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塔源金银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矿床形成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矿体大部分受断裂及构造蚀变带控制,其上下盘为斜长花岗岩,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
【机 构】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源金银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矿床形成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矿体大部分受断裂及构造蚀变带控制,其上下盘为斜长花岗岩,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石构造以浸染状脉状为主。从矿区不同期次石英脉、不同矿化阶段围岩中采取黄铁矿标本,18件样品的δ34S平均值为-3.37×10-3,变化范围为1.40×10-3~-7.80×10-3,极差为9.20×10-3。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0℃~200℃。结合元素组合特征,认为该矿床成因属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通过
其他文献
对黑龙江东南部鸡东县四山林场铜钼矿区进行地气法测量,发现空白和测量样品差异明显。地气测量方法是通过采集、捕获来自土壤气体中的金属元素,并且这种采集和分析方法有效。
泥盆纪时期龙门山构造带北段位于上扬子古陆的边缘,继承了陆棚斜坡断陷,沉积环境受斜坡区北川、南坝大断裂控制,在平面上由西向东分为海槽区、台缘浅滩区、开阔台地区和局限
为了研究三肇地区扶余油层砂岩储层特征,采用三维CT扫描技术和恒速压汞技术,对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常规砂岩储层的孔喉大量发育,连通性好,为微米级孔喉
采用化学质量平衡法,分析双台子河口淤泥质沉积物的常量元素特征,并对沉积物来源进行了初步探析。结果表明:常量元素在沿拦海大坝由北至南方向上变化较为复杂,在向海离岸方向
选取了 1998年与 1999年HUBEX观测资料 ,将TRMM卫星上的星载降雨雷达PR与阜阳的 713数字化天气雷达资料在以下 3个方面做了比较 :(1)强度场的分布 ;(2 )平均反射率廓线 ;(3)灵敏度。分析、比较结果可知阜阳雷达在探测灵敏度和水平方向的分辨率要高于PR ,但由于波束宽度、衰减和资料转化过程计算误差的原因 ,其远距离处的观测值与真实值有一定偏差。PR波长短 ,对衰减敏感 ,
对塔源—头道桥拼合带西南段迈罕特乌拉地区分布的蛇绿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该蛇绿岩由底至顶主要为变质辉长岩、具枕状构造的玄武质熔岩及红褐色远洋沉积盖
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松山金矿床赋矿围岩中代表性的粗安岩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和元素地球化学成分分析;实验结果揭示:(1)获得6组单颗粒锆石年龄,第一组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