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开展生活思政路径探析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C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思政是指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生活之中,回归到生活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生活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以生为本”、“回归生活”的重要实践。本文在深入分析生活思政内涵和“互联网+”带来的机遇的基础上,对如何结合互联网开展生活思政进行初步探析,以期为高校开展思政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活思政;互联网+;以生为本;回归生活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具有“三个意味着”的重大历史意义,新时代同时也意味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多的责任和挑战。2017年12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十大育人”、三全育人”等新的工作体系,强调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开展生活思政成为必然选择。同时《纲要》把推进网络教育、利用网络平台作为重要实施内容,凸显出新时代背景下网络在思政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1]。生活思政结合网络元素,体现出在系统谋划中抓住了关键环节。
  一、高校开展生活思政的重要意义
  生活思政是指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生活之中,回归到生活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是将思政教育与生活进行融合[2],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在生活中汲取教育内涵,实现对学生的发展引导。
  (一)生活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为方向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所有的实践活动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完成,所以,开展思政教育离不开现实生活这一基础。物质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源,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政教育资源,从生活中寻找思政教育素材,汲取其中最生动直观的的教育养分,适时地濡染、熏陶、启发学生,发挥思政教育潜移默化的滋养作用。当思政教育的内容能够紧密贴合学生生活,就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实践思政教育所传递的科学理论,从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生活中还包含了当代大学生思想、个性、追求等方面的特点,这为思政教师把握规律,开展针对性教学提供了样本参考,有助于高校不断修正教学思路,完善教学体系,取得更好的育人成果。
  (二)生活思政是高校思政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基础,生活思政是实践,二者相辅相成,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开展生活思政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解读并内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在传统理论教学中,大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较为肤浅,不能够及时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开展生活思政,通过一系列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又充满趣味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认同思政理论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的生命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思政教育不仅要指导大学生认识世界,更要进行改造世界。通过参与校园内外的实践活动能够系统地帮助学生自主发现、提出、思考并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思想行为问题,在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强化他们分析問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具备更强的改造世界的能力。
  (三)开展生活思政是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各个环节协同发力,实现全方位育人[3],这是新时期升思政工作实效的关键。高校开展生活思政是实现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首先,生活思政在时间上表现出连续性。生活思政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通过开展系列党团活动、班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及比赛竞赛等形式进行,这些活动具有常规性,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其次,生活思政在空间上表现出全面性。生活思政解脱了教室的束缚,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园到校外,所有学生学习生活之地,都可以是生活思政教育的教学场所。第三,生活思政在内容上表现出多样性。它不仅包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各种被普遍接受的政治理论体系,还囊括了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行为学等贯穿学生日常生活全过程全方位的其他教学内容。
  (四)开展生活思政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也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诉求。进入新时期,这一内涵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从生活出发,关注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注重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生活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体现出对人的主体性的重视。人只有不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在生活中追求真善美,才能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人的精神得到解放。高校生活思政课程在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贯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用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让学生自主探索生活价值、思考人生意义,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逐渐树立起科学的生命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成才。
  二、 “互联网+”时代开展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
  “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4]。“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带来重要机遇。
  (一)“互联网+”时代凸显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全球范围内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也不断加深,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争先抢占科技的制高点,如何在世界竞争中培养有能力有担当的青年,成为高校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应有之义。思政教育要从科教兴国的高度出发,从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重视思政教育在培养新形势下具有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政教育,处理好科学能力和思想道德之间的关系,塑造一批学风扎实、德才兼备,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的高科技人才,把握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导向。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互联网拓宽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渠道
  互联网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拓宽了思政的教育渠道,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改变了以往形式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现代化的教育载体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他们学会了从现实到网络,从书本到实践等多方面汲取不同养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学生们在寝室或图书馆就可以参加国内外知名学者的网络课程,可以去微博、微信、知乎等公众平台参加大众新闻、热点事件的讨论,参与不同思想和文化的激烈碰撞,可以在网络中开阔自己的思维。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信息闭塞、垄断的局面,它把全世界的政、经、法、文、艺等资源汇聚成一张巨大的信息网,呈现在所有学生面前。
  (三) 互联网的平等性更有利于思政教育建设
  互联网具有开放平等的特性,网络人际交往也具有平等、自由、无限的特征,这种平等促进了师生和谐交流与沟通,带来了网络人际交往“零距离”。当前,高校大学生以“95后”为主,“00后”大学生逐渐增多,这些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求知欲强,对平等沟通有强烈要求[5]。互联网的平等性使得教师能够轻松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及时了解学生的品性、思想动态和重大转变。同时,学生也会在交流中加深对对教师的了解,这使得师生间的距离很快得以拉近,也使得教师在开展思政工作时更加方便和更具针对性[6]。当前,学生对于“互联网+思政”的建设充满希望和期待。
  三、 “互联网+”背景下开展生活思政的路径探索
  (一)牢牢把握思政教育的政治属性
  新时代“互联网+生活思政”的根本任务仍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展开。坚持立德树人必须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网络背景下生活思政创新发展的方向也须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战略相一致。在当前“互联网+”的机遇和挑战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与教化是保持思政教育政治属性的本质要求。思政教育本身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反映着党的政治教育的历史和实践,强调思政教育的政治服从,并没有忽视网络社会下人的全面成长与发展,而是“互联网+思政教育”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高度统一。
  (二)努力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
  以互联网为媒介,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将线上人才培养主渠道打造成育人主阵地之一。在继续保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融入网络理念,注重利用网络平台和网络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开设思政教师、辅导员的网络思政空间,定期发布或转载主流文章、宣传主流思想,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引领工作;组建党团干部,加强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引导,强化大学生的社交能力,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影响,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高校思想理论文化阵地,用文化的多样性和渗透性滋养学生的灵魂,熔铸学生的品质,达到思政教育“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 构建“大思政”、“大学工”工作格局
  开展生活思政要求一系列的教育工作者更多地参与到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利用网络、实践等多种渠道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沟通,努力成为学生的领航人、知心人和服务者。高校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围绕学生构建“大思政”、“大学工”工作格局,实现全员育人。协调教学、科研、组织、宣传、学工、后勤等部门,把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社区管理员等队伍相互配合,打造全员育人体系,努力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2]。同时,高校内部从体制机制改革上实现突破,组建“大学工”部门,包含学工部、招就办、团委、社区党工委、院系学生事务中心等与学生工作密切联系的机关职能部门,将学生工作事项具体细致、统筹谋划,让学生工作各机关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发力。与此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优势,联结“大思政”、“大学工”,提升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王丽.“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社科纵横.2020(05):243-244.
