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硒酸钠联合阿霉素前体药对胃癌SGC-7901细胞Warburg效应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亚硒酸钠联合阿霉素前体药(PADM)对胃癌SGC-7901细胞Warburg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SGC-7901(购自美国ATCC公司)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亚硒酸钠组(16.94 μmol/L)、PADM组(2.00 mg/L)和亚硒酸钠联合PADM组(16.94 μmol/L亚硒酸钠+2.00 mg/L PADM)。生化实验检测细胞内葡萄糖摄取量、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乳酸浓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己糖激酶1(HK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HK1、GLUT4、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亚硒酸钠组、PADM组和亚硒酸钠联合PADM组细胞葡萄糖摄取率[(0.395±0.004)%、(0.467±0.003)%、(0.159±0.006)%]、ATP[(1 345.692±18.339) μmol/gprot、(1 494.232±32.566) μmol/gprot、(571.075±36.408) μmol/gprot]和乳酸浓度[(7.649±0.348) mmol/gprot、(8.334±0.101) mmol/gprot、(3.188±0.059) mmol/gprot]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057.689、252.360、700.295,P<0.05),HK1(mRNA:0.477±0.416、0.573±0.067、0.033±0.006;蛋白:0.492±0.003、0.560±0.003、0.407±0.001)、GLUT4(mRNA:0.326±0.023、0.334±0.017、0.009±0.001;蛋白:0.366±0.002、0.432±0.005、0.205±0.007)、p-PI3K(0.487±0.003、0.589±0.001、0.295±0.006)和p-mTOR(0.432±0.006、0.517±0.005、0.250±0.007)表达均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0.850、382.407、9 640.167、3 776.600、4 791.966、3 947.977,P<0.05),且亚硒酸钠联合PADM组比药物单独处理组的抑制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53、72.821、32.912、32.733、21.896、76.347、18.269、13.995、24.001、33.359、42.555、89.685、40.410、48.446、51.192、84.800、35.482、54.547,P<0.05)。

结论

亚硒酸钠联合PADM可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Warburg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mTOR信号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通过改良激素和马血清的用法来建立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54只新西兰大白兔(购自西安市迪乐普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24只),模型组注射马血清和长期小剂量激素建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造模第2、4、6周进行核磁共振(MRI)、血液学检查、股骨头大体标本以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组间比较为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98-5p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对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ES-1、BGC-823、SGC-7901、MGC-803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和ATCC细胞库)中miR-98-5p的mRNA表达水平;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NC和GFP-miR-98-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由于脑血管梗阻或破裂,导致大脑氧供不足的一类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是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和首要致残原因,给人类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微小RNA(miRNA,miR)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单链非编码RNA,在胚胎期脑发育和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miRNA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机制,并阐述基于miRNA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
期刊
目前常见的3D打印医疗模型多为单一材质的硬塑料,缺乏软质弹性和拟人功能整合,难以进行手术操作,阻碍了医疗模型在手术规划和技能培训方面的大规模推广。建立多材料个性化复杂医疗功能模型的建模、设计、制造与临床应用平台技术与快速响应系统,开展医疗模型的拟人功能化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将促进基于3D医疗模型的手术规划和手术培训水平迈向国际前列。
目的观察白芦藜醇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转导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白芦藜醇对HepG2细胞(2017年6月购自上海普诺赛生物)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VEGFR-1、Akt基因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
期刊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MMP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设计并合成靶向MMP1的小干扰RNA(siMMP1)和阴性对照siCON,并在肝癌细胞株HepG2(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资源中心)中进行转染,利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83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集的胃癌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胃癌和癌旁组织中miR-183表达水平;在胃癌细胞株MKN-28中采用慢病毒建立对照miRNA和miR-183过表达细胞株(miR-NC组和miR-183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