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 触之心灵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学生生活优越感日益增强,生活中的惰性在学习上的表现日趋严重。对学习没有动力,学习活动没有活力,课堂教学死气沉沉。为改变这一现象,在课堂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用思想教育全面激活学生学习活力和提升学习动力。
  关键词:德育渗透 激活活力 提升动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153-01
  
  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仅是思想政治课和历史课的事,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德育的渗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学渗透德育在自然学科中也有必要不折不扣的得到贯彻和执行,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获取自然科学的同时,不断给学生注入获取知识的动力,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辨证思维品质、化归的思想和耐心细致的习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在农村中学任教二十多年来,越来越感觉到现在的初中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坐在教室里脑子一片空白,不会想一想我应该干什么。和许多家长交谈发现现在孩子存在一个通病:在家不愿干家务,即使生活条件不是太好的家庭,也不用孩子干活,更不用谈去田里干一些农活。家长把最好吃的留给孩子,久而久之造成孩子内心产生“享受在前”的心理。表现在学习上就产生一种惰性,不动脑筋,不愿动笔,坐在教室什么也不想,舒舒服服过一天是一天,对自己将来从不去想,学习没有目标,更不用谈远大理想,学习失去了动力和活力。针对这样一种普遍现象,从实施新的课程改革以来,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顺应新课改的要求,用思想教育为知识顺利学习打通道路,并且达到自觉学习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1 挖掘学生熟悉的“榜样”进行思想教育
  课前我总是在脑海中搜寻一些已经升入高年级的学生,或已经升入一中、大学的从我校毕业的优秀学生,从他们身上挖掘一些和我教的一些学生的相似之处,告诉学生当年这些优秀学生在这个年龄的一些思想表现和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迷茫之时有了一个有形的标杆。由于我给学生讲的优秀学生有的和他们来自同一个村子,有些学生或多或少还了解一些,经我这样一讲,学生的兴奋点一下调动起来,学生不但愿听爱听,还和自身联系。一个真实的、和学生零距离的榜样就这样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有一个优秀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那么向榜样看齐就成为学生不断学习和矫正自己思想行为的原动力。
  2 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3 充分领会教材,进行德育渗透
  教材是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根本,虽然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抽象而枯燥,不像文科知识活泼,但是数学科学的各种概念、定理间的联系、发展变化是无穷的。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因素”,一是新教材中所拥有数学背景知识和数学家的事迹。例如,在教授勾股定理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书籍中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使学生了解著名的勾股定理是西周数学家商高最早提出来的,称商高定理,比欧洲人的发现早几百年;在某些定理,公式的教学中,通过介绍发明者或发明过程,增强同学们的自豪感。还有就是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给学生介绍笛卡尔是如何发明坐标系的,激发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二是结合我所教数学内容找一些相关的小故事教育学生。在讲八年级数学事件发生的概率时,我就找了一个小故事:讲的是庄园内有一座小山,很多人都想搬走它,但听说这座山根部埋在地下很深,很难移走它,人们认为不可能都不去动它。直到有一个人不相信这是真的,付诸行动将它搬走,才证实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学生听得很入神,我就总结:有些事之所以人们不去做,是认为不可能。而这种不可能只存在人们的想象中。正如我们的学习有些同学不去学,总认为自己学不好,而这种想法也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这样不知不觉就教育了学生。起到“润物无声,触之心灵”的目的。
  
  4 用良好的师德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教师良好的师德是学科渗透的前提和基础。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所面对的初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应该做到善于言传身教,具备高尚的师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深刻教育和影响,受益终生。教师的形象和体现出来的风格、精神在德育渗透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地作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因为当代学生希望他们的老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及创新精神,一个好老师,不仅对学生有学习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应该具有人格上的感召力。上课时,我力求着装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有耐心,让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对身体有疾病的学生不但不歧视,反而更接近他。有一个学生脸上、手上、身上长的皮肤像柳树皮,每天脸上、手上用一种油一样药,然后掉皮,看上去很难受。学生都远离她。我得知只是一种不传染的皮肤病后,也没有告诉同学们,怕小女孩内心受到伤害。而是用我的行动——接近这个女孩,俯下身和她交谈。时间长了,学生们也不介意她了,而且还主动和她探讨问题。真正做到用我的行动带动学生思想的高度。
  
  5 课外学习,课堂的延伸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我把班里学生分12个组,选了一个组长,每个组长带3~4人组成学习小组,用组长带动组员。组长负责本组员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组内一些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同学。
  总之,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教学过程中,自己有意识地用思想教育激活学生学习活力、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收到一定的效果。课堂教学不再死气沉沉,学生在课堂中充满活力。当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不一定非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一定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丰收的教育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从上学期开学以后,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掀起学习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我在学习、模仿并努力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应用能够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高中政治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部  采访撰文/晴天 凡言 花火 殷童 lillian  题图/ HR代言人Demi Moore    如今,日化线护肤品邀请代言人早已不足为奇。但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以功效显著和口碑相传为主要品牌推荐方式的专业线产品,是不是也需要明星或知名人士的助阵?诚然,任何宣传方式,都是品牌文化建设的一种延伸,此次就让我们汇业内各家人士的独特观点,来寻觅出适合专业线美妆企业,又能更好地提升品牌形
期刊
摘要:基于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质,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大力鼓励支持民办中学发展义务教育事业,最终受益的是国家和人民群众。事实证明,民办学校在减轻财政负担,缓解教育压力,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其成绩有目共睹,特别是在不少县市区“两基”达标过程中功不可没。由于多种原因,皖北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民办中学的发展还面临着多种困境和考验。本文试分析之,并探寻帮助民办中学走出困局的途径。  关键词:皖北
期刊
摘 要: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高效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并且能培养相应的历史能力,就需要我们在知己知彼之后,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让看似枯燥的文字飞起来,向学生展示一个立体的历史,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让数字“飞” 让图画飞 让想象飞 自主探究 立体的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
期刊
摘 要:一个好的导语,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的导语设计要讲究方法和策略,本文从导语设计常见的方法和设计导语应该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 导语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042-01  导语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接下来的各环节的学习,所以对导语的设计要下足工夫
期刊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快乐地,轻松地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用地理思维解决身边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探究问题 野外考察活动 研究性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040-01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学案导学的内涵、构建以学案为载体的校本数学课堂的方法以及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的设想。  关键词:数学 学案导学 主体地位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058-01  学案导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是以学案为依托,提倡学生先行,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运用多种手段开发学生的智力,
期刊
摘 要:英语词性分析听读滚动法”是汲“张法”之营养,塑“我法”之灵魂,能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外语的真谛,对终生英语学习有独到之处,可以作为教学战略使用。词性归类词汇扩展识词,是此教法的精髓;达芬奇画蛋、滚动听读是此教法的强化剂;词性分析,成分定位是此教法的奥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此教法的催化剂。  关键词:汲“张法” 塑“我法” 词性分析 滚动听读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语感培养的策略。从“换词领悟、展开想象、品读感悟、质疑解读”等方面根据课文特点巧妙开发并精心演绎,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  关键词:语感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096-01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完整的直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强烈敏锐的语感
期刊
摘 要:临近高考,考生们都在进行紧张的复习。很多考生越临近考试越手忙脚乱,对自己信心不足,却又不知道怎样复习自己十分熟悉的教材。我们不妨从蜘蛛结网中借鉴以下技巧与方法。  关键词:时间分配 得分技巧 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147-01  蜘蛛先向空中放出几根丝,任其随风飘荡。如果有哪一根丝拉不动了,主线就架成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