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稻麦联耕联种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sun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和江苏省盐城市委、市政府先后在射阳县项目区召开“联耕联种”汇报会、现场会。射阳县推行“联耕联种”面积8.4万亩及东台等地实践证明,联耕联种有效解决了阻碍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难题,为稻麦规模化种植开拓了新的思路。
  一、稻麦联耕联种的提出背景
  上世纪80年代初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了土地严重碎细化。零星、散杂的小田块占了射阳县总耕地面积的70%左右。土地零散使资源利用率降低,造成大中型机械收种难,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秸秆粉碎还田难等,这些均制约着该县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种粮效益的提高,而且容易引发农村土地租赁纠纷。为破解这一难题,201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实行联耕联种、整村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并明确县农委、农开局具体负责落实。2013年,全县投入农业开发财政资金6482万元,新建沟渠田林路、桥涵闸站洞配套,旱能灌、涝能排,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农田6.3万亩,为推进联耕联种奠定了基础。
  二、稻麦联耕联种的优越性
  1. 联耕联种采取“农户 农户 合作社”的经营方式,解决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的“一户多田”“一田多户”,土地碎片化、无组织生产和分散经营的难题。在农民完全自愿前提下,通过打桩等形式破除承包地间的田埂界址,进行统一耕作,实现“增面积、降农本,促还田、添肥力,提单产、升效益”。仅平掉田埂一项,无形中即可增加耕种面积5%。县农委和农开局加强全程业务指导,新建并培强专业合作组织。为全国粮食主产区1亿多亩的稻麦轮作耕地总是“迟茬接迟茬”,不能适期播种影响产量,探索出新路径,实现了稻麦两季亩均增产125千克、增效600元以上。
  2. 联耕联种为“小岗模式”很好地打了“补丁”,解决了“统”“降”“增”三个难题。统一品种、统一布局、统一经营,实现了农业集成技术的普遍运用;降低了家庭经营分散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秸秆无一焚烧全量还田;土地增面积,土壤增地力、粮食增产量、农民增收入,农业增效益,实现了变“大户赚”为“户户赚”的好模式。
  三、稻麦联耕联种普及的条件
  1. 必须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牵头引导。多年实践证明,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对旧的利益体系进行新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有人吃苦头,有人尝甜头;普及稻麦联耕联种对生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享受这份红利的有国家、原有多数种植农户及参与服务的农机服务组织或机手、少数农资经营企业,但付出较多可能没有回报甚至倒贴工夫的则有村组干部、 原有的大部分农资经营网点、部分农机经营户及种白田的老村组干部;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基层干部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牵头开展大量复杂的组织协调工作,因此要推行这项改革必须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牵头或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调动基层村组干部的积极性,让其站出来理顺关系,编制计划,组织开展有序推广活动。调动基层群众性服务组织积极性是成功的关键,在行政上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一味增加其工作量,而不考虑付出。
  2. 必须有装备足够大中型农机设备的农机服务组织提供服务。稻麦联耕联种能否提高生产效率,做到群众、服务组织、经营主体三方共赢,关键在于怎样引进应用高新技术,而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是重中之重,因此在不具备农机配套的情况下,硬要普及稻麦联耕联种注定是要失败的。
  3. 必须有配套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种植布局。一是有路道桥梁等可满足大型农机装备通过的田间交通条件;二是水利设施配套,即能灌能排;三是种植布局能保证稻麦联耕联种,即同一区域种植布局合理。
  4. 必须妥善处理好群众、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入联耕联种利益分配,即要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组织实施稻麦联耕联种的有序推进,对群众不能搞强行推进,对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不能搞拉郎配,即成熟一处搞一处,而不能搞大跃进。
  四、做好稻麦联耕联种普及的几点建议
  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按照“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的原则,引导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户,采取带机具、土地、资金、技术等多种方式创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推动开展横向联合与纵向协作,成立合作社联社,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全程化的作业服务能力。合作组织需要大量的职业农民参与,政府要积极鼓励支持职业农民发展,培育现代农业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让新一代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在农村或者回到农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现代化经营,让农民由身份称谓回归职业称谓。
  2. 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合作组织直接影响农业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的实现,一定要在提高运行质量上下工夫。政府应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把分散的生产资源组织起来,发挥1 1>2的资源高效、优化配置作用。联耕联种要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 专业化服务队 农户”的服务模式,强化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使农民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兴办农资服务、劳务服务、育秧(苗)、农机作业和粮食代烘代储等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全程服务,成立以本村想务工的农民为主体的专业服务队,承担日常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任务。
