28倍与1.07倍。经1 μmol/L EBR处理的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进程及最终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2.2.2   不同CaCl2、EBR浓度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由图6可知,2.5 mmol/L、40 mmol/L外源CaCl2处理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指数无显著影响,当CaCl2浓度为10 mmol/L时,种子的发芽指数和对照相比显著升高,发芽指数为20.07,为单纯盐处理的1.50倍。
  0.01 μmol/L、1 μmol/L外源EBR处理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指数无显著影响,但都显著低于0.1 μmol/L EBR处理,0.1 μmol/L EBR处理下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指数为16.25,分别是对照、0.01 μmol/L、1 μmol/L EBR处理的1.22倍、1.28倍与1.25倍。
  2.2.3   不同CaCl2、EBR浓度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如图7所示,添加外源CaCl2可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指数,但其作用效果存在浓度效应。2.5 mmol/L CaCl2处理下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3.68倍;10 mmol/L CaCl2处理下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指数最高,为65.42,是单纯盐处理的4.99倍;随着CaCl2浓度的升高(40 mmol/L),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指数下降,为单纯盐处理的2.87倍。
  盐胁迫下添加外源EBR对紫花苜蓿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同样存在浓度效应。0.01 μmol/L EBR处理下,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显著升高了80.61%,0.1 μmol/L EBR处理下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指数达到最高,为34.29,是单纯盐处理的2.62倍,当种子经1 μmol/L EBR处理时其活力指数下降,仅为对照的77.40%。
  2.2.4   不同CaCl2、EBR浓度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如图8所示,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添加外源CaCl2可以显著提高紫花苜蓿幼苗的长度和干重,其值随CaCl2浓度的提高均先升高后降低,10 mmol/L CaCl2提升作用最为明显。对照、2.5 mmol/L、40 mmol/LCaCl2处理下紫花苜蓿幼苗的长度分别是10 mmol/L CaCl2处理的30.06%、81.90%、75.15%。不同浓度CaCl2处理对紫花苜蓿幼苗干重的提升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盐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的长度和干重,随EBR浓度的提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其中0.1 μmol/L EBR提升作用最为显著。0.01 μmol/L EBR处理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幼苗的长度,但对幼苗干重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0.1 μmol/L EBR处理显著促进了幼苗的生长,其幼苗长度和干重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15.31%、61.80%,当外源EBR浓度升高至1 μmol/L 时,对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又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3   讨论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主要体现在抑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上,并最终引起生物量积累下降。尽管紫花苜蓿属于耐盐性较强的作物,但在萌发和苗期依然对盐胁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盐碱条件下拥有较高的萌发率是牧草在盐碱地建植的关键,也是牧草在盐碱环境中生存的基础。
  盐胁迫可显著降低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胚芽长、胚根长,抑制幼苗的生长。本试验中,盐胁迫抑制了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降低了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长及干重,该结果与陆婷等[6]在橡胶草上的研究结果相同;而李玉梅等[7]认为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存在“低促进、高抑制”的浓度效应,这应该与所研究的植物品种及盐处理浓度有关。本研究中,150 mmol/L NaCl处理下,外源添加CaCl2和EBR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能力,改善了萌发期幼苗的生长,而尤以10 mmol/L CaCl2和0.1 μmol/L EBR处理效果最显著。
  本研究中外源CaCl2緩解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抑制作用的最佳浓度与李文杨[8]的研究结果相同,而何丽丹等[9]认为20 mmol/L CaCl2对盐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同样的,刘金隆[10]在对十字花科植物的研究中认为10-4 μmol/L EBR对盐胁迫的缓解效果最好,与本研究中0.1 μmol/L也不尽相同。因此,CaCl2、EBR在不同的物种中应用时可能会存在浓度差异。由于多数生长调节剂对生长的调控作用都具有浓度效应,即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现象,因此在盐胁迫条件下继续提高CaCl2和EBR浓度会抑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现象,究竟是由于CaCl2、EBR增强了盐胁迫的抑制作用还是因为高浓度CaCl2、EBR自身对植物产生了新的抑制作用而引起的,其机理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另外,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外源调节物质对盐胁迫的缓解效果发现,同等浓度盐胁迫下添加10 mmol/L CaCl2后,紫花苜蓿种子及幼苗的各项指标普遍高于0.1 μmol/L EBR,说明CaCl2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强于EBR,推断这与CaCl2和EBR参与不同的生长调节机制有关,这对盐碱地苜蓿大田生产上选择合适的外源生长调节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盐胁迫会显著抑制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外源CaCl2和EBR对盐胁迫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其作用效果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即适宜的CaCl2、EBR浓度可以促进种子萌发,缓解盐害效应,当CaCl2、EBR浓度较高时,其促进作用明显减弱, 甚至抑制种子的萌发。在盐碱地上种植紫花苜蓿,并外源施加一定浓度的CaCl2(以10 mmol/L为宜)、EBR(以从0.1 μmol/L为宜),可以有效促进紫花苜蓿在盐胁迫条件下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
  4   结论
  (1)盐胁迫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抑制了紫花苜蓿幼苗的伸长,降低了紫花苜蓿的生长量。另外,盐胁迫程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2)外源CaCl2、EBR可以显著改善紫花苜蓿种子在盐胁迫下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但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其中以CaCl2浓度为10 mmol/L、EBR浓度为0.1 μmol/L时缓解效果最佳。
  (3)同等盐浓度胁迫条件下,外源施加10 mmol/L CaCl2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强于0.1 μmol/L EBR。
  参考文献:
  [ 1 ] 李永智,单风翔.土壤盐渍化危害及治理途径浅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8(8):85-88.
