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是早产及孕妇和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对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子痫的诊断主要以血压监测和尿蛋白量检测为依据。因其发病机制不明,治疗主要以降压和保护肾功能以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2]。既往研究认为炎症介质以及血管内皮损伤可能参与到子痫的发病过程[3]。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对氧磷酶1(PON-1)以及脂联素(APN)被报道在子痫患者体内呈现差异性表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