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体系再优化 竞争实力新提升

来源 :信息化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h_z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实施“机器人+”行动、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建设行动,坚持应用牵引、创新驱动、系统培育,深入推进“机器换人”,探索形成以应用为导向的机器人产业培育机制,为“十四五”时期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机器人是智能装备的核心,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培育壮大机器人产业是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抓手。
  “十三五”以来,浙江省大力实施“机器人+”行动、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建设行动,坚持应用牵引、创新驱动、系统培育,深入推进“机器换人”,创新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充分激发企业活力,营造了良好产业生态,为“十四五”时期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着力完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有机器人及相关配套企业近300家,实现工业产值超500亿元,基本形成集关键零部件、机器人整机、系统集成及周边配到品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其中,机器人整机领域,集聚有钱江机器人、新松机器人、凯尔达机器人、伟立机器人、万丰科技等工业机器人企业,以及申昊科技、国自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企业。其中,万丰科技、钱江机器人两家企业已列入工信部《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录。关键零部件领域,有双环传动、来福谐波、恒丰泰等减速器生产企业,卧龙电驱、联宜电机、禾川科技等伺服电机生产企业,以及智昌集团等为代表的控制器生产企业。系统集成应用领域,集聚有厚达智能、舜宇智能、硕和机器人等一批工程服务公司。另外,在视觉传感器、轴承、齿轮、工装夹具等机器人周边配套领域已形成一定竞争优势。
  着力推进“机器换人”,应用水平全国领先
  近年来,浙江省以应用示范为切入点,实施“分类指导、典型示范、政策激励、机制保障”的工作方法,激发企业需求,强化市场牵引,带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11月,全省在役工业机器人数量已达到10.3万台。在汽车制造、电力电子、橡胶塑料、电梯制造、家用电器等行业的冲压、焊接、喷涂、铸造、装配、包装、物流、检测等环节机器人保有量和应用水平较好,已形成50余个行业应用试点。龙头骨干企业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走在前列,形成了老板电器、万丰奥特等智能工厂和加西贝拉、怡达电梯等一批工业机器人应用典型案例。
  着力加强技术攻关,“拳头”产品不断涌现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面向机器人领域,深入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积极对接落实国家重大专项,大力支持机器人企业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智昌集团的“高速高性能机器人伺服控制器和伺服驱动器”、中大力德的“机器人精密摆线针轮减速器”、慈兴轴承的“工业机器人轴承”等项目得到了国家工业强基工程支持,取得重大突破。如智昌集团开发的机器人控制器,性能可与国际一流的机器人控制器相媲美。
  组织实施双环传动工业机器人高精密RV减速器产业化项目、申昊科技轨道交通智能巡检机器人项目等个协同创新项目,推动降准备份升级为同准备份,破解“卡脖子”瓶颈。双环传动开发的高精密RV减速器在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上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施首台(套)提升工程,开发形成自动焊接机器人、码垛机器人、高精密减速器等首台(套)产品,填补省内空白。
  着力建设创新平台,创新体系日趋完善
  目前,浙江省机器人产业领域已布局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个、省级机器人产业联盟1个,杭州质检院等检测认证机构积极提供机器人检测认证服务,产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機器人产业已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6个、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体2个,钱江机器人、双环传动、万丰科技等企业已设立机器人研究院,推进工业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另外,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机器人研究机构,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一批省内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也在开展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相关研究,为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技术支撑。
  着力打造产业平台,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浙江省基本形成以宁波余姚机器人小镇和杭州萧山机器人小镇为核心,温州、嘉兴、台州等地多平台特色化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萧山机器人特色小镇已招引落户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钱江机器人以及西门子工业4.0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韩国机器人中心等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集研发孵化、生产制造、工程服务、总部经济、教育培训等于一体的产业格局。余姚以机器人小镇为核心,充分发挥中国机器人峰会窗口作用,招引落户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大力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此外,杭州余杭、嘉兴嘉善等地一批专业园区也在加紧布局建设。
  着力推进开放合作,产业氛围日益浓厚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深入实施全球精准合作,激发地方平台、行业协会和企业主体活力,积极打造行业峰会,大力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国际合作,积极营造良好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发展氛围日益浓厚。
