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杏坛龙潭龙母诞

来源 :神州民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mi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龙潭村的孝通殿,又名龙潭龙母庙,是顺德地区最著名的龙母庙。它始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历经明嘉靖、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清道光五年(1825)、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2013年等多次重修、重建,现存清晚期建筑风格,是顺德地区传统庙宇类古建筑的杰出代表,2006年10月25日它被公布为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9月22日,龙潭龙母诞被列入顺德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潭龙母源于德庆
  关于龙母庙的来历,一段传说流传至今:相传有一天,身居广东省德庆县悦城镇的龙母娘娘突感寂寞,于是便附身于一块木头上随着西江水顺流而下,游览两侧美景,不知不觉龙母娘娘睡着了……
  龙母娘娘附身的木头漂呀漂呀,漂到了现在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龙潭村的龙潭涌。话说此时的龙潭涌上,一个叫陈德公的渔民正在捕鱼,不过这位渔民的运气实在是不大好,几网下去,除了同一块木头外,没有一点收获。他有点懊恼了,便随口向木头说到:“木头啊,木头,如果你有灵,就保佑我网网都有鱼虾,我将把你摆在神位上,天天供奉你。”
  此时,附在木头上的龙母早已醒来,听到陈德公的誓言,再环顾四周:地势平坦、涌堑纵横,觉得龙潭涌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龙母想:我整日呆在悦城,十分寂寞,何不在此地建一座行宫,以解寂寞之苦。于是龙母娘娘满足了陈德公的愿望。
  当晚,陈德公果然兑现诺言,将木头供奉起来。龙母觉得陈德公是一个講信用的人,便托梦给陈德公,说明她想在龙潭涌建一座行宫。并指明:匠人、材料到时自然会有,只需他帮忙打理。
  几天后,工匠、材料果然出现在龙潭涌,陈德公并不推脱,尽心尽力主持了龙潭龙母庙的建设。龙潭龙母庙竣工后,龙母再次托梦陈德公说:五月初八是自己的诞辰,届时她会来到龙潭龙母庙广施恩泽,望村民做好准备。
  陈德公遍贴告示、以示乡亲。从此每年的五月初八,大量信众就会来到龙潭龙母庙为龙母祝寿,更有大批龙船前来贺诞,新造好的龙船还来此“点睛”,大家一起接受龙母赐予的恩泽。这就是龙潭龙母庙和龙潭龙母诞的来历,龙潭龙母诞习俗延续至今,现已成为顺德区不可或缺的城市名片了。
  这段传说将龙潭村的龙母庙与德庆县悦城镇的龙母庙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赋予了该庙“正宗”的色彩。作为德庆悦城龙母的正式行宫,龙潭龙母庙在重修、重建过程中得到了多方资助,据庙中的《重建龙母天后五龙三庙碑》记载,该庙的重修善款不但有来自顺德古朗、逢简、众涌、甘竹、龙山、羊额、昌教、马冈等地的信众,而且还有来自佛山、南海、江门、高州、开平、四会等地的信众,足见其信众之广,影响之深远!民国版《顺德县志》更是留下:“尤著灵应”……“乡人往祷者,刑牲献醴,纷缭如云”的记载。民间则有“正月生菜会,五月龙母诞”的谚语。
  目前五龙庙尚在,就在该庙的右侧;而本应该位于该庙左侧的天后宫(古庙)已不见踪影。走访中笔者发现,与龙母庙一路之隔的河涌边有座天后宫(新庙),不知是不是原天后古庙的新生。
  百龙贺诞聚杏坛
  整个龙潭龙母诞活动由信众拜祭、龙船贺诞、吃龙舟饭等一系列活动组成。其中信众拜祭分为普通信众拜祭和龙船拜祭两种形式,普通信众拜祭分散于整个活动期间,人们以寿金、元宝、鲜花、风车、香烛、水果在殿前献上祭品,参拜龙母,焚香祝祷,整个龙母庙一派香烟缭绕。络绎不绝的信众纷纷购获盖有“龙母帅印”的毛巾、龙母神茶、龙船符等信物祈福,庙祝在信众捐香油钱后,敲响铜钟为其祝祷,即是所谓升钟利是。
