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思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着重的强调了关于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问题。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阶段学生的教育需求。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是,高中学生要能够在挖掘历史真相的同时养成正确的历史观,具备独立的历史思考能力,从中获取有益于个人思想和素质提升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并探究培育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所谓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指学生在吸收学科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模式;养成自主探究的实践能力,并通过对于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传统教育的理念中,对学生的应试能力过于重视,一切学习都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基础,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这也要求教师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之下,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建立学生历史时空观念,构建历史体系
   历史真相是指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发生的真实事件,而事件与地点也是了解历史事件的必备要素。而高中生在历史科目的学习之中,其基础就是要对历史真相的了解,包含历史事件的起因与结果、人物、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和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及在各个不同的时间,政治、文化、经济、科技上的发展与改变。教师要帮助学生疏通时间顺序,帮助学生建立时空观念,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历史知识的框架体系。例如,将“西安”这一地点作为线索,将发生在西安的历史事件列出,如“驱逐周厉王”、“周召共和”等。教导学生西安的名字变迁,在周朝称之为镐京,秦朝改为咸阳,到了汉朝又更名为长安,一直到明朝最终定为西安。教师可以把西安作为线索,并将在西安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地名更改、朝代转换、功能以及地位改变进行系统的梳理,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有清晰的时空认知,帮助其构建出历史知识的体系。
   二、多利用教学案例,创设生动教学情境
   在历史教学之中,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较为枯燥乏味,以至于很多学生对于历史学习都是出于考试的压力,对知识重点死记硬背,但对历史本身并没有兴趣。而学习兴趣才是学生学好一个科目的基本动力来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之中,应该要加入有趣、生动的教学案例,创设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例如,在现代的电视、电影以及一些小说之中,很多都会以真实的历史作为时代背景,而对于发生的历史事件往往都会进行或多或少的改编,而这种二次创作虽然能够吸引到观看者的注意,但对于学生的历史体系认知会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实际的历史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改编的影视、小说案例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正确的区分真实历史与文化作品的异同,并引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历史观。如,讲解孝庄太后的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举例影视作品中由斯琴高娃出演的孝庄太后,常会以“我孝庄太后”自称,而这种称呼明显是错误的,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为,孝庄太后是其死后的谥号,而并非生前的称呼。通过这样的案例能够迅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并且让学生在以后观看影视作品时,能够准确的发现其中的错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历史观;养成自主探究和思考的习惯。
   三、利用互联网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历史学科也同样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手段来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课堂之外的互联网来获取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养成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良好意识,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性,调动其学习热情。例如,在进行我国古代土地政策的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并让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利用互联网收集我国历史各个朝代的土地政策,并建立以土地政策为核心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收集、思考和讨论,清晰的了解到各个朝代制定土地政策的原因,并将其进行归纳和整理,了解每个政策的内容、制定背景以及其最终的结果和意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知识内容的探究和学习,在进行资料收集时接受到更多的信息量,拓展其知识面,并从中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四、激发学生家国情怀,提高核心素养
   激发家国情怀也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论文撰写等来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思考程度。例如,在进行“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略”的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的爱国心理,记忆民族英雄。还可以让学生对其中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把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之中,加深其对历史事实的体会与感受。或者,在课后让学生进行论文撰写,以该章节的知识内容为核心,谈谈自身对于历史事件的看法,分析近代中国国力孱弱的原因。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摄取同时,激发其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加强学生历史认识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客观的历史线索为基础,以自身理性思维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判断,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性能力。对于历史事件独立思考和解释能力,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思考能力要求,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水平和自身思维特性的反映,也是目前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难点。学生要学会以唯物历史观看待史料的发展,通过客观性的分析,历史发展的原因和结果,具备科学性的历史认识,学生在认识史料的过程之中,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判断、思维能力,历史的记载具备主观性,无法做到与自然科学一样的客观,记录者的态度、目的等都会对学生判断历史时间发展产生影响。在一些历史事件中,有着多个记录者,且记录者的内容差异较大,甚至有着冲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之中,要注重学生历史判别能力的培养,教学史料要多角度进行收集和使用,让学生能够养成全方位看待历史事件的习惯。例如,在进行“太平天国”的相关知识教学时,其所包含的内容较多,而教材之中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而在实际的历史研究过程之中,国内外的史学家对于太平天国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教材与最新的研究有所差异,难以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历史动态。因此,这也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期间,不能单纯以教材作为全部教学内容,应当根据教材内容对其进行补充,布置学生自行收集整理关于太平天国的史料,通过多类型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因为太平天国的学习内容多且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其明确收集重点,可以收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内容。让学生结合教材与收集的资料进行理解,分析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前后期政治的纲领转变,以及太平天国的灭亡原因,对整个“太平天国运动”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之下,历史教师要创新自身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素质。本文主要阐述了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促进提升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效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凌燕.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43.
   [2]杨嫚.探讨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J].神州,2020,(9):11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2014年4月收治的139例产妇资料,将其按照随机方法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70例产妇实施常规安全护理措
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了在我国南方地区应用热流计法现场检测墙体传热系数的局限性。提出了采用局部常功率平面热源法的测试手段,并从理论上说明了使用该法进行稳态检测的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减少手足口病发病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石嘴山市2008年—2012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石嘴山市2008年—
2006年是我国都市报十周年。10年来,都市报从无到有,与中国社会共同起飞,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今天,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和媒体间竞争的加剧,都市报风光不再,2005年的广告寒流令都市报大伤元气,一时间,“拐点”、“寒冬”之说不绝于耳,似乎所有的信息都指向都市报的危机和困境:经营结构单一、一二线城市发展空间相对饱和、读者定位泛化……  都市报路在何方?本刊从本期起开辟专栏,邀请都市报的管理者、经营者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仪测定汽车座垫中总碳挥发量的方法,通过优化顶空瓶加热温度、平衡时间、进样口温度、检测器温度参数,在仪器最佳条件下,线性范围0.5 g/L0x0E䥺Symbol~A@
“我们为这本有78年历史的世界领先商业杂志感到骄傲。我们尤其自豪的是《商业周刊》的读者群持续增长,现在已经达到每周480万读者。但是我们生活在你的世界——一个充满着时间压力、全球竞争、信息过量和持续挑战的世界。跟你一样,我们不能停滞不前。”《商业周刊》主编史蒂夫·艾德勒在今年新改版杂志的“编辑手语”中这样说道。  10月11日,《商业周刊》用了18个月进行了广泛市场调查后,从编辑内容到版面设计进行
建立了超级微波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食用猪油中5种微量元素。使用超级微波对食用猪油消化前处理,直接定容,采用ICP-MS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20μg/L浓度
江苏省东海县建设局总工办图纸审查中心进一步加大施工图审查力度,去年审查通过60多万平方米的施工图,没有放过一张设计使用黏土实心砖的图纸,为“禁实”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