  [2]蒋建军.高校生活思政:内涵,价值及实现路径[J].浙江万里學院学报.2020(07)78-83.
  [3]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2/20/c_1125599453.htm,2020.02.20.
  [4]“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赵洁 硕士论文 新疆师范大学2017.
  [5]赵洁.“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7.05.
  [6]杨纯婷.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04.
其他文献
摘要:《悲伤咖啡馆之歌》是美国作家卡森·麦克卡勒斯创造的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南方城镇的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充满了困惑和沮丧的爱情。一直以来人们通常从心理分析和小说主题方面研究这篇小说,本文从及物性的角度探讨了女主角——阿米莉亚小姐的性格特征。研究发现,小说中及物性过程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增加了挖掘人物形象的难度。从分析中,本文发现阿米莉亚小姐的性格有5对矛盾点:她既坚强又软弱;既吝啬又慷慨;既理
期刊
摘要:清代品官的服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根据《清会典》中的相关规定,定制品官服饰的要求比较严格,并且服饰中包含各类服饰品、补服、朝袍、吉服冠、朝冠等等。在清代,补服是很重要的官服,也是各种宴会的重要的着装,被使用的次数比较频繁。所谓的补服,指的是前面和后面都有补子的服装,补子称其为“胸背”,文武职司之间还有一定的区分,分为“兽”和“禽”两种,另外,对于文武官职的分类可以通过禽、兽划分成九品。清代男
期刊
摘要:公钥基础设施是网络安全建设的基础设施,是电子商务安全最基本的保障, PKI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是信息安全领域的重点。本文对PKI技术进行介绍、阐述、分析和总结。其中包括PKI的概念、产生、原理和PKI应用等。希望通过本文对PKI的探究,对CA的开发、应用和普及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公钥基础设施;PKI;电子商务;CA  一、PKI的概念  PKI,也叫公钥基础设施,它是一组包括软硬件、机构
期刊
摘要: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加快步伐融入其中势在必行。文章利用 SWOT 分析模型,以某干部教育培训学院为例,从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四个方面对其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嵌入科学有效的内控信息化管理模块;搭建数据共享服务中心、促进业财融合;构建决策支持平台,助力决策管理智能化;借助“智慧校园”共享接口,实现“智慧”银院互联支
期刊
摘要:在未来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工匠精神的培育,所谓的工匠精神代表了一种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以及职业品质。未来产教融合视角下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仅能够对精神内涵进行展现,同样也能够提供出更好的实践平台。基于产教融合视角,本文主要针对于未来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工匠技能的养成进行分析,从学校以及企业两大方面提出了未来教学的主要策略。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分析,帮助我国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教
期刊
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共产党员如何坚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课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观点和看法,以抒自己的一管之见。  关键词:共产党员;人民  一、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共产党员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坚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树立起共产主义的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及强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作为国家教育体系重要力量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本文结合高教思想政治工作上提出的育人总体要求及衍生出的“五个思政”创新理念,结合民办高校实际,探讨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是现阶教育工作的要求和方向,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五个思政”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新规律。  关键词:五个思政;教育创新;民办高校  一、引言  民办高校思想
期刊
摘要: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是对市政工程造价的预估;而针对预结算的审核则是对市政工程造价预算的良好公正的控制环节,预结算审核有助于市政工程造价更加具有合理性,相关人员应当重视市政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环节,并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审核过程。  本文将重点围绕市政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展开分析讨论。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分析  引言:市政工程造价预算相对来说过程比较繁杂,而当前市政建设工程增多,因
期刊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市场监管具有普遍性,可以维护经济市场的秩序,避免假冒伪劣、诈骗等问题发生。通过市场监管,可以使资源配置满足国家政策法律制度的要求,进而使我国的经济关系得到良好巩固,确保我国政权、公民权益、经济组织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在经济法视角下,我国市场监管方式需要创新和完善,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经济法;市场监管;创新策略  市场监管是以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规避
期刊
摘要:资产管理公司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具备明显的特点表现,很多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隐患,导致了资产管理公司基层纪检监察机构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受到干扰影响。为此要能重视有关工作的开展,提升实际的工作质量,发挥出资产管理公司基层纪检监察的价值作用。  关键词:资产管理公司基层纪检监察;面临的问题;对策  一、引言  基层纪检监察是保障资产管理公司稳定发展的重要组织结构,其能有效的净化资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