  龙船拜祭从中午十二点开始。照传统礼俗,龙船须在河道上巡游一周,然后卸下龙头、龙尾抬到龙母庙中举行参拜仪式,感谢龙母一年照应,祈祷来年顺风顺水。最后再将龙头、龙尾抬回河涌安放回龙船之上才算完毕;如果是新造龙船,还要在龙母庙内举行“点睛”仪式。整个龙船拜祭活动需持续数小时。
  龙船拜祭完龙母后就可以参加龙舟贺诞活动了,龙舟贺寿以彩龙为主,故又名“彩龙竞渡”或“游龙”、“趁景”、“出游”。每年的龙潭龙母诞都会有百余条彩龙前来参加贺诞活动。中午十二点至下午三四点,前来参拜的龙船汇聚游弋于龙母庙前水道之上。彩龙是岭南地区特有的龙舟形式,它装饰华丽,龙牌、龙头旗、帅旗、锣鼓、神楼、罗伞、龙尾旗、刻有村名或坊名的龙牌等极具民俗信息的装饰……应有尽有,甚是漂亮。河涌上彩龙往来如梭,选手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应着喧天的锣鼓声齐力划桨,犹如一条条生机勃勃的蛟龙;龙船还纷纷鸣放鞭炮,相互泼水,此时河岸上观众鼓励的掌声与喝彩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将龙潭龙母诞推向高潮。不仅本村远出的人,就连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人也纷纷赶来观看,人数多时达数万,场面热闹非凡。
  洗龙舟水吃龙船饭
  龙舟贺诞活动一般在下午三四点结束,届时信众们会争先恐后的到龙船划过的河水中“洗龙舟水”,以老人和母亲为主,他们大多会带着自家的小孩前来戏水,因为民间传说:洗过龙舟水,沾得龙母气,一年好安康,快快长高大。同时一筐筐红纸封好的“龙船酒”会派送到每条龙船上,接下来要举行的就是吃龙舟饭了。
  傍晚人们会在祠堂边摆上宴席,吃上一顿龙船饭。顺德当地的龙船饭是很讲究的,一般为九盆大菜,以示最高等级盛宴,也可十盆,但极忌七盆。饭菜中,蒜头蒸辣椒是必备菜肴,专为辟除桨手的湿气之用。喝上龙船酒,满身吉祥,吃过龙船饭,身体安康。很多乡村母亲们都要盛一碗龙船饭回家,倒进锅中与家中饭菜一起蒸煮,祈求将龙母福气带到家中。如今她们大多带着孩子一起品尝这一年一度的龙船饭,至多宴席散后打包回家,以循古礼,这也是希望通过分享具有龙图腾意象的食品获得代圣餐意味的原始风俗。晚上偶尔也有彩龙竞渡河中,以作尾声。
  后记
  广东德庆龙母祖庙
  前文提了顺德龙潭龙母庙,就不得不提它的祖庙,位于广东德庆县境内的悦城龙母祖庙。   广东地区临海,水系丰富,先民们靠水吃水,无论是水稻种植、桑基鱼塘、河海捕鱼,又或者航运交通,都离不开水。但充沛的水,在天象险恶的时候,也为人民带来无穷的祸患。于是,先民们便把风调雨顺,水不扬波的希望寄托在冥冥中的神灵之上。所以,广东地区也是国内水神崇拜文化最为盛行的地方之一,而座落于德庆的悦城龙母祖庙,正是这种民间水神信仰的反映。
  西江是珠江水系中最长的河流,从德庆流过,由此溯江而上,可抵桂、滇、黔;顺流东下,经广州、江门、直达香港、澳门。水量丰足的西江,为沿岸地区的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也给沿岸居民带来灾难。所以,珠三角一带的河神龙母便根植于此,有“古坛仅存、四海朝宗”之称,吸引四方八面的信众前来参拜。
  提起龙母的来历,《悦城龙母庙志》引清代程鸣《孝通庙旧志》载:悦城龙母原籍广西藤县,生于楚怀王辛未年(前290年)五月初八,卒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八月十五日。她是秦代生活于西江上游的一个庞大的族系领袖,带领族人从广西到广东,落籍德庆悦城。龙母勤劳智慧,乐善好施,普济苍生,曾在西江打渔时拾到一只五彩石蛋,后孵化出了五条小龙子,她精心养育五龙子成才,百姓因而亲切地称之为龙母。五龙子慈孝报恩,辅助龙母广播恩泽,造福桑梓人民。龙母以崇高的“母仪龙德”教化百姓,福佑苍生。龙母去世后,人们便在悦城水口五龙山下建庙祭祀龙母。秦始皇因她“有德于民,有功于国”而敕封为“秦龙母”。清代秦世科在《重建龙母庙序》说:“有龙母庙,自秦而汉,而晋,而唐、宋、元、明,膺封十数朝,享祀二千载,迄今颂其功,称其德,咸啧不置。”
  从记载中可见,德庆龙母养育五龙子成才,五龍子慈孝报恩,辅助龙母广播恩泽,造福桑梓人民。所以,龙母信仰的核心不是其他神灵那样的威仪慑人,甚至降福降祸,而是“仁慈”和“母仪龙德”,更加具有亲和柔性。在这种精神内涵的感召下,人们四时觐拜,络绎不绝,悦城龙母祖庙因之成为“四海朝宗”的圣地。
