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作业的设计等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教育部在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时作出了明确批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关键内容之一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数量。那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怎样才能既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又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呢?通过多年来实践,笔者认为,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上,教师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内容要科学,突出时效性
  设计作业的目的就是要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培养学生一定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过去,为了让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所留作业机械重复,搞题海战术,结果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产生厌学情绪。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作业内容的设计必须讲究科学性、突出实效性。首先,每一道作业都要有针对性,要紧扣所学内容;其次,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尽可能体现层次性和可选择性,给学生选择做作业的自主权;第三,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设计一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作业,不要求答案的唯一性。
  
  二、形式要灵活,突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同时也就有了相应的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求胜欲望。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做到作业内容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统一,如布置一些实验作业、动手操作作业、讨论式作业、扮演角色体验生活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求知,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教师也体验愉快教学的魅力。
  
  三、时间要合理,突出均匀性
  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减轻负担就是不给学生留作业,不给学生负担,让学生放开玩、玩个够。这种思想万万要不得。减轻学生负担是指把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减下来,而不是不要负担、不留作业,要摒弃“填鸭式”教学,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合理安排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可以把作业分解成几个部分,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分步完成。利用零星的时间,根据学生遗忘规律进行不间断的练习,这样,内容不同,学生既乐学,又能牢固掌握这些知识。
  
  四、批阅要多样,突出激励性
  减轻学生负担还包括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这与教师对作业的批阅有着很大关系。所以,教师批改作业时要多一些鼓励的语言,少一些批评性的文字,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与自己的过去比较,发现自己的进步,增强信心,体验成功与进步的快乐。如:改变过去批阅作业的对错符号,采用标记式批改作业。也可以采用学生互评、自评等方式让学生逐步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从而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作文命题应重视学生主体性
  周志毅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失其本源,重文法而轻性灵,施教惟规范法度是依,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文的人文个性漠然丢失。鉴于此,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从作文命题八手进行改革,着重研究作文训练的命题设计,原则上充分肯定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内在精神即创造精神和自主精神的养护,细心捕捉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其真情至性。
  1、命题设计要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学生处在心理封闭期和二次模仿期,此时独立意识增强,由于身体的突然增长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进入“成人世界”,他们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要求别人用成人的标准来看待自己,并强烈希望摆脱大人的束缚,独立地生活。反映在作文上,就是喜欢写一些富于思考性又带有哲理性的文章,随着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渐渐地好怀疑、爱争论,喜欢究根问底,喜欢标新立异。于是,我就指导所教两个班的学生分别自办作文期刊。学生给自己班的刊物起了名字——《心雨》、《放飞》,在这块放牧心灵的自留地上,率意而为,真情抒写。
  2、使学生处于良性的心理状态是命题成功的关键
  叶圣陶先生说:“教者命题,题目所含,要学生心所能思。”“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因此,作文训练的命题设计若从“要我写”转变为使学生见到题目后的“我要写”,必须使他们对题目高度注意、充满信心、产生灵感——处于良性的心理状态,这是命题成功的关键。譬如: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训练:以一砰、砰、砰’,门外有人敲门”开头,续写成文。结果,平时怕写或不会写的学生快速成文后难禁快意,要求朗读,竟能让全班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因为“门”的种类不一,有柴扉、防盗门、船舱门、教室门、监狱门……不拘一格,门内、门外、时间、人数、身份、心思、个性、事因等等条件都不确定,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触发了学生的奇思妙想。后来,各班以“门外响起敲门声”出了本专刊。我由此发现学生的想象是如此丰富,原来一个成功的训练设计,就是一把文思之泉的开掘之铲。
  那么,在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如何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去呢?
  “话题作文”给了我们启示。“话题作文”的最大特点是内容和体裁的开放性,它把考生从束缚他们手脚的写作教条中解放了出来。从实践来看,话题作文确实解放了考生的思维,引发出了多样化的表达,涌现出了若干佳构妙作。所以,这种命题方式一出现,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赞誉。由此,我们得到感悟:“开放”才能“搞活”。于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提出了一种构想:开放命题,干干脆脆让学生自由地写作。
  1、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命题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他们凭主观想象信手拈来个题目,或照搬课后练习题,或照抄报刊上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生活是千差万别的,由此产生的感受、情感也是千差万别的,这些千差万别决定了写作内容的丰富性。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强行规定学生必须写一样内容、抒一样情、论一样理呢?我们要一改这传统做法,不规定统一的题目,对写作内容不再作硬性规定,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当然,让学生自由选择内容写作,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感悟、品味生活,并从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把自己或感受深刻,或影响深远,或别有见地的人、物、事、情、理写下来。
  2、让学生想写什么体裁就写什么体裁
  学生的气质、性格、爱好等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往往影响着学生对不同体裁的好恶:有的学生善于编述故事,爱记叙文;有的学生善于抒发感情,爱散文或诗歌;有的学生善于论辩演讲,爱议论文。另一方面,不同的体裁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内容要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由于以上两个因素,在学生写作中,教师在命题中就大可不必出现“写一篇记叙文”等字样了,而应让学生自己选择最拿手的体裁。
  3、让学生想写多少文字就写多少文字
  在以前的作文命题中,往往规定不得少于多少字。而现在在我们看来,只要内容实实在在、结构完完整整、语言精练有味,就是一篇好作文。虽然作文的字数或多或少地表明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它绝对不是构成好作文的因素一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不少中学生作文存在的毛病之一,是语言啰里啰嗦,拖泥带水,很不精练干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恐怕与片面追求篇幅有关。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首先要让学生写出好作文,然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渐加大篇幅。
其他文献
《荷花淀》一文选自《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短篇代表作,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故事。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和反响。  在此,本人想就这篇文章的语言之美,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如诗如画的环境氛围    本文的景物描写主要有三处:  1 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五个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多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孩子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子的时间,使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我觉得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为主线,把主动权让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从而达到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一、动口    动口是指学
期刊
数学是门抽象化程度高、系统性强、前后内容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国初中数学教学领域的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自身的经历,对此谈几点看法:    一、数学教学中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在新的教改和教学中,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传
期刊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语文教学的就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具体表现在:在升学考试中,多数学生考不出好成绩;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以后,也普遍反映语文水平偏低;学生进入社会后,适应不了现代生活的交际需要。造成此等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就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仅从理论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构思、技巧,却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形象性”
期刊
自古以来,人们对究竟什么是文学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古人说“诗缘情”、“诗言志”;现在有人说文学是一面“镜子”,反映社会现实;有人说文学是游戏,给人带来娱乐;也有人说文学的意义在于审美,倡导为艺术的文学。其实,上述种种说法,涉及的内容都不是文学的本质,而是功用。  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课文的文学性,仅仅是采用传统的“庖丁解牛”式的讲课方式,不是进行文学教育,仅仅是用来进行读写训练、语法分析等等
期刊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改革的起点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初中语文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对初中语文新课改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改  我校实施课改以来,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实验,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逐步确立,民主和谐的气氛得以形成,互动探究的形式不断丰富。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期刊
在当前的各类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而小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思想性”性质,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1、要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实施素质教育,其目的是使教育的本
期刊
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深感不易,不知究竟如何去发掘,才能体现出德育性。《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学校各项活动中去,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对低年级学生要有故事性。”它给数学教学的育“德”实践指明了方向。  德育落实到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素质教育的重
期刊
日前,由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越来越难教,班主任越来越难当。因而一部分老师认为,不当班主任可以少很多麻烦,上了课可以“溜之大吉”,责任小,蛮舒服。我认为,其实不然。  班主任是学校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上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桥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班集体一面光彩夺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