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结节息肉要不要治

来源 :百姓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检时,各种“结节”、“息肉”、“囊肿”、“增生”等检查结果,可能会出现在体检报告上。很多人看到这些“异样”的检查结果,就开始惴惴不安,担心是癌症,即便不是癌症也担心会发展成癌症。有的人还会在手术还是不手术之间纠结。那么,这些“异样”的检查结果是不是癌、会不会发展成癌、要不要治呢?
  肺小结节:小于8毫米不用怕
  以前体检大多是拍胸片,这种检查一般查不出肺小结节。近年来,随着把体检项目胸片升级成了 CT,越来越多人的体检报告单上出现了“肺小结节”的字样。
  肺结节是不是肺癌?或者发展下去会不会变成肺癌?
  其实,看到“肺小结节”字样也不用提心吊胆,因为肺部结节可能是肺炎、肺结核,也可能是以前肺结核留下的疤,而真正是肺癌的比例很小。肺结节90%以上是良性的,真正恶性的比例只有 1.2%。
  肺部小结节,大部分由良性疾病引起。小于 6 毫米肺结节,是肺癌的概率不到 1%。因此,并不需要太过担心。直径在6~8 毫米之间的肺结节,肺癌概率在 0.5%~2%;直径大于 8 毫米的肺结节,肺癌概率大于 3%。
  根据最新的国际上对于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指南建议:大于 6 毫米的磨玻璃结节和 6~8 毫米的实性结节,6~12 个月随访如变化不明显,后续的随访间隔为 18~24 个月。对于 8 毫米以上的实性结节,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增高,需要 3 个月随访,并考虑 PET-CT 检查或病理活检来明确诊断。
  甲状腺结节:95%都是良性,活动性差的才要当心
  体检中,最常见的就是甲状腺结节了。很多人看到是“结节”之类的字样,就会异常的紧张,生怕需要手术,还提心吊胆是不是甲状腺癌,操心需不需要忌口。
  之所以很多人都有甲状腺结节的问题,主要是因为 B 超技术的进步,连 3 毫米的结节都可以看到。事实上,1 厘米以下的甲状腺结节完全不必担心,也不需做进一步检查。这类结节多质软或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随吞咽上下活动,也就是良性的表现。大多数甲状腺癌是“惰性肿瘤”,即“它很懒,不爱转移,也不爱进展”。
  如果结节大小在 1~4 厘米,一定要定期做检查。如果结节的活动性很差,且检查中显示血流量比较大,就一定要当心,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做穿刺活检。此外,如果良性的结节,但结节比较大,且对气管周围器官造成压迫症状,也需要考虑手术。
  乳腺增生:正常的生理现象
  一个体检下来,10 个女生 8 个有“乳腺增生”问题。这时,很多女性往往会跑去医院问医生:“乳腺增生会不会变成乳腺癌?”“吃点什么药才能消灭增生?”其实,大部分乳腺增生的患者,根本不用治疗。
  在医学上,有些乳腺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最典型的,莫过于经期引起的乳腺增生。有的人心情郁闷,精神压力大,同样也会引起短期的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其实是一种良性病变,正常的生理现象,无特别的治疗方法。极少数会发展为乳腺癌,注意定期复查即可。另外,只要每天保持良好心态,少吃含激素较高的食品,坚持适量运动,就能有效缓解乳腺增生。
  胆囊息肉:数量多的一般没事
  胆囊息肉在中国有近 6% 的发病率,差不多 16 个人里就有一个。大多数人是体检 B 超发现的。它一般经常没啥症状,只有少数人会感觉上腹部不舒服,或者能牵扯着右肩背一起痛。
  很多人刚一看到报告单上“胆囊息肉”几个字,就吓得大惊失色,寝食难安,以为是癌。其实“胆囊息肉”,只是超声报告上的一个影像名词。而这个东西是不是癌,超声是分辨不出来的,于是统称为“胆囊息肉”。
  看胆囊息肉是不是癌,或者说癌病可能大不大,主要看它的种类。
  胆固醇性息肉:基本没啥事。65%以上的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是暴饮暴食导致胆汁里胆固醇增多,最后多到无法溶解而形成的结晶,一发现就是好几个,目前,还没有发现它癌变的报道。而且如果改善饮食习惯,它还有可能缩小。所以如果体检报告写着“多发性胆囊息肉”,一般可以松口气了。医生一般认为,直径<1 厘米、多发的、无症状不闹腾的胆囊息肉,可以暂不处理,3~6 个月做一次B超严密观察就可以了。