  每年的龙母生辰诞(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八)和得道诞(农历八月初一至初八),都会有大批来自珠三角,甚至海外的信众前来,怀着深深的虔诚和美好的愿望,向龙母朝觐敬拜,贺诞祈福,感恩于龙母的“母仪龙德”。而五月初七晚的子夜是龙母诞的正诞,到庙参拜的善信达到最高峰,常有过万善信从各地赶来。子时到来,鼓乐齐鸣,庙方宣布正诞开始。大家都纷纷争上头柱香,为自己及亲人祈福。
  整个龙母诞期间,祖庙上空香气弥漫,爆竹声不绝于耳。行行色色的人们通过万民朝圣贺诞、龙母沐浴、龙母更衣、慈龙孝子祭母、济物放生教化;圣迹信仰:摸龙床、饮圣水、服香灰、吃金猪、盖龙母金印、请“龙母运程香”、戴龙母符、捐香油款等活动,寄托着对龙母的祝愿和种种美好愿望。
  黄岐龙母诞
  黄岐龙母庙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黄岐公园,与顺德龙谭的龙母庙一样,都与德庆的龙母祖庙渊源颇深。其来历主要有两个传说:其一,明朝万历年间,西江发大水,整个黄岐被浸成一片汪洋,一块刻有龙母像的木块随水从上游的德庆悦城龙母庙一直流到了黄岐。水退后,人们便在拾获的地方建庙供奉,从此,每年五月初八的龙母诞,善信们就会从四方赶来,祈求龙母庇佑来年的风调雨顺。这个传说与顺德龙漂龙母庙的传说颇有几分相像。
  而第二个说法,同样在明朝万历年间,几个长年到德庆龙母庙参拜的善信,同时做了一个梦,梦中的神灵对他们说:以后不用再远来,就在当地立庙参拜吧。他们为此事一同到了德庆,悦城龙母庙的主持对他们说:他也做了一个与之相关的梦。从此,他们便将德庆悦城龙母庙的龙母请来了黄岐。
  和德庆龙母庙一脉传承的黄岐龙母庙,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祭拜龙母文化,尤其是“岐阳踏歌”、“龙母巡游”和“拜龙母,看龙船”都是轰动一时,现在这些民俗传统也都恢复举行。
  今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八,龙母诞正日的上午,来自德庆悦城龙母庙的身穿白、黄、绿、蓝、红色华服的5名龙子乘坐五彩龙船东渡而来,和随从、仙女等一众人于龙母庙前“岐阳古道”登岸,沿路彩炮鸣响,罗伞随行,遥拜龙母。这就是“岐阳踏歌”的盛况。之后,龙母在龙子的引路下出轿巡游,这个“龙母巡游”环节更是在时隔80年后于2016年重现。巡游队伍包括德庆五龙子表演队、醒狮、乐队等,规模超百人,引得沿途上万名市民围观拍照。
  黄岐龙母诞还要举行锦龙盛会,2017年就有广佛36支龙舟队在黄岐龙母庙对开江面上竞速,一决高下,获得传统的金猪等奖品。每年一度的“拜龙母,看龙船”已是黄岐附近的南海、佛山及广州荔湾等地群众追捧的民间节日。
其他文献
记得儿时的梦境中常有妖鬼的图腾,去山西晋中的文化之乡寿阳看傩舞“爱社”,或许是为了找回那梦中的舞蹈。文字里的傩舞我见过,老人口中的传说我也听过,但如今却是要亲眼去见识它的全部精髓和奥秘,一种宗教的虔诚开始在我的心底升腾起来。  傩舞那诡秘的脸谱,飘舞的旗幡,神圣的鼓号,是怎样的一幅图画?  怎样的一个场景?  又是怎样的一个难以揭开的谜团呢?  “爱社”来历 远古的遗影  农历七月十三,是寿阳平头
期刊
龙船招景赞珠村,共庆端阳笑语喧。  競发洪波怀屈子,走亲访友醉千樽。  孙幼明先生的这首“即占”诗,声情并茂地向读者介绍了端午节前珠江三角洲地区龙船活动的一大特色:游龙探亲。而首句“龙船招景赞珠村”,反映的就是每年五月初一早上于广州天河珠村深涌举行,有“广州第一景”之称的珠村招景。  招景、趁景与应景  从五月初一到初五,都是珠三角地区各村龙船招景探亲的日子,这段日子里举行招景的村很多,而其中最热
期刊
羊,人类最重要的肉食来源之一。  从食疗的角度来说,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  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  不过,在江苏西北部的徐州,  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盛夏入伏吃“伏羊”的传统。  每年入伏第一天,徐州人便开始吃羊肉、喝羊汤、烤羊串……  现在这个风俗,更向周边地区漫延,  徐州附近的上海、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浙江等省市也纷纷效仿。  食客们在伏天围在一起,大啖羊肉。  “彭城