  [ 2 ] Dong XF,Gao WW,Su JL,et al.Effects of dietary polysavone(alfalfa extract) and chlortetracycline supplementation onantioxidation and meat quality in broiler chickens[J].BritishPoultry Science,2011,52(3):302-309.
  [ 3 ] 张会灵,高文,陈双臣,等.氯化钙对盐胁迫下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6(3):38-40.
  [ 4 ] 丁能飞,傅庆林,刘琛,等.外源氯化钙对盐胁迫下西兰花抗氧化酶系统及离子吸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6):133-137.
  [ 5 ] 王小山,季晓敏,刘隆阳,等.EBR对NaCl胁迫下苜蓿属植物离子吸收和分配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8,27(9):110-119.
  [ 6 ] 陆婷,李英霜,康健.混合盐碱胁迫对橡胶草种子萌发的影响[J].种子,2019,38(2):12-15,19.
  [ 7 ] 李玉梅,田新,姜云天.混合盐胁迫对茶花凤仙种子萌发的影响[J].种子,2019,38(4):36-41,46.
  [ 8 ] 李文杨.外源钙对盐胁迫下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J].南方园艺,2018,29(1):9-12.
  [ 9 ] 何丽丹,刘广明,杨劲松,等.外源物质浸种对NaCl胁迫下盐地碱蓬发芽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3,30(6):860-867.
  [ 10 ] 刘金隆.油菜素内酯调控三种双子叶植物耐盐性的效应  及其机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众所周知,园林中的植物在日常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倘若放任不管、任其发展,一旦情况加剧,将非常容易引起植物的枯萎与死亡。尽管近年来政府以及相关机构部门通过化学防治技术对园林中的植物病虫害展开及时的防治工作,但是大多数化学药品都具有一定毒害性,很容易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在灭杀病虫的同时,导致益虫受到波及和破坏,与维持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理念相违背。因此,为了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防
期刊
摘 要:通过绿色防控技术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实施应用,提高了防效,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增加了产量,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简述了绿色防控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防控;杂交水稻;制种;应用  绿色防控是指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目的,促使农业增产增收。绿色防控是综
期刊
摘 要:张家口地区马铃薯种植具有天然的气候优势。以张家口马铃薯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5—2019年7个县的气象条件,对比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得出张家口地区最适宜马铃薯不同生育期生长的气候条件,最后分析不同气象灾害对张家口地区马铃薯种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张家口地区10 cm地温、气温、降水量均适宜马铃薯的生长;同时不同县的气象条件中,7个县的降水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项指
期刊
正值2020年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召开之际,9月8—9日,由山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的“山西小米”走进厦门推介座谈活动暨晋闽西南粮食产销衔接会在福建厦门举行。会议期间,山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厦门市发展改革委签订粮食产销合作协议,通过加强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会商机制,创新完善粮食产品展销推介方式,建立健全粮食产品应急保障机制,共同保障两地粮食安全。“山西小米”运营中心与夏商集团夏
期刊
摘 要:小麦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新沂市常年小麦种植面积1 200万hm2。为进一步验证2019年引进的16个小麦新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安全性和丰产性,为筛选小麦主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新沂市种子管理站开展了种植试验。通过初步试验,筛选出综合表现相对较好的5个品种,分别是中育9302、徐麦2023、新麦32、郑麦0943和保麦158。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随着农业农村部《主要农作物品
期刊
摘 要:绿豆属豆科植物,别名菉豆、植豆、文豆等,属于我国普遍种植农作物,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农产品之一,占据着重要的农产品市场地位,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豆出口国。绿豆的食品应用价值极高,不仅可用于食品加工,也可以应用于酿酒工业,加之绿豆所具有的药用价值,应进一步拓展绿豆的市场。鉴于此,以绿豆种植技术为基础,通过习性分析、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农业
期刊
摘 要:通过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在6.0万株/hm2、7.5万株/hm2、9.0万株/hm2种植密度条件下茎秆抗倒力学特性与农艺性状变异规律,分析玉米茎秆力学特性与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茎秆抗折断力、外皮穿刺强度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弱;品种间茎秆力学特性差异明显;增加种植密度对穗位、茎粗影响显著,高密度条件下穗位升高、茎秆变细,而株高受密度影响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茎秆抗折断力与株高、穗位负相关,
期刊
摘 要:种业是夯实农业基础、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核心产业。随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深入推进,种业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为了更有效地服务陕西省现代种业发展,陕西省种子管理站积极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基层种子管理部门、种子企业和科研育种单位调研,因地制宜,结合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全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提出了促进陕西农作物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
期刊
摘 要: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核心与基础,种子检验是保证农业生产、加工、销售、贮藏及农业贸易等领域的保障。对比国内外种子检验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我国“一带一路”的重要角色,梳理了“一带一路”时代背景下我国种子检验存在的问题及巨大压力,并针对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种子检验;一带一路;种子贸易;策略  2013年9—10月,习近平总书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一带一路” “丝绸之
期刊
摘 要: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小麦种植业的发展中,小麦栽培技术直接影响其产量和质量。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为小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机会。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也是影响小麦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改进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产量。为此,有关工作部门应重视对小麦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小麦栽培技术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小麦栽培技术水平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