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开花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355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弹指一挥间,已经在三尺讲台耕耘了十九载。每天面对一大群幼小的孩子,我的人生历程中曾有年轻气盛的躁动,有浅尝甘霖的欣喜,有屡遭挫折的痛楚,也有不眠不休的焦虑。我总是会问自己:老师的看家本领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日本,每当大地震来临时,一幕幕生动的画面无不让世界赞许:孩子从容地站在母亲身边;在免费酒店住宿后,孩子们自觉收拾好衣物,整理好床铺。丹麦被称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而它建立的教育互助运动体系,无疑是其居民幸福感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这些鲜活的案例,我会禁不住再次叩问自己:日本孩子在灾难面前的从容和淡定从何而来?丹麦良好的教育秩序因何而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小学教育和教育者?这让我更加坚定地认为,小学教师的看家本领亦即职业素养可以提炼为三个词:爱、责任、智慧。
  一、无私地倾注——全心爱
  爱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能力,也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情感。小学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去爱、会爱。要教育出这样的学生,教师就必须拥有仁爱之心,用爱去付出,用爱去包容,用爱去感动。
  全心爱的教师,应该拥有良好的心态。如果只将教育等同于教学,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与排名先后,必将被“功利”所主宰,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基础教育本该“平淡无奇”:该上学时就上学,不必披着星光进校门;该放学时就放学,可以“忙趁东风放纸鸢”。评比、奖状、奖金都被淡化,大家都只是自然地把地扫干净,把操做好,把字写端正,把人做好。认可平淡无奇,自然就有好的心态,多些生活的味道,多些爱的能力!
  全心爱的老师,总是带着快乐去上班。真正的幸福源于内心,马克·吐温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叙述了工作与玩乐之间的区别仅仅是个态度问题。同一件事把它当作工作的话,会感到疲惫和不快乐,假如把它当作玩的话,就会乐此不疲。带着快乐去上班,能让自己更投入、更忘我,这是一种真正的幸福感,一种工作的至高境界。
  全心爱的老师,是宽容的老师。人与人相处需要宽容,师生之间更需要宽容。班上曾经有一个女生一周内连续多次迟到,我很生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了她的名。她虽然不再迟到,但情绪却十分低落。后来,我了解到她因为父母离异,和奶奶一起生活后离学校太远,为等公交车总是早早起床。我十分内疚,当着全班向她道歉,并特许她可以晚点到校。她不再迟到,成绩也不断上升,后来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从那以后,我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总是点到为止,尊重他们的人格,宽容他们的过失,耐心引导他们反思,教育他们好好做人。
  二、紧贴着地面行走——担责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言传身教就是教师的责任。从我们踏进校门,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便对每个学生担起了责任。
  担责任的老师,应该面对全体,对全体学生负责。学校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长。
  担责任的老师,应该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教师进行着大量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重复性的劳动会让人疲惫。但教师的责任让我们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甘为人梯,为学生的未来着想,担起百年树人的责任!
