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追寻生活的真情与温暖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2009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小青,1955年生,中国作协全委、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苏州市文联主席。1978年考入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中文系。1980年开始发表小说作品,共创作小说、散文随笔、电视剧一千多万字。其作品以描写女性心理见长,作品注重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是“新写实”主义代表作家。著有《裤裆巷风流记》《百日阳光》《女同志》《城市表情》等长篇小说12部,作品被翻译介绍到英、日等国家。创作电视连续剧《费家有女》《新江山美人》等。曾获得全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第二届江苏省政府文学艺术奖。由长篇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裤裆巷风流记》获飞天奖二等奖。2007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她的最新长篇小说《赤脚医生万泉和》。
  


  
  女同志,手脚热了内心又如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女性主义文学到“70后”写作,有关女性生存经验的书写一时成为热门话题,这无疑丰富了当代小说谱系。但在差不多十年时间里,我们读到的作品多数局限于私人化场景,当然,这首先是对文学长期缺乏女性私人空间的一次反驳,进而被指认为文学意义上的创新意识。比如早期的林白、陈染,后来的棉棉、卫慧,她们对女性意识的重建带有特别鲜明的时代烙印。世纪之初,中国社会开始向多样化和包容性方面发展,私人空间的重要意义自动消解。长篇小说《女同志》的出现,可以说恰逢其时,它通过女性在公众领域尤其是权利场,这一陌生环境里的努力与挣扎,拓宽了女性生存经验的领域,也是对新生社会形态的一次辨析。
  长期以来,女性如何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始终是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艺术形象上,则相对比较单一,这当然和时代的进程密不可分。而《女同志》传递给我们的是一些新的信息,至少它揭示的问题是多重性的。从表面上看,小说以机关体制状况为主轴,描述若干女性在其中的作用和反作用,但说到底,它重在挖掘女性在这个环境中变化的可能性。关于这部作品的评论,多数是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和现代女性在职场里的艰难处境,及其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我却是对范小青近距离书写生活更感兴趣。实话说,在我的阅读经验里,《女同志》是一部写得很“诚实”的作品,它是靠细节说话的,如果说它里面有隐藏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情感。在看似很少正面描写的文字里,人物情感的变化、走向正是这部小说向前推进的发动机。这在范小青的小说中是一贯的、持续的,已然成为她叙事的重要倾向,或者说理解生活的基本途径。
  小说的时间跨度是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大概15年的样子。在这段时间,中国人的思维(不是思想)是沸腾着的,我们目睹并切身感受着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但是,当我们想要表述它的时候却发现,连接自己思想的渠道相当芜杂,要使它条目清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比如说,当你陈述某个观点的时候,还没讲完,不用别人提醒,你就会发现里面出现了漏洞,于是一个新的观点又滋生出来,假如你是一个生活阅历丰富的人,这样的岔头还会更多。作家也是人,是比别人思考多一些的人。他们的任务是创造形象,而不是概念。但是,现实情况是,形象被各种纷乱的概念模糊、分解了,换句话说,“欲辩已忘言”成了我们生活的常态。而这一现象,与其说是令人头疼的事情,不如说是对作家揭示现实的严峻考验。范小青这些年一直在写,她的勤奋在文学界人所共知。那么,在《女同志》的写作过程中,范小青是否遇到过上述问题?出现过表达无力的状况吗?我当然不能妄下结论,只能从她塑造的人物身上去寻找蛛丝马迹。也因此,我对寻找答案充满了兴趣。忘了谁说过这样一句话:问题是小说的一半。当然,问题的程度和深度有赖于作家的知性和表现力,它们的依存是构成阅读的重要前提。
