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瓣膜撕裂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u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了三例生物瓣膜撕裂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对其发病原因、诊断标准、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降胸椎动脉是椎动脉起始段发出的分支变异,走行于上胸部肋横突间隙内。通过对3例患者的颈部CT血管造影进行三维影像重建,观察降胸椎动脉的解剖特点。3例患者均为检查意外发现,其中2例为双侧变异,1例为单侧变异。因降胸椎动脉可发出根髓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外科手术和介入诊疗时应注意识别。
先证者表型和基因型检测结果对遗传病的精准诊断同样重要。遗传变异的精准解读需借助于基因型数据和表型数据。目前,国际已有多个通过数据共享建立的基因型与表型数据库,但鉴于国际现有数据库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其收录的数据无法代表中国人群遗传变异谱及表型谱特征,我国实验室之间目前的变异解读差异仍较大,有必要建立中国人群基因型-表型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需要组织和管理者、临床实验室和领域内专家的共同努力。通过
胸腺区支气管源性囊肿为临床少见病例,但随着胸部CT体检检查量的逐年增加,胸腺区占位的检出量也明显增加,此病的误诊率较高。本研究通过1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区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术前胸部CT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及归纳,发现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通过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认识病灶的典型形态,测量病灶CT值,可以有效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目的分析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补体水平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外周血补体因子在患者认知损伤发生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纳入2017年9月到2020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就诊的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精神分裂症组),及通过广告招募的同期健康对照者88名(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补体C3、C4浓度,采用脂质体免疫法测定CH50浓度;使用MA
期刊
期刊
本文介绍各种试剂和方法对脱去环氧树脂的半薄切片进行染色。它清楚地显示各种组织的微细结构,如肾脏的球旁细胞、睾丸间质细胞、横文肌的肌节和神经纤维的轴索等。作者证明,用同样的光镜染色法,半薄切片优于并能代替石腊切片。而一般都认为半薄切片主要用于从超薄切片中定出透射电镜的观察部位。
期刊
本文对224例健康成人(其中男性134人,平均年龄40.57±11.66岁,女性90人,平均年龄36.76±10.82岁)的M型超声心动图和心阻抗微分图的检测资料进行了多因素回归分析,并从中求出预计正常值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HR与Dd、Ds、AOD、EFV、ΔTPW、ΔTIVS、Vd、Vs、SV、BX呈负相关,而与Vcf、CO、CI呈正相关;A与LAD、AOD、LVM、SV(UCG)、CO、BX
期刊
期刊
本研究对200名正常人和10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人的心脏收缩时间间期20项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辅助冠心病诊断意义较大的四项指标是LVET/PEP,PEP/Q-S2,PEP/LVET和PEP;它们的诊断标准值为2.9,0.26,0.35和110毫秒。又以大于40岁的正常人90名,冠心病人75例为样本,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逐步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对20项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推导出用于正常人与冠心病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