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肱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h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 ABI)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相关性。

方法

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发病7 d内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双向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ABI。END定义为发病7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总分增加≥2分或运动项目评分增加≥1分,确定并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血管危险因素、实验室指标和END发生率。

结果

共纳入21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1例发生END,159例未发生END。单变量分析显示,END组ABI≤0.9的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非END组(43.1%对22.0%;χ2=8.714,P=0.003)。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基线收缩压和缺血性心脏病等混杂因素后,ABI≤0.9(优势比2.528,95%可信区间1.265~5.052;P=0.009)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END独立相关。

结论

低ABI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END的发生有关。

其他文献
有效的预防是减轻卒中负担的最佳途径。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降低高危患者首次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复发性卒中风险。在卒中预防方面,他汀类药物治疗已成为继阿司匹林和降压治疗之后的最重要进展。文章对他汀类药物在卒中预防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目的探讨大动脉狭窄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END定义为入院7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较基线值增加≥2分。利用颅脑血管成像对大脑中动脉和颈
脑缺血诱发的炎症级联反应会加重神经组织损伤并破坏血脑屏障,而缺血后血管发生可改善神经功能。抑制卒中后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发生和保护血脑屏障可减轻神经组织损伤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蛋白可通过降解促炎性细胞因子mRNA从而抑制炎症信号通路,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也提示其在脑缺血中具有潜在的保护效应。文章重点讨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蛋白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 EPVS)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入组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完成头颅MRI检查并进行EPVS分级,在发病3个月时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目的探讨131I–间位碘代苄胍(131I–metaiodobenzylguanidine,131I–MIBG)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恶性副神经节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至2014年4月96例行131I–MIBG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嗜铬细胞瘤60例,恶性副神经节瘤36例。有高血压症状患者78例(81.2%),隐匿型患者18例(18.8%)。治疗前24 h尿去甲肾上腺素(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的预测因素。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收集两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基线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 Th)亚群。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单次和双次氧–葡萄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OGD)原代皮质神经元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活性和ATP含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皮质神经元取自18 d Wistar
期刊
期刊
颈动脉钙化是发生在颈动脉管壁上的钙沉积,当发生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时临床意义较大,是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近年来,对颈动脉钙化的发生机制和影像学检测方法的研究不断进展和更新。此外,关于颈动脉斑块钙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及其对治疗决策的影响也是研究的热点。然而,颈动脉钙化的利与弊一直存在争论,有学者认为颈动脉钙化是保护性因素,但也有学者认为其会促进斑块易损性。文章从上述几个方面对颈动脉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