  “女人和女同志应该是同一个概念。如果要说不同,可能只是理解的角度上的不同,一个是生理的女人,一个是社会角色中的女人。在我们这个社会,曾经有那么一段时期,所有的女人都称为‘女同志’,而在我的这部小说里,看起来是专指在机关工作的女人为女同志,但是我的本意却是写所有的女人都会碰到的问题,都会感受到的经验。”范小青在侧面这样解释这部小说。但我宁可相信阅读会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路径。这也是生活多元化给我们的额外赏赐。
  小说主人公万丽是个善良、敏感的女人,一个追求进步的机关女干部,她知道感恩、会脸红心跳,她是内敛、节制但又不乏欲望的女人。这个女人并没有异质和特殊的价值取向,她似乎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曾经和我们朝夕相处,但她内心深处细微的变化往往被我们忽略了。一般来讲,我们并不期待她的生活发生多大变化,或者我们会把她的变化归结为“运气”使然,完全是偶然的东西。但她确确实实变化了,内心的激荡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程度,以至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她的沉浮中得到了有力的体现。小说紧紧扣住了这一意旨,将万丽最微妙的情绪变化铺展开来,绘制出一幅女性成长环境的生态图,康季平的出现和消失是这幅图上的雪泥鸿爪。在康季平“设计”之下,万丽化障碍为动力,一步步攀向事业之巅,这是她渴望的结果……女同志,当手脚热了,她的内心又如何呢?为什么会觉得常常有丝丝寒意呢?在事业上她能战胜对手、克服困难,但在情感上她失去了真爱,失去了温暖,心将是漂泊着的。
  在我看来,范小青必定是摁住诸多细节在脑中的跳跃,坚持搭建起自己的表述框架,才保持住万丽这个人物的完整性。我甚至感觉到,有很多力量在拉扯着万丽,希望她成为另外一个人。比如,她终于不择手段了,她终于走到自己的反面了等等。但这似乎不是范小青对生活的理解,尽管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并不鲜见,甚至更为符合大众认知习惯。范小青恰恰给了读者“她自己”的可能性,她坚持了自己的逻辑,社会批判在她这里就是这个样子,万丽在她心中就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另外的样子。也许,范小青一直在做这样一件事情:用小说追寻生活中日见稀薄却又永恒存在的真情与温暖。这是出发点,也是终点,途经哪里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怀疑,也许是
  写作的必经之路
  
  出生在上海的范小青从小在苏州长大,1969年,随父母下放到吴江县桃源公社,那是与浙江乌镇搭界的一个半农半桑的地区。中学毕业后,范小青又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务农,应该说,她对乡村生活是很有感情的。连她自己都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知青生活是我的无意识的被动的积累,如果没有那一段的积累,很难说我后来会不会搞创作。”90年代中期之前,她的小说叙事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老苏州生活,另一部分是乡村生活。近十年又增加了一部分,即职场生活。这对范小青来讲当然是个不小的挑战。我以为,《裤裆巷风流记》和《顾氏传人》虽然一个是长篇一个是短篇,却是范小青书写苏州水乡生活的标志性作品。在时代的剧烈变迁中,特别是在90年代之后,苏州的小巷渐渐地消失了,老苏州的生活方式自然而然也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范小青一度对写什么产生了困惑,但她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没有退回到书斋中、沉浸在虚幻里,而是走向了现实。有一点始终没变,范小青善于用琐碎的日常生活细流构建她的精神世界。她的小说是迷宫式的,人物的多重性和故事的多解性,在叙事的推进中得到了缓慢的释放,风格细腻而婉约,带着东方式的微温,内部流动着和谐、有序的节奏。
  纵观范小青近30年的写作,可以发现她的小说观念是一直变化着的,90年代中期之后的变化最为显著,可以说是她个人的一次革命性变化。她曾经觉得小说可以写得很清淡,追求淡而有味的风格,但是现在开始怀疑这种观念,她曾经认为写小说应该和人生一样,随缘一点比较好,至少要做出和达到随缘的效果,现在她也开始怀疑这种观念。她过去觉得写小说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感觉什么也没有,但后来发现,其实这不是刻意做就能做到的,反之,如果小说里真的什么也没有,读者为什么还要来读小说呢。
