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解码”、受选仪式与文明退行:《现代启示录》与《燃烧》比较研究

来源 :大众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bandf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启示录》与《燃烧》创作于不同的国度与年代,但若将二者比较研究,则会发掘两部作品的共同之处:它们在改编原作时都沿用了“延迟解码”的创作方法;两部电影通过两组类似的角色设置完成了某一概念的继承和实践;通过将叙事置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创作者均阐发了关于人类生存境况和文明发展的省思.对比分析此二文本,不但能在较大的历史脉络中透视人的异化,也有助于提升电影文学改编的策略与灌注社会评论的方法.
其他文献
当今数字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艺术作为当代艺术中最前沿的部分,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中国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艺术教育理念的丰富性已经得到了很好地确立,而如何面向市场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中新媒体艺术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新媒体艺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创新意识、课程设置、创作程式化、意识与技术的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归纳梳理,寻求新媒体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与策略,旨在提高当代艺术教育的时代性和前沿性.
想要改善乡村地区的教育,重要的是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助力乡村青年教师发展,名师工作室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名师工作室能有效促进乡村教师成长,在很多地方普遍应用,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但是其可提升之处也是较为明显的.名师工作室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是值得关注的一项课题,同样也关系着教师专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