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法并举”建轻松活跃的英语课堂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ddv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就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学得有效。
  关键词:高效课堂;轻松学习;英语课堂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就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学得有效。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就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多一些教育机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充分利用一切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成长,这样我们最关注的课堂教学气氛才会真正活跃起来。
  一、用游戏渲染英语课堂气氛
  游戏活动深受学生的喜欢,把适当的英语游戏应用于教学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而且能缓解课堂上的紧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教学内容在学与“玩”中交融为一体,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游戏中,学生的情绪不仅高涨,而且所学的知识更牢固,充分体现了活动的合作性和互动性。
  英语小游戏多种多样,我认为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游戏。如:在学习“Hello”第一课时,我设计了“击鼓传花”游戏:鼓声停止时,拿到红花及蓝花的两位同学互相打招呼,并交换花朵做礼物,巩固练习“Hello,my name is...Goodbye”短句,课堂气氛在游戏中推向到高潮。
  二、创英语教学情境,“活”课堂气氛
  由于现实生活中缺少学生英语学习的环境,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堂上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1.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创设直观的语言情境。
  要使小学生能够课堂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学习,教师必须根據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把静止的事物活动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从机械、呆板记单词、学英语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全身心融入课堂,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各种颜色的单词时,我想呈现一道雨后彩虹。由于下雨时的情景课堂上难以再现,因此我预先搜集了下雨的声音,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这道雨后彩虹。我一播放课件,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通过彩虹中各种颜色的呈现,他们一边发出惊叹,一边迅速说出与相关颜色的英文单词,这样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更形象地感受到彩虹的特点,使学生牢固地记住这几种表示颜色的单词,课堂气氛随着这道声形兼备的雨后彩虹而瞬间鲜活起来。
  2.把教学置于生活场景中,提供直观的生活情境。
  我们在教学中巧用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发现生活离不开英语,英语就在生活之中,从而体验到英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如在教学“My classroom”时,刚好有学生搞完班级卫生,所以我就模拟了他们刚劳动的场景,通过开门、擦窗户、擦黑板等,学习classroom中的door,window,board等单词。因为有了切身体会,学生很快掌握了open the door,clean the window等短语。在这节课中,我通过再现他们搞劳动的生活场景,把所学内容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领悟得非常快,课堂气氛在直观的生活情境中活跃起来。
  三、关注课堂环境,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教育生态学研究认为,教育也是一种生态,“教育生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和生理心理环境,这四种环境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综合环境称之为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生态学理论认为教育体系内外及主客体之间存在的各种因素均相辅相成,平衡各个因素间的生长性和构建性,营造一种开放与创新的和谐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
  四、采用激励赏识法,多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进取心和好胜心,他们渴望自己的闪光点在同学、教师面前表露出来并得到肯定和鼓励。把课堂当赛场,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当学生得到肯定和鼓励信号时将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自我调节,充分运转,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有更良好的心态面对后面的学习。鼓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对学生阅读、解答、练习等情况进行打分评比,对优胜者或优胜组予以语言表扬、实物(学习用具、纪念品)奖励等。有时只是一句简单的鼓励话,就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显著的效果。即使学生的回答不合乎情理,也不能一竿子插到底加以否定,要多肯定和鼓励。
  参考文献
  [1]刘化蓉.巧用多媒体,构建高效小学英语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4(29).
  [2]王利仁.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话题讨论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4(09).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时期,识字是教师的教学目的之一,通过识字积累,逐步向組词、造句过渡,为小学生后续课文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本文主要针对情境识字这一教学方法展开研究,分析了其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情景识字教学;语文教学  正处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刚刚入学,好奇心旺盛,学习习惯还没有得到进一步养成,因此,教师应立足于这一时期的学生
摘 要:国家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乡土音乐作为校本补充教材,应用于现实教学的内容比率应达到15%—20%。从此,小学音乐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但遗憾的是,由于器乐的特殊性,在使用什么样的民族乐器进课堂的问题上存在着长期争论。对此,文章对民族乐器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民族乐器;小学音乐;教学融合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民族音乐遗产,它们都有着鲜
摘 要:物理是初中学业中很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科目。所以,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可以让学生从复杂难懂的物理知识中感受到趣味性,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更深刻。本文主要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如何去培养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动手能力;培养策略  物理这门学科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
阿尔兹海默氏症是一种大多发病于老年期的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它以痴呆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记忆力衰退和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死亡,严重的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
摘 要: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应的英语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英语技能。初中英语传统教学模式更看重学生英语知识的获取,一定程度忽视了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这无疑是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相关要求的。而合作学习正是学生掌握更多英语知识以及锻炼自己英语技能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正是基于此,试图就初中英语合作学习开展策略展开研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程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科目之一,对小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朗读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对此,教师需要顺应改革的要求,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由此也不难看出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以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望对小学语文
摘 要:教育部提出要对中小学生进行减负,本着减负又不减质的大前提,学校就必须提倡高效的课堂教学。那么在教学中就要就用好这些策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策略,针对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策略,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学习策略;自主学习  一直以来,中小学教育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老师在台上辛苦讲课,学生掌握知识获得的能力还是不能和老
作为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我们已经在课堂上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普遍运用。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多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
期刊
摘 要: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关键阶段。然而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在课堂上注意力较难长时间集中,如何让课堂在开课阶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和兴趣感,以饱满的状态和专注力学好每一堂语文课,成为我们语文老师着力思考、用心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于是关于“开课三分钟”的探究也就随着思考的深入应运而生。  关键词:语文课堂;开课三分钟;兴趣;阶段  一、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和银杏内酯(Ginkgolides)对豚鼠心室肌钙通道的电生理与心肌细胞内钙信号影响以及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和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