  其实,范小青在小说中的追求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充分展示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哪怕自己也把握不住的东西,一旦感觉到了就去摸索,去努力寻求。比如,她认为官场中有很多落马的干部,其中有的人真是一念之差,有些人一辈子忍受和拒绝诱惑,但在最后关头没有坚持下来。包括那些贪官,难道只是很单纯地想要钱吗?不是,他们的内心也很复杂。这些想法在她的作品中,慢慢得到了体现。范小青相信,尽管现实再强大,人的内心还是会有一小块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她的小说就是想要努力表现这些东西。
  
  阅读,不应该只限于书本
  
  范小青自认为是一个写多于读、坐多于走的人。这或许是她的谦词,是针对古人“破万卷,行万里”而言的。早些年,刚刚开始有书读的时候,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大仲马等的作品,她也下工夫读过,像《基督山恩仇记》读起来算得上是如饥似渴,甚至仿佛身临其境,恨不得能够帮上基督山一臂之力呢。但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学来了,却不知道读什么是好,选择多了有时候并不是件好事。在阅读上,外国作家当中,范小青比较喜欢托尔斯泰、海明威;中国作家最喜欢的是汪曾祺和金庸。大多数时候,她读书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早年的《红旗谱》《青春之歌》《欧阳海之歌》和《艳阳天》等作品,也都认真读过。这些作品对她写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渗入到骨子里。读书的时候,她对作品的风格没有固定的特别的偏爱,各种风格的作品,只要是自己读得下去,读得开心的,都会喜欢。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范小青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就有人说她的小说是意识流。那时候她还不知道什么是意识流,也没有读过意识流作品。“于是急急地去寻找被介绍被翻译过来的意识流作品,好不容易找到了普鲁斯特的《小玛德兰点心》和沃尔夫的《墙上和斑点》。前者是一个长篇中的一段,后者是作者的第一篇意识流作品,我读了它们,又看了一些评价的文字,仍然不是很明白什么是意识流。自己还觉得好笑。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次意外的收获,总归是读到了意识流作品。”
  范小青是个更重视对生活的阅读的人。80年代中期,她从学校调到江苏省作家协会搞专业创作,开始有大量时间和机会接触社会。大约在1987年前后,曾挂职在苏州沧浪区当区长助理,大约有一两年时间。另外在社会上兼任了不少职务,比如担任省政协委员和常委、省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省市青联副主席等,2006年7月,她还担任了《苏州杂志》的主编。范小青的个人经历并不算复杂,但色彩比较丰富,因此交结的人比较多。这对她写作《百日阳光》《城市表情》《女同志》这样贴近现实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她坦陈几乎不用去做调查、找资料,日常的积累足足够用。
  在创作理念上,范小青认定作家的成长是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或许自己并没有那么清晰的认识,但读者是会看出来的。而所谓质变是功到自然成,不是等来的,走着走着,它该到来的时候,自然就会到来。因此,范小青在和初学写作的作者交流时经常劝慰他们,应该尊重和顺应自己的感觉和爱好,喜欢多阅读就多阅读,喜欢多写作就多写,千万别勉强自己。
其他文献
近年,随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快速协调发展,鄂尔多斯市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文化大市、旅游大市”,实施“大文化、大旅游”战略,并确定2006年为“文化建设年”,在追求经济崛起的同时亦追求文化的崛起。  今年,鄂尔多斯市以迎接内蒙古自治区60周年大庆为契机,全力构建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了建设“文化大市”的步伐。就此,我们采访了鄂尔多斯市文化局局长赵新民。  在鄂尔多斯市文化系
期刊
