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从小就是学生干部,从初中到高中,当了5年的学生会主席;2004年,她代表学校访问德国;2005年,她曾两次出访日本。她就是东北育才学校高三日语班的学生——苏小恬。2006年10月,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中,苏小恬考了2400分的满分;托福满分677分,她考了663分;12月末,这位18岁的沈阳女孩以优异的综合素质被美国耶鲁大学以全额奖学金提前录取。
从小,苏小恬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妈妈是高级水利工程师,爸爸是一家医院的外科医生,一出生,苏小恬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她5岁半时,妈妈就把苏小恬送到一所钢琴学校学琴,希望女儿将来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可是,妈妈发现苏小恬对钢琴并不感兴趣,但既然已经学了就不能半途而废啊,于是,妈妈每天给苏小恬规定练琴时间,即使不情愿,她也必须坚持。
也许是妈妈这种有规律的训练影响了她,慢慢地,苏小恬养成了很强的时间观念,至今她的文具盒里还放着很多小纸条,把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都记在上面,而且都能准时完成。由于学习成绩突出,又多才多艺,上小学时,苏小恬就开始担任大队长、班长、文艺委员等职务,每次学校举办文艺活动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为了给女儿提供阅读材料,妈妈把她看到的美文或警句剪裁下来做成一个小册子,每周一本,送给苏小恬,让她在学习之余阅读。这种小册子在苏小恬的书桌上已堆了高高的一摞儿,每当苏小恬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麻烦时,她总能从这些小册子里面找到自信和勇气,有时她还把这些小册子拿到学校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2000年9月,苏小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东北育才学校,这一年,她还通过了钢琴八级考试。
从小学的大队长到初中的学生会主席,“学生干部”这四个字一直伴随着苏小恬。苏小恬说,她一次又一次获得成功,都要归功于当学生干部和参加国内外各种活动的经历,正是从一次次演讲、一次次比赛、一次次交流与合作中,苏小恬逐渐成熟起来。进入中学以后,苏小恬先担任班长,同时还被选为校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在这个与学习有着特殊关系的职务的鞭策下,苏小恬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学生会工作占用了她大量的学习时间,可苏小恬却感到无比的充实,苏小恬说:“一边忙学习,一边配合老师搞活动,我从中体会到了双重的快乐,这快乐比考试考第一还让我兴奋。”
为了把校园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放学后苏小恬经常很晚才回家,她给各班班委开大会,大到活动方案,小到活动内容,她都想得非常细致。无论是长跑,还是艺术节的舞蹈表演,都会看到苏小恬熟悉而忙碌的身影。
正是凭着这种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和热情,初二时,苏小恬当选为学生会副主席,并被评为“沈阳市优秀学生”、“沈阳市优秀学生干部”和“辽宁省三好学生”。众多的荣誉带给苏小恬的是鞭策,是鼓励。初三有段时间,苏小恬的化学成绩出现滑坡,一直徘徊在班级的后几名。小恬很难过,就和妈妈说:“妈,眼看就要毕业考了,我想放弃学生会工作,专心学习。”妈妈并没有给她做出正面的回答,而是在苏小恬每天放学回家的时候给她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并告诉苏小恬:“只要你坚持下去,就有天晴的时候。”在老师的鼓励和父母的帮助下,苏小恬最终没有放弃学生会的工作,面对更加繁重的学习压力,她一如既往地走上了学生会竞选的演讲台,她说:“在有幸担任班长并为学生会工作的日子里,一种对生活的热爱油然而生,是这种爱告诉我,要为我所爱的学校做点什么……”
2003年7月,苏小恬又以优异的成绩直升育才中学高中部日语班。面对同学们惊讶和钦佩的目光,苏小恬却显得非常的平静,只有她自己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换来了最后的甜美微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中阶段,苏小恬曾两次出访日本,一次出访德国。2004年,苏小恬代表学校出访德国圣贝尔哈德中学,也从此开始了国际交流的经历。2005年5月,苏小恬参加了中国高中生访日活动,并以其突出的表现和掌握英、日两门外语的优势脱颖而出,成为访问团中惟一的中央电视台特约记者,对访日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在访日期间,苏小恬随访问团参加了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日的开馆仪式,并受到了同时访问日本的吴仪副总理的接见。
