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春初北方规模奶牛场怎样养好奶牛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末春初,我国北方地区室外温度仍然很低,风沙也大,严重影响着奶牛的生产能力。本文就北方规模奶牛场冬末春初怎样养好奶牛提几点建议,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 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北方地区冬末春初气候变化异常,常发生大风暴、强降雪等自然灾害,因此,要结合牛场的具体情况,落实好各项防灾、避灾措施。
  遭遇强降雪天气时,规模奶牛场要增加棚(舍)顶积雪的清扫次数,一定要保证没有积雪。扫雪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牛舍地面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水冲洗,及时清理粪便,定期在牛床上铺垫干锯末和垫草。夜间温度较低,如果地面潮湿很容易结冰,因此不要驱赶、大声呵责奶牛,以免造成滑倒、肢蹄扭伤、骨折以及怀孕牛的流产。
  2. 保持牛舍温度
  适宜奶牛生产的环境温度为8~16℃,在此温度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处于最低水平,饲料消耗少,疫病少。环境温度高或低时,奶牛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因此,牛场工作人员要将牛舍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并在门窗上加挂草帘或钉薄膜,以保持牛舍温度。
  3. 提高饲养标准
  环境温度低,奶牛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维持体温,营养物质需要量也相应增加,一般比饲养标准高10%~15%。因此,冬春季需增加15%左右的混合精料,并补喂富含维生素的青饲料。
  4. 供给充足的饮用水
  冬末春初要供给奶牛充足的饮用水,水温要保持在17℃左右,每天早、中、晚各供1次。
  5. 保证食盐的供应
  氯化钠是胃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奶牛冬春季胃液分泌量增加,食盐需要量也相应增加。一般每头奶牛每天要供给食盐50~100克,除按1%的比例拌料添加食盐外,可专设盐槽,让奶牛自由舔食。
  6. 加喂小苏打
  在奶牛泌乳期,每头奶牛每天添加小苏打100克,可使产奶高峰提前,并在7个月内保持高产不衰。据试验,在40%粗饲料、60%精饲料的日粮中添加1.5%小苏打和0.8%氧化镁,每头奶牛每天产奶量可增加3.8千克。
  7. 补喂胡萝卜
  胡萝卜是奶牛不可缺少的维生素补充饲料。每头奶牛每天喂给3~5千克胡萝卜,可提高产奶量5%~10%。胡萝卜饲喂前要洗净切碎。
  8. 增加光照
  泌乳期的前60天内,在不增加和改变饲料的情况下,牛舍内每天保持16小时光照,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
  9. 加强运动
  中午阳光充足时可将奶牛撵出舍外,让其在运动场自由活动1小时以上,同时每天刷拭牛体1~2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抗病力,提高产奶量。
  10. 做好防疫工作
  冬末春初是奶牛传染病多发的季节,必须做好以下防疫工作:一是做好奶牛口蹄疫的免疫接种。按照牛场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免疫密度要达到100%。一般注射疫苗后21天牛体内的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峰,随后慢慢衰减。规模奶牛场可联系当地农牧部门对奶牛抗体水平进行监测,全群随机抽样检测,抽检率3%~5%,抗体水平检测合格率要达到70%以上,否则要重新免疫。二是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工作。牛场门前要建消毒池或撒生石灰,搞好消毒工作,并谢绝外人参观。三是保持棚(舍)的清洁卫生。奶牛棚(舍)内的粪便要勤打扫,奶牛躺卧的地方最好垫上软草,以免牛腹部、乳房和四肢受凉。潮湿的地方经常撒些草木灰,既可消毒防病,又能吸潮除臭。四是加强日常观察。要经常观察奶牛的行为、食欲、反刍、粪便、休息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五是及时治疗疾病。冬末春初天气忽冷忽热,奶牛极易患感冒。如果发现奶牛精神沉郁,流泪流涕,鼻镜干燥,食欲减退乃至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体温升高达40~42℃,即可诊断为感冒。患病牛可用30%安乃近或安痛定20~40毫升肌内注射,每天注射2~3次,连注两天即可痊愈。对发现迟、病情重、体况较差的奶牛,可用糖盐水(即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1500毫升、青霉素800万~120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400万国际单位、维生素C 2~4克、10%安钠咖10~30毫克,静脉注射。
  (作者联系地址:韦 人 许凤侠 孙红玲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农牧局;杨莉萍 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畜牧兽医站;王秀清 刘竹青 银川市金凤区农牧局 邮编:750004)
其他文献
