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的一些技巧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这门课在初中阶段,由于不是中考考试科目,故不能受到重视。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不被重视的现实情况下,面向全体中学生,使他们学好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学会生物学的科学方法及技能,真正使他们学得有趣、高效、获得成功和自信,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生物教学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教师就得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的能力。
  一、突出课堂导入,提高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每一节课来讲,开头一定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教学内容。比如:在讲到“光合作用”一节时,可以“为什么‘红花还需绿叶衬’?”来引入;在讲到“水分代谢”一节时,可以“为什么‘大树底下 好乘凉’?”来开头;与“矿质代谢”有关的谚语,“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等。以上这些都是有关习语、谚语的应用,另外也可以在进入新课之前,给学生讲一些有关的故事。譬如:讲“生物的进化”时,可以先讲讲圣经中的上帝造人,中国古代的“女娲造人”等故事。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可以 “揠苗助长”的故事引入等等。
  二、突出师生互動,提高教学质量
  “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实施“师生互动”,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去。例如,在学习“伸肘和屈肘”时,可事先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制作“肘关节模型”。课堂上,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先展示挂图和模型,同时演示自己的上肢,让学生一边实验一边分析,尔后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情景激发,师生互动,直观演示,将模型、挂图及自己的上肢对照起来,逐一指出肘关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骨、桡骨等各结构的位置及名称,再演示部分结构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探讨,从而得知伸肘和屈肘动作就是这样完成的结论。
  三、突出情感调节,提高认知水平
  情感往往直接影响认知水平。一个人在愉快时,就容易通过感知觉接受外界信息,一个人在忧郁、苦闷时,往往不能接受外界信息,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形。教师就要根据情绪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正面情绪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益。例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时,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知识,学生觉得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在讲此知识之前,先讲个故事或谚语,比如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克隆”技术、“一母生九子,母子十个样”等,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愉快、兴奋的正面情绪状态下,再画出若干个从属关系的包涵图表来解释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及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应用情感调节,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突出穿插联系,提高学用水平
  一般来讲,学生对生活中的事都比较感兴趣。联系实际,贴近生活,首先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再者可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可利用刚学到的东西解释一些疑问。譬如:在讲了细胞衰老的特征之后,可以提问“为什么老年人一般皮肤干燥,而且面部、手背常出现老年斑?为什么老年人一般对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差?”。讲到“光合作用的合理利用” 时,可提问“为什么栽种农作物时,要讲究一定的行距和株距?”在讲到“植物对水分的利用-蒸腾作用”,可提出为什么在移栽植物时要带泥?为什么刚被移栽时会出现萎蔫?等等。
  五、突出科学热点,扩大学生视野
  生物学科的发展,是21 世纪科技发展的主题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要获得最新的信息会变得很容易,而且学生对此也会很感兴趣。比如“试管婴儿”的诞生,“人体基因组计划”等等。具体一点比如学习细胞全能性时,可讲讲“克隆羊”的产生;在学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后,就可以给学生讲讲“亲子鉴定”。讲讲这些内容,让学生熟悉当今世界生物学的新成就,了解未来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生物学是很重要的,强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六、突出实验教学,提高动手能力。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验才能对有些知识更明确地认识、理解。也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实验,不仅课本上要求的实验,还可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亲自去做,去验证。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牢靠掌握,而且能够熟练应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任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无意中在班主任手册上看到这句话时,我的心为之一颤。细细想来的的确确是这样的。于是,在开学第一天的班会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召开了题为“发光的不只是太阳,你也可以发光。”的主题班会。一开始我便抛出这样的问题:发光的不只是太阳,谁还可以发光?孩子们议论纷纷,究竟还有什么能发光呢?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萤火虫!孩子们哄堂大笑。我说老师以为:发光的不只是太阳,你也可以发光。教室
当前,作为一线教师,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龙头,以及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融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强大优势,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喜爱。同时也为我们进行古诗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手段,怎样更
幼儿园常规教育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特点,需要,以这些标准、法则或习惯为教育内容对幼儿施行教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逐步摸索出以下几条新思路:  一、常规的建立由教师规定转变为教师引领下幼儿自发讨论、合作为主的民主制定  在常规教育中,有许多规则是要幼儿记住并执行的,让幼儿执行规则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意识到自己是规则的受益者。因此,必須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修改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乐
[摘 要]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加强自身修养,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语文 课堂气氛 营造方法  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师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几点: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