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政治伦理之齐家思想研究

来源 :百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nqi65118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对于周边少数民族聚居区采取“和而不同”的文化政策使得国家意识形态——儒家学说中的“修齐治平”思想在历史上长期浸润广大壮族地区,并形成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良性互动。“修齐治平”中的齐家思想在既是“异域”也是“旧疆”的壮族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同,并以自身独特的口述传统演绎这些至今还发挥作用的家庭伦理。具体而言,壮族政治伦理之齐家思想包括男女婚嫁观、夫妇恩义观、父慈子孝观、妯娌手足观和邻里和睦观五个方面。
其他文献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个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师范技能水平、实践能力是影响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个体
广西精神与百色起义精神的提出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两者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思想内涵的丰富性、价值取向的同一性、文化层次的递进性和内容形式的有效性上;同时,两者也各具特色。
关于写文章,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有言:“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大收煞》中也说:“场中作文,有倒骗主司入殼
清代通儒程瑶田名世于名物、义理,起家于声律与训诂,考据是其整个学术体系的根基,他对当代语言学术的贡献体现在:治学精神上追求勤研、求实、独造;治学方法上开拓音义互治,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