  “真性息肉”:要当心。“真性息肉”,主要有胆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腺瘤样增生这几种。炎性息肉最老实,是结石长期刺激合并慢性胆囊炎形成的,可能会很痛,但几乎不癌变;腺肌瘤、腺瘤样增生,有 3%~6% 的几率癌变;胆囊腺瘤的癌变率最高,虽然它是一种良性肿瘤,但癌变率在 30%左右。
  “真性息肉”一般都是单个长的,有些还会有血管专门为其提供养料,使其迅速增长。所以当发现单发、直径 >1 厘米、胆囊壁增厚 >4 毫米、息肉增大较快(6 个月增大>3 毫米)、B 超发现息肉中有血管,以及伴有胆结石、反复出现腹痛等情况,一定要考虑手术。
  结直肠息肉:分清炎性还是腺瘤性
  除了肺癌,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和肠癌有关的,就是息肉。
  肠息肉,有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种,前者为良性,后者则容易发生癌变。
  结直肠息肉从良性发展到恶性,通常需要 15 年以上。如果能在早期发现,手术切除后,治愈率非常高(90%以上)。肠镜等筛查手段,能有效发现早期肿瘤。专家建议:由于肠癌的发病年龄往往偏大,正常人群 50 岁以上可以做一次筛查。如果没有问题,就间隔 3~5 年做一次肠镜。
  肠息肉的复发率比较高,且复发时息肉的位置和性质都可能不一样,术后 1~2 年一定要定期做肠镜检查。另外,如果发现大便帶血,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痔疮而掉以轻心。
  单纯性肝囊肿:小于5厘米不用治
  很多人体检查出了“肝囊肿”,也会很紧张,其实大可不必。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即“娘胎里带来的”,并且生长非常缓慢,多数人更是无明显症状。如果不是体检时偶然发现,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知道。
  肝囊肿,临床最常见的是单纯性肝囊肿,主要是先天性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造成的,是肝脏良性的病变。由于囊肿生长缓慢,大多数人无任何明显症状。
  一般小于5厘米的肝囊肿,不需做任何治疗,但有必要定期(每隔 6 个月或 12 个月)到医院做 B 超复查。若大于 5 厘米以上,应该到医院接受治疗。
  单纯性肾囊肿:没啥症状不用治
  肾囊肿,也是体检中经常发现的一种情况。其实和肝囊肿类似,单纯性肾囊肿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不过不是天生,是其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囊肿里是肾脏渗出的尿液,没有恶变的可能。单纯性肾囊肿,一般比较小,发展缓慢,如果无症状,也不需要治疗。
  当肾囊肿超过 5 厘米,或是囊肿压迫周围组织,出现腰部疼痛、酸胀、下肢酸沉无力等症状时,才需治疗。治疗方法根据囊肿位置的深浅,可分为穿刺和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囊肿两种方式。发现单纯性肾囊肿后,应在3个月或半年后复查肾脏彩超,看一下囊肿的增长速度。如果增长缓慢,只需每隔一年查一次彩超观察就可以了,生活中也没有什么禁忌。
  子宫肌瘤:多数都相安无事
  “子宫肌瘤”这个词,实在太容易让人联想到癌症了。其实,此“瘤”非彼“瘤”,子宫肌瘤的瘤多数是良性的。
  子宫肌瘤,也是妇科体检的“常客”,几乎三分之一的妈妈级人物都会遇到。有些小肌瘤不但没有任何症状,甚至连妇科检查也难以觉察,偶尔做 B 超才发现。
  如果肌瘤比较小,患者无明显症状,而且查过肌瘤无恶变征象,只要定期随诊观察即可。但是如果单个子宫肌瘤直径超过 5 cm,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最好及时手术切除。
其他文献
有不少人习惯在睡前洗澡、洗头,有时候,来不及等头发干透就上床睡觉。这样做会给身体造成4个方面的伤害。  容易伤风感冒。中医认为,人的阳气在夜间最弱。人體经过一天的消耗,抵御风寒的能力也降低。睡前用热水洗头后,头部会有大量水分蒸发出去,带走体内热量。若此时入睡,很容易着凉,造成免疫力低下,出现感冒。  头痛头晕。湿着头发睡到半夜,有些人会感到头皮发麻,还可能出现隐痛。第二天一早更易出现莫名的头痛或头
期刊
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正月初一(公历2月16日)一到,生肖属狗的人们就进入本命年狗年了。  狗是人类患难与共的朋友,被认为是通人性的动物,它对人类特别忠诚。“牧羊犬三千里寻主”、“义犬救主”等故事,很好地说明了狗具有忠贞不渝的品性。“犬马之劳”,也就用来比喻做事忠心耿耿。当然,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狗还有一些其他的含义。但总的来说,中国人把狗视为吉利的动物。古代阴阳学家说狗在二十八宿里属金,叫娄金