在我的印象里,城市里地铁就是穿行于地下的列车。所以,当看到台湾绘本作家几米的《地下铁》时,一方面感觉新鲜,另一方面觉得他多余加那么个“下”字。  直到北京城铁开通我才搞清楚,地铁也分地下铁和地上铁。  我曾经很羡慕那些可以乘地铁(确切地说是地下铁)上班的人们,一则可以不受堵车的烦扰,况且地铁沿线一般都是繁华商业区,乘它上班感觉更现代化、国际化。  如果不是身在北京,你很难理解一个上班族每天要在路上
期刊
浸透着地域文化的方言,其内涵所指是约定俗成的。那种特定语意在感受上的精道,常常是规范的书面语言所望尘莫及的。比如沈阳市民阶层在评价某人作为时,常用一句方言叫做“铲得硬”。这句话大体上是“干得好”之意,但在滋味和内涵上,两者又有所区别。铲得硬,有经过拼闯、参与心计和铁腕的运筹之后,强悍地站住了脚跟的意思。你如果表达这层意思,只运用通用的语言,说干得好之类,那你要强调的微妙之意,肯定不够恰切到位,更谈
期刊
我怕搬家。  更怕在北京搬家。  最最怕在北京一个人搬家。  来北京两年半,搬了四次家,每一次均狼狈不堪。大包小卷,晕头转向。  第一次搬家,严格说来不知道能不能算是搬“家”——大学毕业从学校直接搬到北京,连同我的旧衣服、破杂志拉拉杂杂一大堆,邮寄过来花了我不少钱,心疼得差点死掉。可来了才发现90%都是毫无用处的东西,剩下的10%基本上属于100年也用不到一回的,被老妈骂了个狗血喷头。于是暗自下了
期刊
我爱散步,这不只是我从小随父母养成的一种习惯,也更有那挥之不去的情结。我和妻子喜结良缘,红娘就是我们居住地周边的马路。  我们俩虽不是近邻,但却分住在马路的两侧,隔街相望。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单身的帅哥,几乎每天晚饭后都要去马路边遛弯,一是为了松松一天劳累的筋骨,二是为了捕获我心仪的“猎物”。我那口子在未成孩子他妈前,还算有模有样,小有姿色。为了提高“回头率”,也常常在晚间到马路上招摇过市。我们俩
期刊
记得有一次和外地来京的朋友闲聊时,他问过我:你在北京这大城市里最不适应的是什么?虽然这不适应的感受,我可以举出许许多多,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回答:“上班时挤车最难!”  在有车一族尚未普及到大众的今天,上下班乘公交车是最为普遍的选择。拥有自己的卧车是我们工薪阶层人的梦想,但我目前仍囊中羞涩,圆这个梦还得待以时日,我的住处与单位相隔有20多公里,往往至少要换乘两次公交车,于是,挤车几乎成为我每天的挠头
期刊
见到文幼,是他从川藏线回来不久。微略晒黑,精神矍铄。玩笑问他是否被抬下高原,他倒是昂然,“五千米,弹指一挥”。笔记本电脑翻出一路的照片,文幼神情竟有些恍惚,思绪大概飘然回雪域,然后,一脸得意,推到我面前。     一张一张翻下去,色彩炫目丰艳。镜头既锁住了广袤无边,也没有放过细小点滴尘世喧嚣。繁花杂树缀着一栋栋或新或旧的藏式民居,美好却似人间。想那藏民,应该是一世接一世的都在慢慢迁就高原的地势,塑
期刊
土家族是一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湘西、渝东、鄂西。湘西地处云贵高原的余脉,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制度之后,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不及渝东、鄂西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和风俗习惯。湘西土家族大多数人通汉语,只有永顺、龙山、古丈等少数土家族聚居区还完整保留着土家语。土家人自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  1957年9月20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
期刊
中国有句生存之道名言叫“民以食为天”,不论你是哪个阶层的人,不食不行。五十岁以上的人都还记得《列宁在十月》那部电影里有一句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可见面包在饮食之道中的分量,面包在西方被称为食品之母。去年到西欧进行一次12国之游,所到之处的早餐都是面包,同团游客吃过几天之后,叫苦连天,也许是我天生爱吃面食,对面包又情有独钟,可以说是百吃不厌,故对西欧国家的面包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期刊
虽然在美国住了3个月,可是连英语的26个字母都记不熟,又是去给读书的女儿看孩子,能说些什么,又有什么好说?好在真还有些事让我无法忘记,那就不妨说说,权当隔皮猜瓜吧。西方有句民谚说:到过一天的地方可以说上一辈子,住了一辈子的地方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我真是正好被他们说中了。    美国的月亮    只用了12个小时,就从东半球飞到了西半球。机翼能够拽住时间的脚步?2月24日下午5时35分从北京首都机场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