期刊
说起民国时代的武林传奇,有一个人不得不提,  他就是被誉为“民国武状元”,又称“花蝴蝶”,  在国际上有“现代摔跤之父”之称誉的爱国志士、  一代跤王——河北保定人常东昇。  常东昇曾击败北京著名摔跤大师沈三,从而一举成名。  常东昇师从保定摔跤界泰斗张凤岩,张凤岩德高望重,他培养常东昇,  除了正常的基本功训练外,还有一样相当独特的训练方法。  张凤岩经常让常东昇去自己开办的酱园里拉那个一人多高
期刊
说起传统集市,不由想起幼年时一位昔日闯关东来的河北老乐亭(本地俗称为老肽)在闲暇无事时哼哼呀呀唱的一首乐亭民歌。由于历史久远,记得不算太清楚,歌词大意是  “从春忙到大秋里,腌上了咸菜忙棉衣,杂花子粮食收拾二斗,一心要赶乐亭集。乐亭南关把粮食卖,卖了粮食置买东西,买了江南的一把伞,又买了圆正正的一把笊篱。槐木扁担买了一条,担粪的荆筐买了两只,零碎东西买完毕,饸饹(hé le)铺里拉驴转回家里。” 
期刊
采访者:陈永军  字道居,号朝阳阁,出生于浙江临海。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委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空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中国书坛青年百强榜百强,广东交通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客座教授。  陈永军学书三十余年,兼涉诸体,尤擅行草,喜剪筆油烟写章草,长锋墨渣写行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高规格大展,在全国、全军、省展上入展、获奖150多次,出版作品集四部,担任全国、省级各类书展
期刊
七夕,现在已经成了又一个中国情人节,红得不行,每年七月七全国各地都是一堆活动,遍地开花。不过追溯七夕的前身,最早在七月七日的民俗活动,可没那么浪漫,甚至连一点点爱情的边都沾不上,那就是——曝晒。  《世说新语·任诞》云:“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竹林七
期刊
山川眉开,溪水眼笑,人勤春来早,  关于幸福的梦还靠辛勤的双手来创造。  晨曦来到了山东蒙阴县东北部的岱崮镇,  这里有着相当出名的地方名产——岱崮豆腐。  做岱崮豆腐的大嫂照例每天很早醒来,她把头晚上泡上黄豆的大盆掀开,上下翻动一下看看成色。然后把控水的笼布洗的发白,把小盆大桶涮的干干净净,磨糊的“小钢磨”是最好的帮手,她内内外外把它清洗一新,再把炉膛里的炉灰掏净倒掉。一切收拾停当,井井有条,这
期刊
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或Louangphrabang)亦名“銮佛邦”。是老挝著名的古都和佛教中心,琅勃拉邦省首府,位于南康江与湄公河汇合处,其状似“L”形半岛。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市区沿湄公河左岸延伸,依山傍水,气候凉爽,地势平缓,平均海拔290米。1353年法昂统一老挝,建立澜沧王国,定都于此,改名川铜(意为“金城”)。1560年起,因供奉来自高棉“勃拉邦”佛像,改今名。该佛像是
期刊
书房对于房屋居住者来说,是写作的地方,是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是在家里的办公场所。其风水也应该格外注意,风水如果布置得好,使用者就会文昌高照,事半功倍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在学业和事业上双双金榜题名,可谓获益很多。  新居如何确定书房的位置  书房不要选择不规则的房间,因其不规则,便会形成某个尖角冲射,势必会影响学习成绩,对读书人不利。  不要将书房设置得很大,因为这样无论是看书还是写作,都难以聚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