  担责任的老师,应该甘于平凡,用一种平静的心态对待教育、对待课堂、对待学生。身边的诱惑太多,名利便是其中之一。试想,如果教师只为追名逐利,那会教育出怎样的学生?我们的国家将会成为怎样的国度?我们需要的是有定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责任与使命的教育者。
  三、让教育入“心”——有智慧
  教育是一门智慧之学。有智慧的老师,首先是拥有人格智慧和教学智慧的老师。他们尊重学生、关注个性,追求教育工作的幸福境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打动家长。
  有智慧的老师,应该是拥有成长智慧的老师。他们爱读书,向书本学习;他们爱钻研,向他人学习;他们爱创新,向网络学习,向案例学习,并自觉提升自我修养——提高专业素质。这样的智慧型老师有理智的情操,有从事教育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这样的智慧型老师有道德情操,有责任感和义务感。
  世上很少有像教师这样的职业,承载着万千家庭的希望和梦想,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虽然充满艰辛,但必须在大爱中默默奉献;世上很少有像教师这样的职业,与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每时每刻都不敢有丝毫懈怠,责任重于泰山;世上很少有像教师这样的职业,需要用良心和智慧去塑造人的心灵,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
  面对不断丰富的世界和孩子们无限可能的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以优化知识结构,改善思维品质,提高洞察能力;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以发现教育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历练、潜心研究,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我们需要汗水,但更需要智慧与激情,步伐稳健地追寻教育的真谛,把握教育的规律,引领学生健康地达到理想的彼岸,让自己美好的教育梦想扎根于学生的世界里,精心呵护,真诚坚守,让梦想开花。
  ◇责任编辑:晏祥辉◇
其他文献
《我的舞台》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叙述了评剧皇后新凤霞的女儿吴霜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成长的五件小趣事,揭示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毅力是让人走向成功的前提条件。文章语言风趣而又充满童稚,描写细致而又生动,要体现的是艰辛,而笔下却处处流露着乐观,美妙的意趣溢满字里行间。教学中,教师可着眼于“趣”,从作者的成就入题,引导学生找趣事、品趣味、寻趣源,体会小吴霜学艺的艰辛
期刊
“别整那些没用的!”这几乎是许多父母的口头禅,每当孩子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句话就从父母嘴里冒出来。家长们未必分得清有用无用的哲学之辩,但一定会用最原始的语言告诉你什么是有用的。能加分的有用,能助升上重点中学、大学的有用,能找到好工作的有用,能当上公务员的有用,能权财兼收、有房有车的有用。简而言之三个字:钱、权、名。再简单一点,就“成功”二字。至于其他,统统划为“无用”之列。逼孩子去学奥数、学英语
期刊
1908年,会泽县东风小学的前身——爱国小学堂诞生。1966年更名为会泽县东风小学。薪火相传,文脉相继,进入21世纪,学校迎来了新的掌舵人——李玲。李玲秉承学校兼容并包开放的办学思想,在新世纪教育理念不断转变、教育手段持续优化、教育方法连续创新的背景下,李玲以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顺势而为的务实作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勇于承担的榜样力量,让百岁老校充满活力,再度焕发青春神采。  欲铸精铁,自炼成钢
期刊
英语课程资源包括了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中英语教科书中的插图和教学挂图就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英语教科书中的插图不仅画面活泼生动,色彩艳丽可人,而且内容丰富,文图结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教学资源。  一、插图设疑,激发求知欲望  赫尔巴特指出:“教育应贯穿在学习兴趣中,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兴趣是求知的前提,一个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学生在进入
期刊
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兄弟俩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以及他们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故事。课文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溢满童趣,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师在教学时要将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童年生活的背景下,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促使他们把生活阅历、体验和理想融入课文中去,摘取童趣一片,与作者共同体验来自大自
期刊
几何直观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几何问题,而且可以用来描述和分析数与代数的问题,使数与代数中一些抽象的问题直观化,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数学家徐利治教授认为:几何直观是借助于见到的或想到的几何图形的形象关系,产生对数量关系的直接感知。教材中有许多数与代数的知识点,可以借助几何直观,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重建相应的认知结构,展开一系列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探索活
期刊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写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第一次是在黄昏,见到了一株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是在早晨,目睹了无数只活泼可爱的鸟儿。文章语言优美,条理清晰,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榕树和鸟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为让学生在“鸟的天堂”的感受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语言的训练,教师可以凭借课文语言,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情境,谈所见,话所想,感受榕树的生机活力、鸟儿的自由快乐、人
期刊
设计理念: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是新课标对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对于起步作文,兴趣比方法重要。如果能在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习作的诀窍,就能让学生在起步阶段爱上习作,轻松习作,同时也强化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此习作设计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出发,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填词、写句、组句的过程中习得“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扎扎实
期刊
教材简析:  《黄山奇石》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文章题眼重在“奇”,为了突出体现黄山石的“奇”,作者一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黄山石的“千姿百态,千奇百怪”,二是为了让这种“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黄山石的“活灵活现,趣味横生”,并重点写“趣”,由写“趣”突出“奇”,让“奇”更具奇特之处。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
期刊
案例描述:  “观察物体”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学目标是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可能看到物体不同的样子;在一个位置上,同时最多看到一个物体的3个面;能用正确的观察方法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观察物体来自生活的需要,应当是真实的、可感的,电子白板和ipad的交互性、生成性、灵活性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体现出“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更加便捷、生动、有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