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存而战——生灵的碰撞(六)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os_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的一天,一家野生动物园发生了惊人的一幕:一头小狮子钻出隔离带,扑倒一个小女孩,张口就咬。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赶来后,想把小女孩救出来,但是任凭木棍怎样敲打,小狮子死不松口。僵持了好久,小女孩才被救出。但身上已伤痕累累,右腿被撕掉一大块肉(图1)。
  
  


  ⑴小狮子饿极了才选错了食物
  
  主持人:看到这一幕,很多人都非常震惊。但是您知道,这小狮子为什么要咬小孩?原因是公园喂食太少了,它太饿了。这是动物在人类逼迫之下,做出本能的反抗。
  现在不仅在动物园里,在大自然中,人类也以各种方式对野生动物进行着逼迫,从而使野生动物生存状态急剧恶化。在无处栖身,被追猎残杀,生存出现巨大危机的时候,那些原本较温和的野生动物,也开始以它们的方式对人类进行报复了。
  2005年2月23日,印度东北部,发生了一桩很离奇的事件:
  当地村民因为担心大象吃掉即将收获的土豆,他们已经连续几个夜晚守护在田间。其实,大象偷吃庄稼并非新鲜事。自从人们把丛林变成农田之后,大象们就常来偷吃农作物。
  但是这天夜里,“入侵者”似乎不是来找食物的。夜半时分,白色的象牙在月光下泛出人的青光,大象不约而至。奇怪的是它们没有冲进地里,而是径直向村民冲了过来。它们以飞快的速度,追赶上了慌不择路的村民,于是惨剧发生了(图2)。
  
  


  ⑵大象的报复是有意识的
  
  事实上,近15年来这种事件在印度各地不断发生。每年有上百名村民死于非命。在人们的印象里,大象是驯服而温和的。大象和小象构成一个亲密互助的群体,这种家族式的群落,在地球上至少已存在了4000万年。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大象的脑容量很大,它们有着很高的智商。因此经常和大象打交道的人都知道,大象强壮、聪明、敏感,同时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但也具有很强的报复心(图3)。
  
  


  ⑶大象的社会安定有序
  
  人类驯养大象已经有4000年的历史,大多数时候,大象充当劳动力。成千上万的大象在伐木场劳动……它们拖运堆放木材。还有些大象在田里像拖拉机一样干着活。在大象的帮助下,人们砍伐了大片的森林,开垦成农田。
  当森林变成田地,野象失去了它们维系生命的领地和食物后。野生象只好闯进田里寻找食物。
  九月,印度北部的稻谷成熟了,人们越来越担心害怕。在接下来的三四个月里,村民将要面临一场冲击,一场发生在人象之间的战争。大象来了,过去大象只是三五成群地来袭击。现在,它们倾巢出动,有百十头。它们像一支有组织的军团,闯入稻田时,总有一只头象冲在前面,还有一头殿后。象群发出低沉的声音,它们凭此来相互联络,传递信息(图4)。
  
  


  ⑷不得不向人类“借粮”充饥
  
  终于,象群吃饱了。然后集体有组织地撤回森林里。
  一年下来,村民们颗粒无收。当大象赖以生存的森林被砍伐,开垦成茶园和稻田后,它们的食物大量减少。它们不得不铤而走险,冒着被猎杀的危险,与人类争抢食物。对于大象来说,这同样是一场悲剧。
  主持人:尽管法律不允许射杀大象,但为了阻止大象的报复行为,一些村民偷偷向它们开枪。在印度,现在70%的大象身上都有枪伤。在这场人象大战当中,谁都不是赢家。大象闯入田地毁掉了庄稼,它为了填饱肚子,实属无奈之举。那么,这场人象之争究竟是谁的错,我们似乎难以回答。但毫无疑问的是,在找到解决方案前,大象们的反击还不会停止(图5)。
  
  


  ⑸向人类发出愤怒的吼声
  
  赤道非洲,人们正在调查一连串的死亡事件。头号嫌疑犯不是某个人,而是一只黑猩猩。
  案件发生在乌干达。乌干达位于刚果和肯尼亚之间,拥有大约2600万人口和几千只黑猩猩。人类与黑猩猩也展开了一场“战争”。
  过去几年中,发生了十几起黑猩猩袭击儿童的事件,多数结果是致命的。这些没有先例的袭击事件,使人们发现黑猩猩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这种动物也有思维,有感情,也有个性。
  生物学家研究证明,它们和我们人类的DNA极为相近,是关系最近的生物。然而,正是它们在非洲制造了一起起血案!
  一天早上,一个年轻妇女带着孩子在菜地干活。 菜地靠近一小片森林,一只强壮的黑猩猩从林中猛然跳出,向这对母子扑来。一番追逐过后,黑猩猩把孩子从母亲背上抢走了。等村里人赶到时,这只黑猩猩正在吃孩子的脸(图6)。
  
