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班的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爱模仿,认知靠行动,这就决定了游戏化的一日活动,是实现小班教育目标的适应途径,要把幼儿的快乐情感放在首要位置。所谓的快乐,一方面是指表面层次的快乐,即幼儿在园时心情高兴和愉快;另一方面是指深层次的含义,即幼儿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成功时体验到的发自内心的胜任感,自信和满足感。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游戏情境,让孩子在快乐中发展,在发展中快乐。
一、在游戏情境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用书习惯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幼儿今后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我运用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用书习惯。
1、用“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幼儿阅读图书。
幼儿用书的每一页都有不同的内容,开始孩子们因为看不懂,拿到书之后随便翻翻就不看了,把书扔在一旁,自己就玩起了别的。于是我就和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帮助他们看明白书里的内容。例如在阅读活动中,我就先给幼儿简单的讲讲书中某一页的内容,并且利用视频仪把画面展示出来,让幼儿观察画面中的内容,我和孩子们说:“你们看看书里都有些什么啊?”孩子们就认真的观察起来,边看边告诉我他们看到的东西。然后,我又对他们说:“在你们的书里还有一个和它们长的一模一样的好朋友,它特别调皮的藏起来了,现在我们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把那些图画找出来好不好。”孩子们都高兴的说“好”。接着我就请孩子们到自己的书里去找。当孩子们在书中找到后都高兴的拍起了手,还喊着“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2、用“小图书要回家”的游戏引导幼儿有秩序的收放图书。
在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对幼儿说:“小朋友们,小图书要回家了,它们的妈妈都想它们了。”孩子们听我这么一说,都顺手把书递给了我,我都拿不过来了。见机我对他们说:“哎哟,你们看,小图书的漂亮衣服都被你们弄坏了,它们心疼的要哭了。”这时就有孩子说:“应该把它们放放好。”我接着说:“对啊,那我们让小图书排着队回家吧。”于是,我就引导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告诉他们让小图书排队的时候要让封面朝上,这回孩子们让小图书排着队整整齐齐的回家了。
二、借助游戏延伸扩展书中的内容,促进幼儿发展
1、运用拟人化的语言引导幼儿,让其体验快乐,获得发展。
在主题活动《彩色的世界》中,阅读活动《变色蜗牛》之后,孩子们都想到蜗牛吃了其他的许多东西就会变成其他的颜色。为了让幼儿的想象得到兑现,在区域活动中,我就让幼儿给蜗牛涂颜色。我以小蜗牛的语气对他们说:“其他的蜗牛朋友都穿上了一件非常漂亮的新衣服,我也想穿,你们愿意帮我做一件颜色漂亮的新衣服吗?我穿了你们做的衣服肯定会很漂亮的。”孩子们都高兴的说愿意。然后,我就引导他们如何给小蜗牛做新衣服。孩子们在帮助蜗牛做衣服的过程中都特别高兴。有的涂上了粉红颜色,有的涂上了紫色的,还有的按不同的颜色分块涂。总之,孩子们给蜗牛做的衣服都不同,都说蜗牛穿上自己做的衣服后是最漂亮的。
这次活动主要目的是引导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对蜗牛进行涂色装饰。如果让幼儿直接根据书中的原画进行涂色装饰,他们的兴趣就不会很高。而我采用了拟人化的语言,用小蜗牛也想穿新衣服的情境对幼儿进行引导,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又激发了他们的愿望,使他们很乐意的为蜗牛做衣服,而且做的还很高兴。这样一来,就达到活动的目的。
2、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在快乐中发展。
