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裸奔时代”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f_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周末,我的朋友圈又成了一场大型撕裂现场。
  一半人靠一款名叫“ZAO”的软件圆了多年戏精梦,他们在众多影视剧的名场面中出镜,与最爱的明星演对手戏。另一半人则对这款软件的用户协议开炮——在最初的版本中,用户需要授权ZAO“在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还有人担心,别有用心的人会拿这款软件生成的视频盗刷自己的支付宝。
  面对汹涌的舆论,软件很快更新了有关协议,修改了那些拗口的、令人不舒服的内容,但新的协议只是用更委婉的说法表达了相似的意思。
  人们嘴上喊着保护隐私、数据安全,身体却很诚实地在用它。这款软件在8月31日登上了微博热搜前十,不到24小时后,它登上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名榜首位。上一个拥有如此热度的软件,还是王思聪每日“撒币”10万元的冲顶大会。
  如果完整地看过ZAO的相关协议,你可能就不会那么愤怒了。至少从协议本身看,它和我们轻易就会同意的刷脸解锁、刷脸登录和刷脸支付相关条款并无本质区别,只是表述方式傲慢了一些。
  这样的傲慢我们也不是第一次见了。发微博之前,你要先同意“用户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的一切内容,微博都将享有独家发布平台权益”,你只拥有署名权;为了点一个外卖,你得向软件开放通讯录,还要允许它读取相册照片。
  不同意?程序立刻退出。活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为了获取生活上的便利,你不得不让渡一些基本的隐私权。
  李彦宏曾经表示,“中国人对隐私不那么敏感……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服务或效率”。这话引起过轩然大波,但实际上,在这个互联网巨头相互比拼的大环境下,用户实在没有什么“敏感”的资本。计较隐私,结果就是活回上个世纪。

  站在互联网公司的立场,不难理解他们对数据的渴求。用户数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往往花钱都买不到。
  有些时候,这些数据的应用显得也不那么“恶”。基于我过去听过的音乐、看过的电影,平台能推荐我可能喜爱的作品;搜索记录让购物平台更清楚我需要什么商品。
  但作为用户,互联网公司对隐私无限度的刺探只会让人感到不适。更何况,用户数据被盗取甚至被服务商售卖的情况并不少见。一条包含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的个人信息在黑市价值不过几角钱。花不到100元,你可以轻松获取一个人的开房记录、飞机行程,乃至他在什么时间点了什么外卖,又送到什么地点。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隐私是一件几乎不存在的事情。你连接的Wi-Fi暴露了你的行踪,你在搜索引擎点击的链接和广告暴露了你的爱好,你在淘宝搜索的商品暴露了你的消费水平。《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称,仅在美国,就有至少75家公司从事与定位有关的业务,追踪的手机多达2亿部。
  盗刷不是最应该担心的问题,因为它发生的概率极小。包括ZAO在内,目前所有的换脸软件,都基于一款名为GANS的开源AI技术,有非常成熟的鉴别机制。当前的技术也一直致力于填补可能的数据泄露带来的漏洞。身份认证时,光有身份证不够,用户往往被要求本人手持身份证拍照。首次使用面部识别前,用户往往被要求眨眨眼、点头摇头。
  9月3日,ZAO也发布声明,称ZAO不会储存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删除信息或注销账号,ZAO均会依據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或许更应该担心,这些看起来由我出镜拍摄的视频被用在了哪里,被怎样使用。
  在法律层面上,ZAO很容易做到合规,但用户仍然要应对巨大的风险,不是每一个公司都具备保密用户信息的能力。即使是网易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发生过大规模的用户账号及密码泄露的事件。
  不得不承认,在应用新技术上,黑产比一般人更用心钻研。2018年3月,Facebook被曝超过5000万用户数据泄露,并用于影响美国大选;商家利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有人猜测,AI换脸可能被用于蒙骗老人,或是冒充公检法诈骗。不是每个人都听说过这项技术,目前也只有少数几家AI公司向公众提供甄别换脸视频的服务。
  对此,欧盟于2018年出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规定用户拥有被遗忘权等权利。违法企业罚金可达2000万欧元,或其全球营业额的4%,以高者为准。条例生效后,不少网站和软件直接屏蔽了欧盟地区,或是对欧盟用户提供简陋的纯文字版服务。
  2017年3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内容也被写入我国民法总则,同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实施,包含保护个人信息的条目,最高法和最高检也出台了有关公民个人信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GDPR定义的数据还包括基因数据、包括人脸和指纹在内的生物识别数据。但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人脸识别技术中,人脸图像是隐私,但人脸图像在识别系统中对应的数字算不算个人信息呢?虽然这串数字不能反推出图像,但它就像身份证号一样,每张脸都不同,且一一对应。针对这类技术细节的立法仍是空白。
  活在这个信息社会,虽然我一直想方设法保护自己的隐私,但在事实层面上,泡在互联网多年的我早就近乎“裸奔”的状态。意识到这一点,我便不再计较互联网公司软硬兼施让我点下的那个“同意”。
其他文献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DMFC)因其能量转化效率高、污染低、燃料来源广等优点,已成为新能源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制约DMFC商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主要包括:(1)催化剂主要使用贵金属铂
温发改费[2011]330号各县(市)发改(物价)局、中广有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根据浙江省物价局、浙江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关于规范有线数字电视价格和服务管理的通知》(
索他洛尔(sotalol)化学名为(R,S)—(1-羟基—2-异丙氨基)甲磺酰苯胺,商品名为甲磺胺心定、施泰可,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和Ⅲ类心律失常。索他洛尔是唯一兼有Ⅲ类抗心律失常(延
为了提高药物治疗疾病的效果,药物体系的设计正朝着靶向和缓时释放药物的方向发展。近期的研究表明,前体药物(Prodrugs,简称前药)能提高药物的靶向性、稳定性、延长药效时间、改
本文计划将具有叠氮功能基团的疏水“铆钉”插入LDL的磷脂层,对LDL进行表面功能化,进而通过高效可靠的化学反应将大分子—药物缀合物键合在LDL表面,以解决LDL负载药物能力有限的
滚环扩增(RCA)作为一种等温放大过程,有着极强的核酸扩增能力,不仅可直接对特定的DNA分子进行扩增,还能将靶核酸的信号进行放大,得到一条由环形DNA模板互补序列串联组成的长
[摘 要] 从介绍新兴媒体的特点入手,剖析了新兴媒体对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带来的挑战,分析了新兴媒体对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带来的机遇,并就如何利用新兴媒体,实现学生党建工作教育现代化、服务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 键 词] 新兴媒体;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挑战;机遇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9-00
本文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新型聚合物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该纳米乳液的分散相由聚酰胺酸溶液组成,不同于文献报道的聚合物纳米乳液。除了可用于电沉积法制备聚酰亚胺涂层外,还可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技术获得了持续发展。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纳米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新型纳米材料与荧光、电化学技术的结合,为分析化学带来了更有效的分析方法。细胞色素C是细胞凋亡的重要信息物质之一。发展简单、快速的细胞色素C的检测方法对于临床检测和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论文中,研究了将纳米技术与光电化学、荧光分析技术相结合,开发细胞色素C的快速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三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