  


  ⑹黑猩猩的愤怒写在脸上
  
  一周之后,这个可怜的孩子夭折了。
  这是场干净利落的凶杀,这只黑猩猩为什么要袭击孩子?
  要捋清线索,就要进入“凶手”居住的森林里,在那里真像显露。原来黑猩猩是一种嗜肉类动物。一大群黑猩猩每年能吃掉一吨猴子,这是疣猴总数的十分之一(图7)。
  
  


  ⑺它们是食肉成性的动物
  
  除了人类,黑猩猩比任何灵长类动物吃的肉都多。森林为这些精力旺盛的黑猩猩提供了充足的新鲜肉食。但人类砍伐了森林,使它们的猎物减少了,于是它们开始向人类发起攻击。
  不久,又一个一岁小女孩被黑猩猩咬死了。但是这次杀人猩猩没能逃脱人类的惩罚(图8)。
  
  


  ⑻人类的残杀招致人类的“自杀”
  
  主持人:这只黑猩猩在人类看来最终的结果算是死有余辜, 但是仔细想想,对它来说是否又真的公平?
  黑猩猩需要猎食,只不过它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吃了不该吃的猎物,可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恐怕与印度发生的人象冲突情况是类似的。如果不是由于人类的滥砍滥伐,致使森林面积大大缩小以致消失。它们也就不必饿着肚子走出丛林,来到人类的领地上酿成悲剧。或许这也是黑猩猩用自己的方式对人类的报复,尽管这种报复是迫不得已。然而,有关猩猩报复人类的话题,并没有结束,更加让人恐惧的反击,已经从非洲席卷到了整个世界。
  1981年1月,一个美国青年忽然发起了高烧,医生们发现,这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瘟疫。尽管用了最先进的方法进行治疗,这个美国人还是死去了,后来被确认为全球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而艾滋病是如何发端,如何进入人类社会的呢(图9)?
  
  