在《生日快乐》的活动中,我利用玩具小熊来吸引孩子,我用小熊的语气和孩子们说:“今天我过生日,好朋友们给我送来了礼物。可是我不知道都是些什么礼物,你们和我一起拆,好吗?”孩子们都高兴的说好。于是,孩子们和小熊一起拆生日礼物。最后,小熊还请孩子们和它一起玩玩具,孩子们都高兴的为小熊唱起了生日歌。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发展口语和认识颜色。用小熊过生日这个游戏情境,让孩子们能很快的融入到其中,让他们感觉到是真的在帮助小熊拆生日礼物,真的在给小熊过生日。而不是生硬的看图讲述。这样游戏情境的创设,使得孩子们不仅乐于融入其中,而且还达到了预想的目的。
三、创设游戏情境,让书中的教育目标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促进幼儿发展
1、用游戏情境感染幼儿,鼓励幼儿进餐。
有一天中午的蔬菜是青菜,对很多小朋友来说都不爱吃,吃完饭剩下的全是青菜。这时我就借助小兔子来帮忙。我以小兔子的口吻与幼儿谈话,以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小兔子最喜欢吃青菜了,小朋友吃了青菜就会身体好,不生病,而且会变可爱,变聪明,和小兔子一样。小兔子想和我们做朋友,所以就带来了青菜作为礼物送给我们小朋友吃。小朋友你们能吃完吗?”这下,孩子们可来劲了,都吃起了青菜,吃的可香了。所以引导幼儿不挑食,不偏食,除了老师,家长的榜样作用以外,还需要利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多吃饭,多吃菜。
2、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我班的孩子绝大多数幼儿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如不会脱衣服,脱下来的衣服随处一扔,等要穿了就拿着衣服长长的排队等候老师的服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就创设了游戏情境。比如当幼儿脱下衣服不知如何是好时,我就教幼儿念顺口溜:“小衣服,站站好,伸伸臂,抱抱臂。点点头,弯弯腰。做完操,要休息。小鞋柜里去睡觉。”边念边示范叠衣服。小朋友们听了觉得很有趣,就也跟着学念起顺口溜来,还学着叠衣服。这样,幼儿的衣服叠好了,又学了一项本领,衣服放进鞋柜里看起来也是整整齐齐的。在幼儿起床时,总会穿反裤子。因此,我就让幼儿把裤子上有花纹的那一面朝上,然后两只小脚开火车钻山洞,一只钻一个,小脚伸出来,火车也开出山洞了。幼儿也就很少会穿错裤子了。这样通过一个小小的趣味游戏让孩子轻松的又学到一种生活技能。
总之,在幼儿的生活中处处都体现了游戏化,幼儿真正体验了快乐,并在快乐中有了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幼儿园江苏215104】
一、在游戏情境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用书习惯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幼儿今后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我运用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用书习惯。
1、用“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幼儿阅读图书。
幼儿用书的每一页都有不同的内容,开始孩子们因为看不懂,拿到书之后随便翻翻就不看了,把书扔在一旁,自己就玩起了别的。于是我就和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帮助他们看明白书里的内容。例如在阅读活动中,我就先给幼儿简单的讲讲书中某一页的内容,并且利用视频仪把画面展示出来,让幼儿观察画面中的内容,我和孩子们说:“你们看看书里都有些什么啊?”孩子们就认真的观察起来,边看边告诉我他们看到的东西。然后,我又对他们说:“在你们的书里还有一个和它们长的一模一样的好朋友,它特别调皮的藏起来了,现在我们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把那些图画找出来好不好。”孩子们都高兴的说“好”。接着我就请孩子们到自己的书里去找。当孩子们在书中找到后都高兴的拍起了手,还喊着“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2、用“小图书要回家”的游戏引导幼儿有秩序的收放图书。
