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精症患者染色体及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nshui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无精症患者染色体及血清性激素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无精症患者76例,分析其染色体核型及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栓测血清性激素水平,选30例精液正常健康男性为对照组.结果 76例无精症患者中染色体异常者24例,占31.6%,其中17例核型为47,XXY,占异常核型的70.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精症组血清FSH、LH水平显著升高(P<0.01),T水平显著性下降(P<0.01),而2组间PRL、E2、P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染色体异常的无精症患者血清FSH、LH水平高于染色体正常的无精症患者(P<0.01),血清T水平低于染色体正常无精症者(P<0.01).结论 无精症患者染色体畸变率高、血清性激素改变明显,有必要对其进行染色体分析及性激素检查,以便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甲肝、戊肝及其重叠感染的家庭聚集性现象.方法 在湖州市自然人群中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 682 户家庭,共计 1 666 人作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E
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本科生护理基本技能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德尔斐法初步构建本科生护理基本技能评价体系,通过3轮专家咨询和论证
目的:以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电针治疗异搏定所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抑制性G蛋白(Gi)和激动性G蛋白(Gs)的含量,继而探讨针刺"内关"穴调节心律失常的效应机理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作为机体免疫的启动者和调控者,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dendritic cell,BMDC)作为研究人DC的
目的 通过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来探讨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经导管环肺静脉消融术,于消融术前和术后6个月,应用
目的 评价组织谐波超声心动图(THE)在急性心肌梗死(心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本院心内科住院、并于发病后1周内接受THE检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超声心动
PRL磷酸酶家族含有PRL-1、PRL-2和PRL-3三种分子,每种分子在不同肿瘤谱中都表现为高表达.新近研究发现,与相应正常组织和原发灶相比,PRL-3在大肠癌转移灶中表达水平和表达率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主要包括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s)和非噻唑烷二酮类新型PPA
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内质网应激是近年提出的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细胞器系统论观点.这两个观点同时将2型糖尿病的两个重要病理生理过程: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统一
目的 通过分析鼻咽癌初治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资料,了解骨转移发生情况及其预后.方法 对343例鼻咽癌初治患者均行常规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对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