【摘 要】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在人们心中的印象,进而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很多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这其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亟待我们的进一步改善。本文从园林绿化植物入手,探讨了各种植物的种植与养护管理技术,以不断提升我国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进而促进我国城市绿化事业的不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摘要:这篇综述对趋化因子的发现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历史性回顾,趋化因子是细胞外可溶性蛋白或者细胞间起重要的调整和细胞先天适应性炎症免疫细胞的生长、分化、死亡,调控血管生成、生长和修复过程一类细胞活化剂的糖蛋白。尽管细胞因子偶尔由控制原有酶(或蛋白)产生的,但是它们通常几乎是由每种能对有害刺激作出反应的有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通过细胞上表达的与它互补的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起作用。细胞因子通过其受体结构上
近几年,农作物病虫害有加重发生的趋势,而农村一家一户防治,普遍存在缺乏专业知识、劳动力不足、防治效果差等问题,于是一些地方的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队应运而生。我们对山西省曲沃县北科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专业合作社运行3年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山西省曲沃县北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2010年在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合作社成立初期只有21名队员,2010
【摘 要】本文从选种、种子处理、播期与播量、播种方式、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这几个方面简述了烟后大麦的高产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麦;烟后大麦;高产  隆阳区地处怒江山脉尾部和高黎贡山山脉之中,跨东经98°43′~99°26′、北纬24°46′~25°46′,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与云龙的交界处。全区总面积为5011km2,其中92.69%以上的面积为山区、半山区,烤烟是我区的主要
【摘 要】过去梨主要采用稀植大冠栽培,整形期长、成花晚、结果迟、效益低,而梨密植矮化栽培整形期短,能够早成花、早结果,提高产量及质量,经济效益显著,是梨高效栽培的主要方法,也是梨产业化生产的必然趋势。本文对梨密植矮化高效栽培的相关配套技术做了逐一介绍,以期为生产者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梨;密植;矮化栽培;高效栽培技术  梨密植矮化栽培能够缩短整形期、早成花、早结果,提高产量及质量,经济效益显
【摘要】随着蛋鸡养殖的逐渐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广大蛋鸡养殖户的重视,培育优质的青年鸡销售给养殖户越来越受到青睐。青年鸡也可称后备鸡或育成鸡,一般指6周龄~20周龄的鸡。青年鸡饲养得好坏关系到鸡的成熟年龄、产蛋量高低、耗料多少,以及成年期的淘汰和死亡率。  【关键词】青年鸡;生理特点;体型培育;饲养管理  1 青年鸡的生理特点  青年鸡具备了体温自控调节能力,而且消
【摘要】当今速成鸡养殖存在诸多质疑,相比之下,生态环境下的土鸡产品具有独特风味而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利用现有的山林土地资源养殖地方优良品种土鸡,药物残留少,成为真正的绿色无公害产品。规模化经营生态养殖当地品种土鸡,是未来我国养禽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生产中,一经放养后人为控制疾病有一定难度,怎样减少土鸡规模化养殖中疫病的发生是生态散养土鸡必须重视的问题。文中从土鸡品种、环境要求、防疫制度以及常见病
【摘要】在生猪屠宰的检疫实践中,偶尔可见猪丹毒病猪疹块呈浅色和无色现象,有关检疫技术资料将这种现象称为“白丹毒”。此种现象一般难以发现,检疫人员于2013年1月份在玉门市老市区生猪屠宰场宰前检疫中发现一例病猪,本文将对该病猪的检疫和处理情况报告进行分析报告。  【关键词】猪白丹毒;病例;检疫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较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
【摘 要】按培育的目标结构模式要求如何选择混交树种问题,是实施混交造林成功的关键所在。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是发挥混交作用及调节种间关系的主要手段,对保证造林顺利成林,增强稳定性,实现培育目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混交树种选择一般可参照的条件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剖析,对进一步做好造林绿化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与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混交树种;科学选择;参照条件  营造混交林首先要按培育目标要求及适地
【摘 要】近年来,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接连不断发生,让人们对畜产品质量的安全更为关注,因此极有必要对当前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当前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困难因素,针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提出应对控制策略。  【关键词】畜牧业;畜产品;安全监管;问题;相应对策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畜产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使广大消费者对肉食品质量安全表现出极度的担忧与重视,直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