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guang9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大剂量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环磷酰胺的非照射预处理方案对3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了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治疗。3例患齐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8岁,21岁,20岁,病程分别为2周,3.周,8周。诊断到骨髓移植平均为24日。移植后均给予G-CSF 300μg·m-2 . d-1和M-CSF 800IU/d。两例患者已分别正常生存34月和32+月,其染色体及红细胞酶检查,均为供者型(46XX)。另一例输血后移植的病例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而死亡。2例移植成功的患者骨髓恢复造血的时间提前,中性粒细胞达>0.5×109/L分别是13日和15日,免疫功能恢复时间也提前,T细胞亚群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作者阐述了预处理方案的机制,并指出联合应用细胞因子有协同造血和促进免疫恢复的功能,认为allo-BMT后6个月内不宜接种疫苗。

其他文献
报告分别用两种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33例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和毒性。预处理方案1为分次全身照射13.5Gy和环磷酰胺60mg · kg-1 ·d-1X2天,11例患者的4年复发率可能为47%,非复发死亡率27%,预处理方案相关毒性(RRT)可耐受;预处理方案2在前者基础上加用卡氮芥300mg/m2Xl天和足叶乙甙(VP16) 300mg · m-2 . d-1 X 2天,15例接受HLA相
期刊
期刊
期刊
1990年6月25日,上海发生一起钴辐射事故,7人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高剂量率、相对均匀的γ线照射。其中两例受照剂量达llGy和12Gy,诊断为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两例在紧急情况下分别于受照后第7天和第11天进行了HLA半相合的骨髓移植(BMT)。其中一例53岁,骨髓完全植活,造血重建,并成功防治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但于照后第90天死于间质性肺炎。另一例56岁,于受照后第25天死于肺部出血
试图通过消除异基因T细胞中能够识别宿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的T细胞克隆细胞,以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异基因供者经宿主来源的细胞特异性致敏后,用IL-2R单克隆抗体(McAb)联合补体杀伤骨髓移植物中活化T细胞,能明显抑制供者淋巴细胞在宿主睥脏中的增殖,并使异基因骨髓移植受体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本研究结果证明,清除特异活化的T细胞,以有效地预防GVHD。
探讨冻存对人单个核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l(IL-l)和白细胞介素2 (IL-2)能力的影响及相互关系。阐明冻存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用程控冻存技术和细胞因子活性测定方法,初步观察冻存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s)、贴附细胞(ACs)和非贴附细胞(NACs)产生IL-1和IL-2能力的影响。结果,经冻存后的MNCs和ACs产生IL-1能力[分别为(109.78±25.73)U/ml和(389
采用51Cr 4小时释放试验,细胞培养及组化分析技术,研究了26例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APS)和其中的12例缓解期患者(RPs)的LAK细胞对自体白血病细胞(Auto-LB)的清除作用。APs的外周血或骨髓通过双层Ficoll-Hypaque分离所得富含淋巴细胞层中含20%~50%的Auto-LB,在HL-21000U/ml的培养基中培养1~2周Auto-LB消失。而51Cr 4小时释放试验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