同年8月,苏小恬代表学校再次前往日本,访问日本富山高中,在与日本同龄人的交流中,苏小恬与他们建立了深厚友谊。日本三大新闻媒体之一的朝日新闻社于2005年11月对苏小恬进行了个人专访。此外,苏小恬还在2006年2月通过了国际日语最高级别的考试。
“我想学习国际关系专业,将来成为一名外交官。”
带着这样的理想和追求,2006年5月,苏小恬参加了托福考试,并考出613分的好成绩,已经达到了美国大学英语的入学标准,但她还是不满意。为了加强自己的口语,苏小恬每天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读英语,一直练到口干舌燥才停下来。8月,苏小恬的脸上终于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又一次托福考试,她考了663分,与满分只差14分。9月,苏小恬开始准备申请材料,包括填写申请表格、写申请作文、学校成绩证明、推荐信、奖学金申请表等,苏小恬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地填写,她深信自己正在一步一步接近心中那个美好的梦想。
2006年10月,苏小恬参加了在香港进行的SAT2考试,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日语、法语、世界历史、美国历史等众多科目中,苏小恬根据自身能力选择了其中的三科。“日语,对于日语特长班的我来说不成问题,而化学相对于我是个弱项,但是我不能当逃兵,最后,我还是选择了数学、物理、化学三科。”苏小恬微笑着说:“人贵在敢于知难而上,不能被困难所吓倒。”而此时,距离SAT2考试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没有专业教材,苏小恬只好向别的同学借。正式考试时,苏小恬总共考了2400分(每科均达到800分的满分的成绩)。SAT2获得满分并不代表即可获得耶鲁大学的通行证,面试也是重要的一关。给苏小恬面试的是美国微软公司的高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都成了一个小时面试的内容。头脑敏捷的苏小恬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和良好的口语表达,赢得考官们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被这位中国小姑娘的落落大方和言谈举止给折服了。
在经历了笔试和面试之后,苏小恬以优异的综合素质被美国耶鲁大学以全额奖学金提前录取。如今,这个满脸挂着灿烂笑容的女孩,正在向着她的“外交官”梦想前进。
从小,苏小恬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妈妈是高级水利工程师,爸爸是一家医院的外科医生,一出生,苏小恬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她5岁半时,妈妈就把苏小恬送到一所钢琴学校学琴,希望女儿将来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可是,妈妈发现苏小恬对钢琴并不感兴趣,但既然已经学了就不能半途而废啊,于是,妈妈每天给苏小恬规定练琴时间,即使不情愿,她也必须坚持。
也许是妈妈这种有规律的训练影响了她,慢慢地,苏小恬养成了很强的时间观念,至今她的文具盒里还放着很多小纸条,把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都记在上面,而且都能准时完成。由于学习成绩突出,又多才多艺,上小学时,苏小恬就开始担任大队长、班长、文艺委员等职务,每次学校举办文艺活动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为了给女儿提供阅读材料,妈妈把她看到的美文或警句剪裁下来做成一个小册子,每周一本,送给苏小恬,让她在学习之余阅读。这种小册子在苏小恬的书桌上已堆了高高的一摞儿,每当苏小恬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麻烦时,她总能从这些小册子里面找到自信和勇气,有时她还把这些小册子拿到学校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2000年9月,苏小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东北育才学校,这一年,她还通过了钢琴八级考试。
从小学的大队长到初中的学生会主席,“学生干部”这四个字一直伴随着苏小恬。苏小恬说,她一次又一次获得成功,都要归功于当学生干部和参加国内外各种活动的经历,正是从一次次演讲、一次次比赛、一次次交流与合作中,苏小恬逐渐成熟起来。进入中学以后,苏小恬先担任班长,同时还被选为校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在这个与学习有着特殊关系的职务的鞭策下,苏小恬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学生会工作占用了她大量的学习时间,可苏小恬却感到无比的充实,苏小恬说:“一边忙学习,一边配合老师搞活动,我从中体会到了双重的快乐,这快乐比考试考第一还让我兴奋。”