在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对幼儿说:“小朋友们,小图书要回家了,它们的妈妈都想它们了。”孩子们听我这么一说,都顺手把书递给了我,我都拿不过来了。见机我对他们说:“哎哟,你们看,小图书的漂亮衣服都被你们弄坏了,它们心疼的要哭了。”这时就有孩子说:“应该把它们放放好。”我接着说:“对啊,那我们让小图书排着队回家吧。”于是,我就引导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告诉他们让小图书排队的时候要让封面朝上,这回孩子们让小图书排着队整整齐齐的回家了。
二、借助游戏延伸扩展书中的内容,促进幼儿发展
1、运用拟人化的语言引导幼儿,让其体验快乐,获得发展。
在主题活动《彩色的世界》中,阅读活动《变色蜗牛》之后,孩子们都想到蜗牛吃了其他的许多东西就会变成其他的颜色。为了让幼儿的想象得到兑现,在区域活动中,我就让幼儿给蜗牛涂颜色。我以小蜗牛的语气对他们说:“其他的蜗牛朋友都穿上了一件非常漂亮的新衣服,我也想穿,你们愿意帮我做一件颜色漂亮的新衣服吗?我穿了你们做的衣服肯定会很漂亮的。”孩子们都高兴的说愿意。然后,我就引导他们如何给小蜗牛做新衣服。孩子们在帮助蜗牛做衣服的过程中都特别高兴。有的涂上了粉红颜色,有的涂上了紫色的,还有的按不同的颜色分块涂。总之,孩子们给蜗牛做的衣服都不同,都说蜗牛穿上自己做的衣服后是最漂亮的。
这次活动主要目的是引导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对蜗牛进行涂色装饰。如果让幼儿直接根据书中的原画进行涂色装饰,他们的兴趣就不会很高。而我采用了拟人化的语言,用小蜗牛也想穿新衣服的情境对幼儿进行引导,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又激发了他们的愿望,使他们很乐意的为蜗牛做衣服,而且做的还很高兴。这样一来,就达到活动的目的。
2、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在快乐中发展。
在《生日快乐》的活动中,我利用玩具小熊来吸引孩子,我用小熊的语气和孩子们说:“今天我过生日,好朋友们给我送来了礼物。可是我不知道都是些什么礼物,你们和我一起拆,好吗?”孩子们都高兴的说好。于是,孩子们和小熊一起拆生日礼物。最后,小熊还请孩子们和它一起玩玩具,孩子们都高兴的为小熊唱起了生日歌。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发展口语和认识颜色。用小熊过生日这个游戏情境,让孩子们能很快的融入到其中,让他们感觉到是真的在帮助小熊拆生日礼物,真的在给小熊过生日。而不是生硬的看图讲述。这样游戏情境的创设,使得孩子们不仅乐于融入其中,而且还达到了预想的目的。
三、创设游戏情境,让书中的教育目标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促进幼儿发展
1、用游戏情境感染幼儿,鼓励幼儿进餐。
有一天中午的蔬菜是青菜,对很多小朋友来说都不爱吃,吃完饭剩下的全是青菜。这时我就借助小兔子来帮忙。我以小兔子的口吻与幼儿谈话,以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小兔子最喜欢吃青菜了,小朋友吃了青菜就会身体好,不生病,而且会变可爱,变聪明,和小兔子一样。小兔子想和我们做朋友,所以就带来了青菜作为礼物送给我们小朋友吃。小朋友你们能吃完吗?”这下,孩子们可来劲了,都吃起了青菜,吃的可香了。所以引导幼儿不挑食,不偏食,除了老师,家长的榜样作用以外,还需要利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多吃饭,多吃菜。
2、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我班的孩子绝大多数幼儿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如不会脱衣服,脱下来的衣服随处一扔,等要穿了就拿着衣服长长的排队等候老师的服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就创设了游戏情境。比如当幼儿脱下衣服不知如何是好时,我就教幼儿念顺口溜:“小衣服,站站好,伸伸臂,抱抱臂。点点头,弯弯腰。做完操,要休息。小鞋柜里去睡觉。”边念边示范叠衣服。小朋友们听了觉得很有趣,就也跟着学念起顺口溜来,还学着叠衣服。这样,幼儿的衣服叠好了,又学了一项本领,衣服放进鞋柜里看起来也是整整齐齐的。在幼儿起床时,总会穿反裤子。因此,我就让幼儿把裤子上有花纹的那一面朝上,然后两只小脚开火车钻山洞,一只钻一个,小脚伸出来,火车也开出山洞了。幼儿也就很少会穿错裤子了。这样通过一个小小的趣味游戏让孩子轻松的又学到一种生活技能。
总之,在幼儿的生活中处处都体现了游戏化,幼儿真正体验了快乐,并在快乐中有了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幼儿园江苏21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