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技能竞赛学习模式有效融入英语课堂的教学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tong8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技能竞赛学习模式引入课堂教学是为了实现英语技能竞赛与教学相结合,既能真正体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竞赛宗旨,又能有效提升学生英语职场运用能力,已逐步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英语技能大赛 竞赛模式 英语课堂教学 职场英语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技能竞赛主要检测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表达的条理性、准确性,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实际交际能力,及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如今的竞赛方式对学生能力要求高了,学生更需具备应变能力,现场描述能力,职场英语应用能力,这些能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突击出来。因此,竞赛促进英语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现状分析
  英语技能竞赛的参与度与获奖率是体现一个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激励机制,但是许多学校只是为了参加比赛获奖,单独培养几个或十几个好苗子,而放弃将技能竞赛与英语教学有效结合,违背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初衷。让所有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得以提升,让教学质量得到普遍提高,这才是最终的目的。在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
  1.比赛选手选拔难。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基础差,缺乏参与技能竞赛的动力,以惠州工程技术学校为例,我调查过一个54人的会计班,近70%的学生中考英语成绩不及格,他们对英语学习几几乎完全失去兴趣,有的甚至放弃了英语课堂学习,更不可能积极参加英语技能竞赛,技能竞赛成了极少数对英语学习有浓厚兴趣或英语基础相对好点的学生的专利。
  2.培训时间长,教师精力损耗大。教师培训选手都是在任务课时以外的时间进行的,中职学校英语教师原本的教学任务工作量就大,还要在课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培训选手,且对课堂教学的帮助并不大,长期下来,教师感觉身心疲惫,吃不消。
  3.培训材料与教学内容脱节。培训选用的教材是专门为备赛特别选定的,和上课的内容无关。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备课量。
  二、技能竞赛学习模式引入课堂教学研究
  技能竞赛学习模式引入课堂教学是为了实现英语技能竞赛与教学相结合,既能真正体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竞赛宗旨。又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突出中职英语的实用性、职业性特点,训练学生的生产、管理、服务所需要的语言交际能力。
  1.技能竞赛学习模式的构建。
  (1)建立竞赛模式教学环节。按照技能竞赛环节将英语听打、阅读理解、英译中、职业情境描述、职业场景应用模块有效引入课堂教学环节。技能竞赛学习模式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竞赛规则,对于学习者来说,这比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被灌输来得轻松得多。
  (2)改变英语评价方式。将英语教师对技能竞赛的指导纳入每学期的教学测评,打破原有的对学生的成绩综合评定方式,将学生的竞赛表现量化计入期末总评成绩。
  (3)创造良性竞争环境。我校从2010年开始进行教学重大改革,在全校范围内实施“111”技能竞赛,为我们实施技能竞赛学习模式提供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2.实施。
  (1)教师集体教学设计。全体英语教师都参与到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中来,分小组,分重点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资源共享。即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分担了教师独立去做教学设计的辛苦,又培养了教师团队合作精神。
  (2)技能竞赛模式教学环节运用。我校从2010年开始倡导以“以活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多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英语学习的技能。强调学生在实践、合作和探究中学英语。笔者以此为契机将“技能竞赛环节”运用于教学,学生既有个体练习,又有团队合作,每学期侧重的环节不同。在第一、二学期重点放在学生英语听、说、读等语言基本功的培养上,然后再逐步过度到英语实际运用及职场能力培养环节,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不同的岗位角色。这样既增加了教学趣味性,也为选拔优秀参赛选手提供了机会。
  (3)技能竞赛教学体系的运用。我校从2010年开始实施“111”技能竞赛制度,指每个专业班级一个季度开展一次单项专业核心技能竞赛,每季度最后一个星期进行竞赛,每个专业一个学期开展一次综合性专业技能竞赛,每学期最后一个月开展竞赛;全校每学年举办一届技能艺术节。
  (4)教学评价体系。2009版中职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可采用真实任务的形式,并发挥评价对教学的诊断和指导功能,突出对学生的激励。根据大纲要求,我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三、结语
  以学生为主体,以竞赛环节为载体,以提升学生英语技能水平为目标,通过学生的自学、交流、教师引领、互相促进,逐渐消除竞赛参与的恐惧心理,既培养了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又会有更多的学生从容自信地参与到英语技能竞赛中来,技能竞赛对日常教学有了明显的指导和影响作用。英语技能竞赛对中职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已经成为了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指挥棒。
  参考文献:
  [1]蔡勤生.“赛教结合,寓学于赛,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2010.(26).
  项目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2013年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B1-1,课题名称:技能竞赛背景下的职业英语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黑龙江省体育院系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特点,以显性教学法和隐性教学法的定义为理论基础,总结了近年来显性教学法与隐性教学法之争,并对省内三所大学体育院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显性教学法与隐性教学法协同效应下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案,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并运用语言。  【关键词】大学英语 显性教学法 隐性教学法  就整体而言,黑龙江省体育院系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具有综合应用能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根据水环境对水体中不同种类污染物的各自容纳能力,建立水环境容量空间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区域水体的水环境容量对N污染物的相对空间,评价了污染物对该资源空间的占用现况,并
【摘要】大学英语是高等院校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其中,听力教学既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其薄弱环节。因此,本文从“图式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实效,以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图式理论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五项基本技能。其中,听力能力是英语学习的第一步。纵观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可知,不少大学生听力能力较差,对听力课提不起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1968 年 2 月 24 日在英国出版的Nature 杂志上,发表了休伊什(Anto ny Hewish)研究小组发现第一颗“脉冲星”的文章,题目是“一种新型射电源的发现”。因为这是一种新的
【摘要】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正常发展的基础。中西方一直都很重视家庭教育,由于国籍的不同、生存环境的不同,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教育观念也有很大的区别。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强调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关键词】中西方 家庭教育 孩子成长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及影响  1.家庭教育的内涵。所谓家庭教育,就是指家庭长辈对于后代行为上的约束和指导,
通过梳理和述评《外语教学与思维创新》一书的结构和内容,本文认为该书针对当前国内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问题症结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并讨论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创新思
【摘要】高校英语教学效果普遍较差,其原因是教师还是以传统教学法为主,学生学习兴趣低,创新教学方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利用交互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效果较好,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交互教学方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交互式教学方法 高校 英语 数学 应用 研究  交互式教学方法的重点在于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开展教学,因此交互式教学方法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并非被动接受知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