  3. 培育市场化经营环境。联耕联种使农资、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由农户单独购买向以村为单位集中采购的方式转变,农业保险、用电、信贷、合作社建设用地等系列问题开始凸显,县级以上政府要制定有利于形成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环境的政策。同时,要发挥好农业合作社的作用,牵头申报“三品”,以品牌效益带动经济效益,促使联耕联种田块效益最大化。要引导合作组织按照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进行公司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只有这样,才能根本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大市场难以对接的问题。
  4. 研究开发系列适应规模化种植的种植技术。当前主要有顺应稻麦两熟吨粮田的复种技术,包括熟期安排、品种搭配、种植方式与机械支持等,尤其是联耕联种区域确保选用高产、多抗且适应性好的品种,同时集中供种实现区域性品种统一;在技术的推广上,小麦种植全部采用犁耕深翻秸秆还田技术和机械复式条播技术,水稻种植采用当前最先进的水稻机械播种钵盘育苗技术和配套栽插技术等。
  第一作者简介:苏生平,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联系地址:江苏省东台市东亭南路97号 东台市东台镇农业中心 邮编:224200。
其他文献
近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研究中心主办、中国蜂产品协会支持、天津中科百奥承办的“弘扬蜜蜂精神推动蜂业发展暨蜂产品与人类健康专家论坛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指出,要努力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机制,促进中国蜂产品行业新发展。  专家强调,中国是养蜂大国,养蜂业不仅具有养生保健作用,而且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蜂产业的兴起将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员的流动、投资的多元化等。但目前蜂
旺长低产或无产柑橘树(园),即柑橘树已栽植多年,树体枝叶繁茂,达到丰产和稳产期的树龄,但是却很少结果或几乎不结果,没有经济效益。对于这种柑橘树(园),采用综合措施进行改造后,1~2年可促其结果和适当多结果,顺利进入丰产、稳产的高效期。  一、旺长柑橘树(园)的表现、形成的主要原因  1. 表现  旺长低产柑橘树树势强旺,树干高或较高,树冠内大枝多而乱,枝序不好,树形不整,徒长枝多、乱且细长,春梢抽
扦插繁殖,属于果树苗木的一种无性繁殖(营养繁殖)方法,可获得与母本遗传性一致的果树苗木或砧木,材料来源广,育苗周期短,管理简便,苗木质量好,便于大量育苗。此法对一些无种子或少种子的树种繁殖尤为重要。  一、适宜扦插的树种  插枝易生根的有葡萄、石榴、无花果、猕猴桃、银杏和樱桃等树种;插根繁殖易成苗的有枣、山楂、李子、猕猴桃、苹果和梨等树种。同一树种不同的品种或类型生根也存在着难易,如葡萄品种藤稔,
【摘 要】对遭受风雹灾害的果树,本文介绍了伤折枝的處理、果实或叶片的清理、防治病虫害、肥水管理、中耕松土等几种人工补救管理措施。  【关键词】果树;风雹灾害;人工补救;管理措施  1 树干扶正培土  对刮倒或倾斜的树,采用铁丝、支柱固定等措施扶正树干并培土。  2 伤折枝的处理  对伤折劈裂重的树枝,在靠近伤口下方锯下或剪掉,注意尽量使剪锯口小一些,并用刀把伤口处削平,不留毛茬。  3 果实或叶片
【摘要】通过对陕西省丹凤县核桃老产区低产林进行高接换头、人工疏雄、垦复扩盘、合理修剪、防虫治病等增产增质改造技术试验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核桃;低产林;改造  低产林分改造就是对现有生长不良,如立地条件较差、密度较大、过熟老龄的实生核桃进行改造和更新,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长期以来,我们商洛核桃老产区立地条件都很差,群众不修剪、不打药、不施肥、不浇水,粗放管理,导致树体衰弱,结
本规程规定了锦屏县A级绿色食品——锦屏紫薯栽培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农药肥料使用、病虫防治、采收方式、短期鲜储、运输。适用于贵州省锦屏县露地栽培绿色紫薯的生产、储运。  一、土地选择  选择空气清新,没有工业厂矿污染,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有一定规模、相对集中成片,便于管理和销售运输的地块。其土壤、空气、水和其他自然条件应符合《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2
【摘 要】冬季是果树生产一年中很重要的季节,抓好这一时期果园的施肥,不仅关系到翌年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有利于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土壤理化性能,促进根系发育,为来年丰收打下基础,因此果园冬季施肥十分重要。  【关键词】苹果园;冬季施肥;有机肥  针对临猗县果园的立地条件和土壤养分状况,结合目前绝大部分果农的生产管理水平,对果园冬季施肥提出以下建议:  1 增施有机肥  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
三、纵向通风的管理要点  1.安装挡风帘减小鸡舍截面积,提高有效风速  较小的鸡舍截面积意味着较快的风速,对于没有足够的风机、通风量不足的鸡舍,可通过安装挡风帘减少鸡舍截面积来提高舍内风速,影响鸡舍气流分布。注意挡风帘安装间距为8~10米,垫料位置以上的高度至少2.2米(图7、8),安装太低会明显增加风机的工作负压。  2.注重设备日常维护,保障设备有效作业  通风系统的使用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常
近日,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召开。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会上强调,要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坚持量质并举,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推动农机作业领域向全程、全面发展提速,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高效发展转型。  会议指出,解决发展不平衡、装备结构不合理、机具利用率不够高等突出问题,促进农业机械化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要着力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要更加注重规划引导,科学预测供需状况,精心制定实施“十三五”发
植物体内最多的是水分。一般植物在生长期间所吸收的水量,相当于它自身体重的300~800倍。一株向日葵一个夏天要喝250千克左右的水。一株玉米,一個夏天也要消耗200千克水。蔬菜需要的水就更多了,如果一亩地长了1500千克白菜,就要消耗120万千克左右的水。  自然界里,也有一些植物在长期干旱的环境里照样能够生长、繁殖。这些植物的器官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例如沙漠中的仙人掌、仙人球等。有人做过一个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