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起义领导人张太雷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m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张太雷的英名将伴随广州起义永载史册。
  张太雷原名张曾让,1898年6月生,江苏武进人。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同年冬转入天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法科学习。因立志化作“惊雷”,冲散阴霾,改造旧社会,后将名字改为张太雷以铭志。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张太雷积极投身其中,成为天津地区爱国运动的骨干之一。在李大钊影响下,张太雷开始接触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参加了李大钊组织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协助其开展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1920年10月,张太雷和邓中夏等一起加入李大钊发起成立的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此后,他与邓中夏一起积极开展工人运动,到长辛店组建劳动补习学校,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第一批骨干。从1921年春开始,张太雷先后赴苏联工作、学习,任共产国际远东处中国科书记,并多次陪同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代表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
  1924年春,张太雷按党的要求回国,担任团中央总书记,出席党的四大并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同时兼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宣传部长等职。
  1927年4月至5月,张太雷出席中共五大,尖锐地批评陈独秀右倾错误;7月中共中央改组,任中央临时政治局五名常委之一;八七会议后,被派往广东工作,担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兼广东省委军委书记、中央南方局書记兼南方局军委委员。
  张太雷一到广东,立即研究制定广东全省的暴动计划,并发起组建了广州起义指挥机构—革命军事委员会,担任委员长。正当准备工作紧张进行时,起义消息泄露。张太雷当机立断,广州起义的枪声于1927年12月11日凌晨提前打响。在张太雷主持下,成立广州苏维埃政府,张太雷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陆军委员。
  12月12日,广州起义的第二天,敌军攻占了起义军的重要阵地,并分兵直扑起义军总指挥部。张太雷闻讯,立即乘车赶赴前线指挥战斗。车在行驶中遭到敌人伏击,张太雷身中三弹倒在插着红旗的敞篷汽车中,壮烈牺牲。临终前,他向战友们嘱托:要和敌人战斗到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用自己短短29年的生命历程践行了“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铮铮誓言。
其他文献
在广州中山四路上,有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农讲所(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这是广州人最熟悉的历史文化地标之一。  农讲所旧址原为番禺学宫,始建于1370年(明洪武三年),明清时期是培养儒家生员和祭祀孔子以及先贤名儒的所在地,也是广州现存的唯一学宫。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广东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急需培养和造就大批农民运动的干部。在国民党农民部任职的共产党员彭湃,根据中共中央关于
期刊
在揭阳普宁市青梅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无尘车间干净整洁,工人们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清洗器具,挑选品质,晾晒青梅井然有序,高科技的异物检测机通过释放X射线,自动筛选不合格的产品。一袋袋包装好的梅子食品陆陆续续生产,畅销国内,远赴日本等国家,“普宁青梅”品牌价值达到了20.72亿元人民币。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这是记者走访揭阳期间,最大的感触。  近年来,为探索新时期农业产业发展新机制,建立完
期刊
老区宣传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传工作的一座金矿,资源丰富,越挖越多、常挖常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老区宣传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大有可为。  挖掘宣传老区的历史贡献。深度宣传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和军队的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立下的丰功伟绩;宣传革命先烈为追寻真理,为穷苦人民翻身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贡献;宣传各地修复革命遗址、建设革命纪念设施、传承红色基因
期刊
在春光明媚的三月再到揭阳,车子沿着崭新的滨江大道前行,宽敞的双向四车道上车辆往来有序,两旁火红的三角梅在棕榈树掩映下迎风摇曳,一直延伸……随着车子的前行,道路沿江一侧宽阔的绿化带不断带来惊喜:各种植被搭配的主题公园、潮剧广场、青狮广场、休闲设施、运动场……人们在里面慢跑、放风筝、野餐、唱潮剧、打球,一派市民休闲生活景象。滨江大道全长50多公里,沿江绿化带平均宽度100米,最宽处甚至超过300米,这
期刊
广州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近现代史z中有着重要地位。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不仅在广州接受教育,而且在广州“放言革命”,结交志士,从事革命斗争,尤以1911年“三·二九广州起义”(也称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它吹响了武昌起义的前奏曲,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孙中山为反对军阀统治又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继续领导革命斗争。  19世纪中叶,随着外国资本的侵入,资
期刊
摘 要:讨论介入人类学不得不直面的核心问题:研究者介入的行动和倡导的价值主张是否具有客观性?研究者的介入是基于个人的经验、经历、情感以及实质的或象征的利益,在此情况下其活动及其后果如何具有普遍性和公正性?为此从科学研究应坚持“价值中立”立场这一信条开始。这一立场是坚持科学研究与价值介入有区别的关键。指出在坚持事实与价值二分的前提下,上述问题是无解的。直到最近一些年出现“本体论转向”才使上述问题的消
期刊
内容为王,提高内容质量,创新内容的表达方式,增进内容产生效益的要求,从来没有现在那么迫切,那么突出,那么关键!我以为,要做到“内容为王”,起碼要做到:  期刊定位要“准”,路子正。定位包括宗旨定位、内容定位、经营定位、特色定位、版式定位等。定位准确,路子正,是办刊取得胜利之本。  选准定位,路子正,已是取得胜利的一半。剩下的是如何到位的问题。要到位,就要新。就是要准确,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
期刊
提升老区精神的传播能力,要运用新媒体,扩大宣传影响,加强革命传统的宣传推介。  一是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整合传播优势。媒介融合和整合宣传是提高宣传效果的发展方向。将传统和新兴媒体互补,如不少地方打造“一微一报一刊”融媒体矩阵,实现了多媒体的报道融合。老区宣传通过开辟新平台,新老互补,扩大影响,就能进一步形成促进老区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运用多种宣传手段的承载体。宣传在表现形式上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同
期刊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揭西县塔头镇旧住村一直是地下党组织在山区开展工作中坚强的红色据点和革命堡垒,有一批党员和群众始终与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队伍同甘共苦,无私地支持革命斗争。据介绍,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组织陆续恢复发展,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在1939年,中共党员、旧住村村民刘先宁带动村民刘才恒、刘才包等人在旧住村设立联络点,与地下党员林福、林辉、陈实及香港地下党员杨右子等密切联系。1945年,旧
期刊
在京溪园镇西北部、层峦叠嶂的莲花山支脉大北山麓,有一个小山村—粗坑村。这里,因拥有天然景观黄满寨瀑布而闻名遐迩。这里,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村庄,至今仍保留不少革命遗址遗迹,流传着很多红色故事:解放战争时期,曾广、刘向东、吴坚、吴健民等革命家及潮汕人民抗征队在此开展过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1947年6月在此举行了载入史册的粗坑会议,确定了解放战争中潮汕地区的斗争方针;中共潮汕地委第一份机关党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