期刊
古人有小年之谓。宋末文天祥曾有腊月二十四日所作之诗,诗题就用《二十四日》,称“江乡止小年”。此日即是小年,此夕乃谓小年夜。  腊月二十四夜何以称作小年夜?因為是夕祭灶、送灶,至大年夜接灶,过年气氛渐浓。这段时日,准备过年的民俗纷纷呈现于街市和家庭。  清嘉庆时,祭灶、送灶日期发生了变化。嘉庆朝时因军机处二十四日值夜班之臣不能回家祀灶,而“女不祭灶、男不拜月”已经相沿成习,遂将宫廷祀灶提前一天,使二
期刊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狗的品种有300多种,小如拳掌,大如幼牛,有长毛短毛,色彩各异,或用于狩猎,或用于看家护院,或作为宠物玩耍,或经过训练后具备特殊功能。  送邮件的狗  在法国巴黎,有一位叫密苏安的老人,专门训练了一群替人们取送报刊的猎狗。只要订户交上报刊费,主人就会让狗把当天出版的报刊,准确无误地送到订户家中,无一差错。  报时的狗  秘鲁首都利马一座大教堂的顶端,有一个大钟楼,它本身并无什么特
期刊
1953年9月14日,一场低调但高规格的公祭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举行,时任国家副主席的李济深主祭。由于当时“吴石案”还未解密,包括陈宝仓的家属在内,现场只有不到20人参与了这场为陈宝仓举行的特别祭奠仪式。  2017年7月,记者专访了陈宝仓烈士85岁高龄的三女儿陈禹方,听她讲述父亲陈宝仓牺牲前后的传奇故事。  与父亲的永别  1950年6月12日,一篇题为《轰动台湾间谍案,四要角同被处死
期刊
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超过正常范围,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范围。当血中的总胆固醇水平超过一定浓度,即可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形式存在,高胆固醇血症会引起全身的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高甘油三酯血症,已成为高脂血症中威胁生命的无形杀手。凡血甘油三酯超过1.7mmol/l即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有研究表明高甘油三
期刊
作为肿瘤内科大夫,林德树医治的病人,每个月都会有人去世。死亡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可真正和死亡近距离接触时,他依旧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那是位因罹患食管癌去世的老人,开朗、乐观,还见义勇为救过落水者,“特别配合治疗,说自己不想死”。直到去世当天,林德树去病人家里随访,衰弱的老爷子还用尽全力拉着他的手问,最近尿不出尿,喝不下水,该怎么办。  当晚,老爷子的女儿发来信息,说人不在了。几天后,林德树出现在
期刊
对于很多人来说,馒头作为主食的地位不可替代。如何让蒸出的馒头更营养?可以试试下面几招。  充分发酵。面粉发酵之后,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在发酵过程中,发酵菌不但产生气体,让馒头更加松软,还合成了一些B族维生素,营养价值有所提高。  用全麦面粉。全麦面粉保留了麦粒中的营养精华,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营养价值要高于精白面粉。而且,全麦面粉消化较慢,餐后血糖反应较低,有助预防肥胖、糖
期刊
28岁的杨锐,家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的一个小山村。他出生于1989年,2009年参军入伍,2011年退伍。军旅生活练就他做事干练、能吃苦的特点。2014年,杨锐和妻子结束在外打工,踏上了返乡创业之路。他们利用家乡山场面积大、水草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好的优势规模化散养生态鸡。夫妻俩埋头苦干,2016年销售150万元,利润40万元。  杨锐的父親是当地的一名老兽医,2014年杨锐回到家乡创业后,便跟父亲
期刊
一位妇女走进我工作的服裝店,想为她的40年高中同学聚会找一件套装。正当她一件又一件地试穿时,几位上高中的女孩,拿着她们为家庭舞会所挑选的服装走进试衣间。  “哦,这件衣服简直让我看起来像40岁!”女孩嚷道。那位妇女将头从试衣间中探出来说:“把它给我,那正是我要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