  ⑼艾滋病是对人类的惩罚
  
  同时,非洲丛林里,更多同样离奇的死亡频频发生,症状与艾滋病极其相似。难道病毒是从非洲丛林中传出来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非洲。
  科学家把保存的几万份血液样本逐一化验,最终有了惊人的发现:在黑猩猩的血液里竟存在着艾滋病病毒。黑猩猩生活在非洲原始丛林,病毒是如何进入人类社会,并在遥远的美国发病的呢?追根溯源,这与非洲私捕私贩黑猩猩有关。人类在令这些猩猩物种濒临灭绝的同时,也为自己打开通往地狱的大门。有医学研究说,当黑猩猩被人类猎杀并出售时,一种靠吸血为生的马厩蝇吸食它们的血液,之后马厩蝇再叮咬人类,将艾滋病毒注入人类体内。虽然艾滋病在黑猩猩体内没有引发病症,但能致人于死地,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黑猩猩在以自己的方式报复着人类。
  主持人:如今,全球平均每天大约有16000人感染至今尚未攻克的艾滋病。人们现在谈“艾”色变。然而岂止艾滋病,因为猎杀野生动物而惹祸上身的事情还有许多种。许多人深切体会到,对于野生动物的捕杀乱食,很可能会引火烧身。我们无法预测类似的致命攻击还会怎样,我们将如何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呢?
其他文献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然而,伴随着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的兴起,一些不法之徒也瞄准了这块新出炉的大蛋糕,把黑手伸向了互联网。骗子自古就有,互联网的诞生,让一些骗子发现了新的行骗途径。  网络购物,一次竟被骗去数千元。来无影,去无踪,网络骗子到底藏身何处?遭遇诈骗,是选择沉默还是选择斗争?  孙唯是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职员,每天的工作就是与互联网打交道,然而,不
期刊
在疏勒河两岸,曾经出现过以敦煌为代表的数以百计的历代古城,这些古城的命运究竟怎么样呢?     *智慧的结晶    据敦煌遗书记载,敦煌塞城是汉武帝时修建的,西凉时又重修过,总长不少于100公里。  车子出了敦煌城,向西北进入孟家桥乡,一出这里的农区,就到了疏勒河下游的盐碱沼泽地带。  李正宇教授凭着多年的考察经验,断定敦煌古塞城就在这一带。  果然,我们在摄像机镜头中看到了北面有一个突出物,很像
期刊
有人说,“上帝以其智慧创造了苍蝇,却忘记告诉我们为什么创造它。”是的,苍蝇找不到一丁点让人们喜欢的地方。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无法躲开苍蝇和它们令人厌恶之极的名声。可是,当你了解了苍蝇,就会发现苍蝇不仅是世界上与人最不共戴天的动物,还是医学上的奇迹。  苍蝇有顽强的生命力,2000多年前的希腊人说,苍蝇被切去了头,还能生活好长时间,看来,越是人类讨厌的昆虫,生命力越顽强,不仅蟑螂没了头还能活,苍蝇也有
期刊
银幕上生活着一群变异人,他们身怀绝技,上天入地,令芸芸众生望洋兴叹。他们为何变异?在特异功能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使命呢?  ?“变异”是近代科学范畴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同种生物后代与前代、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别。电影中变异的理论基础是现代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基因技术。基因具有稳定性,但在一定外界条件下会发生改变。当基因及其排列顺序发生变化的时候,生物体的性状就会发生
期刊
1988年,农民画《牛头》获得了当年全国农民书画大赛一等奖。然而,薛玉芹对这幅给她带来巨大荣誉的《牛头》并不满意,至今仍觉得这画没画完(图1)。      (1)薛玉芹创作的农民画《牛头》    陕西省安塞县。从安塞县城往北走40多里便是谭家营郭踏村。薛玉芹就住在这里。  两年前,薛玉芹在原本种植玉米的山坡上种上了林木。政府几年前推行退耕还林,每年每亩地补助150元,连补8年。  但仅靠补助款不能
期刊
我们知道,很多生物都善于伪装,它们这样做是为了躲避天敌的猎杀。在天空、陆地或是海洋中,这种善于伪装的生物很多。就说海洋吧,由于鱼的种类不同,它们的运动速度和应变能力都存在着很大差别,所以一些动物只能借助自身的优势把自己伪装起来,以便在残忍的竞争中赢得生存的一席之地,可以说它们的伪装技巧毫不逊色于陆地动物。海洋占有近四分之三的地球表面积,早在陆地上出现生命之前,杀手们就在蓝色的深海中四处巡游了。看了
期刊
2005年,有两件事让经济学家刘国光再次名声大震,一件事是当年的5月他获得了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图1);另外一件是两个月后,这位80多岁老人发表的一系列的观点在中国经济学界和社会公众当中引发了一系列的大讨论。一时间,各种不同的声音包围了这位八旬老人。      经济学家刘国光      (1)刘国光荣获的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奖章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很多观点都是刘国光当初的观点。
期刊
乐山,一座以大佛而闻名世界的古城。2007年6月,古城以最隆重的礼节迎回了一个年轻的市民——从小失去双臂的17岁女孩雷庆瑶。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仪式上,以雷庆瑶为原型之一创作、并由她主演的影片《隐形的翅膀》,一举夺得了华表奖最佳儿童影片和最佳儿童女演员奖(图1)。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失去双臂的女孩,自立自强终于取得成功的故事。初登银幕的雷庆瑶以本色演出博得了满场喝彩,庆瑶演唱的电影主题歌《
期刊
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西安市的鲁先生正冒雨骑车往家赶。在一个道路转弯处,一辆雨刮器失灵的金杯车迎面撞来!  鲁先生被撞飞10多米,当即昏迷不醒,处于死亡的边缘(图1)。      (1)被汽车撞飞的鲁先生生命垂危    在送入医院的抢救过程中,他已经没有了任何意识……    死亡临界线上的感受    就在人们紧张抢救时,鲁先生渐渐地恢复了一丝知觉,然而这时他看到的却是自己飘浮在大街上空,俯视着下面的
期刊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人生百年,终有一死。  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古代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没有觉得拥有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觉得死亡来临有多么可怕。真正的君子不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因为生和死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图1)。      (1)生与死是生命的一种运动规律,了解了生命的真谛就可以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