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bet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确定影响细菌生物被膜(BF)的形成条件,本研究采用BF体外定性观察和定量粘附性检测两种方法对1株野生禽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在不同环境(培养时间、培养基类型、引导载体类型、营养条件)下产生BF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野生禽致病性E.coli其宿主体外BF最适形成条件是培养时间为48h,培养基为5%TSB、引导载体为平底96孔聚苯乙烯微孔板(美国Corning Costar)。其生长周期为8h时开始起始粘附、24h形成若干微菌落、36h微菌落粘连、48h形成完整的BF、72h细菌脱落开始下一轮的
其他文献
为调查A群牛轮状病毒(BRV)在我国不同地区牛群中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间接ELISA检测2005年~2006年期间在我国12个不同地区收集的1760份牛血清中抗A群BRV抗体。结果显示,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鸡一种最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以及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核性细胞浸润和肿瘤形成为特征。由该病引起的
为筛选出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禽流感病毒(AIV)H9N2亚型灭活流行株种毒,选择2008年中国大陆8个省份15株H9N2亚型AIV分离株进行抗原性分析,选取代表流行株进行鉴定并制备灭活疫苗,
为了使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探讨了在体外初步联合用药缩小猪链球菌(S.suis)耐药突变选择窗(MSW)。应用肉汤法富集10^10 CFU/mE细菌,琼脂
为探讨不同禽源和不同毒力的新城疫病毒(NDV)株对鸭的感染性、致病性以及鸭在家禽新城疫(ND)流行中的意义,本研究选用7个NDV株进行了雏野鸭的人工感染试验,对感染鸭的临床症状、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定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HCLV)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HCLV株基因组序列,在E-基因序列区内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建立了检测HCLV的荧光定量RT-PC
为了制备猪IL-10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猪白细胞介素10(PIL-10)基因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利用套式PCR扩增PIL-10成熟蛋白编码基因(490bp),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为了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区分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方法,本研究针对每种病毒设计了4条~6条寡核苷酸探针,检测
为了给表达高活性的抗菌肽Hadrurin提供开发应用的依据,进一步为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抗菌肽Hadrurin蛋白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表达获得重组抗菌肽Hadrurin(rH
为建立以茨城病病毒(IBAV)VP7蛋白为诊断抗原的茨城病(IBAD)血清学检测方法,本研究克隆了VP7蛋白抗原性、亲水性较强部分的编码基因,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可溶性截短VP7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