  行业峰会影响力不断提升。高水平举办中国机器人峰会、中国(杭州)国际机器人西湖论坛,中国机器人峰会会址已永久落户宁波余姚。
  国际交流合作加速推进。省内协会、联盟已与日本机器人工业会、韩国机器人振兴院等机构以及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开展技术交流与项目对接。
  长三角产业链合作不断深化。疫情期间,积极参与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优化稳定工作,成立长三角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合作组织,促进了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合作、技术协同攻关。
  (本文由浙江省经信厅投资处供稿)
其他文献
围绕信息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贯彻落实,坚持全省一盘棋总体布局,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为发展主线,全方位、系统性地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将其作为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浙江,不仅拥有我党百年奋斗最鲜明的底色——“红色根脉”,同时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数字中国战略思想的重要实践地。早在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
期刊
以公众诉求转化为政府决策案例作为“小切口”,创新运用“公众参与—智库研判—政府决策”的“三位一体”模式进行疫情防控决策,实现应急状态下“公众—智库—政府”三方价值在决策过程中的有效传导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成都网络理政平台的“总前台”——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迅速响应,与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建立协同工作模式,与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建立疫情数据联动发布机制,与其他成都市级部门建立疫情
期刊
“各位游客,我们已到美国,请各位……”当飞机里播出到达美国的通知时,我缓缓睁开眼,开始收拾东西。  我向四周望了望:还在睡觉的小孩,慢吞吞拾掇行李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从上飞机起就在玩手机一直玩到现在的青年,全都八个字——无精打采、死气沉沉。知道吗?我们整整飞了十二个小时!  一分钟……十分钟…… 二十分钟……终于,人们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向出口涌去。一片人海从飞机里流淌出来,向四处分散,走着走着,没
期刊
“拥抱数字时代,领创数智浙江”系列融媒体访谈节目之  以三種模式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第一种模式是直接帮助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孚临科技利用一些对应的数字化工具、平台或产品,直接部署到银行的对应机构或机房。第二种模式是帮助一些地方政府建立对应的城市信用体系、乡村信用体系或者数字金融服务平台。第三种模式是帮助大型企业构建对应的企业数字化平台,然后将平台与金融机构或政府进行对接,使企业需求端和金融机构供给端
期刊
你知道惊蛰为什么吃梨吗?  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
期刊
亲爱的小星星们,你们好!语文老师有没有给你们讲过写作文要求“凤头猪肚豹尾”呢?这是对文章好的开头、主体、结尾的比喻。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本期阅读,我们聚焦结尾,去阅读,去品味,去评改,去提炼,去领悟。  明朝诗人谢榛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响。意思是说结尾要有回味,像撞击铜钟一样,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点赞  第一组:自然 简
期刊
驯鹿苔蘚  一想到要吃死去的驯鹿的肉,缇堪尼感到有点恶心。但是贝克却安慰他,鹿肉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可怕。贝克向缇堪尼保证,他们最终要吃进肚子里的鹿肉绝对安全无菌。  贝克已经摸到驯鹿的胃了,那上面有绿色和灰色的条纹,还有深红色的斑点。贝克轻轻地触摸着它,把手指伸向胃的两边一拉,最终,驯鹿的胃滑落到了地上。  贝克用猎刀刺进胃中,大量半凝固的、难闻的液体流了出来。贝克用手指在液体中摸索,笑了,他从中摸
期刊
此次评选的9个数字经济“新基建”案例聚焦5G应用、下一代互联网(IPv6)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平台赋能应用,以及交通、能源、商业、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领域。这些案例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在商业模式创新、场景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提升等方面应用成效明显,具有较强推广价值。  德清县依托地理信息产业优势,跨界融合5G、车联网、高精度定位等新技术,加快升级全域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联合中国移动湖州分公
期刊
宽带基础设施是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宽带浙江”发展对浙江省加快实施“网络强省”“数据强省”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支撑数字经济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以来,“宽带浙江”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升级  4G网络建设基本实现省内全覆盖,4G基站规模达34.9万座,全国排名第3位。5G基站建设速度全国领跑,截至2020年12月底,5G基站规
期刊
2021年,浙江将聚焦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重要抓手,贯彻实施《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持续推进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聚力打造数字经济强省。  聚力协调推进全省数字经济发展  抓好《条例》宣贯工作,以法治方式引领和保障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持续推进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加快建设“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