为了把校园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放学后苏小恬经常很晚才回家,她给各班班委开大会,大到活动方案,小到活动内容,她都想得非常细致。无论是长跑,还是艺术节的舞蹈表演,都会看到苏小恬熟悉而忙碌的身影。
正是凭着这种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和热情,初二时,苏小恬当选为学生会副主席,并被评为“沈阳市优秀学生”、“沈阳市优秀学生干部”和“辽宁省三好学生”。众多的荣誉带给苏小恬的是鞭策,是鼓励。初三有段时间,苏小恬的化学成绩出现滑坡,一直徘徊在班级的后几名。小恬很难过,就和妈妈说:“妈,眼看就要毕业考了,我想放弃学生会工作,专心学习。”妈妈并没有给她做出正面的回答,而是在苏小恬每天放学回家的时候给她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并告诉苏小恬:“只要你坚持下去,就有天晴的时候。”在老师的鼓励和父母的帮助下,苏小恬最终没有放弃学生会的工作,面对更加繁重的学习压力,她一如既往地走上了学生会竞选的演讲台,她说:“在有幸担任班长并为学生会工作的日子里,一种对生活的热爱油然而生,是这种爱告诉我,要为我所爱的学校做点什么……”
2003年7月,苏小恬又以优异的成绩直升育才中学高中部日语班。面对同学们惊讶和钦佩的目光,苏小恬却显得非常的平静,只有她自己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换来了最后的甜美微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中阶段,苏小恬曾两次出访日本,一次出访德国。2004年,苏小恬代表学校出访德国圣贝尔哈德中学,也从此开始了国际交流的经历。2005年5月,苏小恬参加了中国高中生访日活动,并以其突出的表现和掌握英、日两门外语的优势脱颖而出,成为访问团中惟一的中央电视台特约记者,对访日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在访日期间,苏小恬随访问团参加了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日的开馆仪式,并受到了同时访问日本的吴仪副总理的接见。
同年8月,苏小恬代表学校再次前往日本,访问日本富山高中,在与日本同龄人的交流中,苏小恬与他们建立了深厚友谊。日本三大新闻媒体之一的朝日新闻社于2005年11月对苏小恬进行了个人专访。此外,苏小恬还在2006年2月通过了国际日语最高级别的考试。
“我想学习国际关系专业,将来成为一名外交官。”
带着这样的理想和追求,2006年5月,苏小恬参加了托福考试,并考出613分的好成绩,已经达到了美国大学英语的入学标准,但她还是不满意。为了加强自己的口语,苏小恬每天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读英语,一直练到口干舌燥才停下来。8月,苏小恬的脸上终于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又一次托福考试,她考了663分,与满分只差14分。9月,苏小恬开始准备申请材料,包括填写申请表格、写申请作文、学校成绩证明、推荐信、奖学金申请表等,苏小恬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地填写,她深信自己正在一步一步接近心中那个美好的梦想。
2006年10月,苏小恬参加了在香港进行的SAT2考试,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日语、法语、世界历史、美国历史等众多科目中,苏小恬根据自身能力选择了其中的三科。“日语,对于日语特长班的我来说不成问题,而化学相对于我是个弱项,但是我不能当逃兵,最后,我还是选择了数学、物理、化学三科。”苏小恬微笑着说:“人贵在敢于知难而上,不能被困难所吓倒。”而此时,距离SAT2考试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没有专业教材,苏小恬只好向别的同学借。正式考试时,苏小恬总共考了2400分(每科均达到800分的满分的成绩)。SAT2获得满分并不代表即可获得耶鲁大学的通行证,面试也是重要的一关。给苏小恬面试的是美国微软公司的高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都成了一个小时面试的内容。头脑敏捷的苏小恬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和良好的口语表达,赢得考官们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被这位中国小姑娘的落落大方和言谈举止给折服了。
在经历了笔试和面试之后,苏小恬以优异的综合素质被美国耶鲁大学以全额奖学金提前录取。如今,这个满脸挂着灿烂笑容的女孩,正在向着她的“外交官”梦想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