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聚戊烯醇急性和遗传性毒理学研究

来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ere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小鼠体内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银杏叶聚戊烯醇急性和遗传性毒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银杏叶聚戊烯醇属无毒级,最大给药量(21.5 g/kg)对小鼠增长、脏器系数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没有影响。Ames试验中,剂量达5000μg/皿,在加与不加S9的条件下,TA97、TA98、TA100、TA102的自发回变菌落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对标准测试菌TA97、TA98、TA100和TA102均未检出明显的诱变活性(P>0.05)。微核和畸变试验表明,GBP剂量达10 g/kg b·wt,雌雄小鼠嗜多染红细胞/正染红细胞的比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骨髓红细胞系统的增殖无明显受抑,对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观察无明显影响。GBP各剂量组间小鼠染色体畸变的初级精母细胞率与溶剂对照值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雄性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无诱变活性。因此,银杏叶聚戊烯醇无毒、无致癌、无致畸和无突变作用,为GBP保健食品和新药的开发提供安全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冬春季节,传统的生猪养殖方式容易造成饲料消耗大,发病率高,饲料利用率低,且育肥出栏时间延长。如适时调节猪舍温度环境,即使在外界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针对直接转矩控制(DTC)技术中采用的传统滞环控制存在转矩及电流脉动大,过电压扇区时磁链轨迹畸变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定子磁链矢量预测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磁链和转
小反刍兽疫又叫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小反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绵羊及一些野生小反刍动物.该病的临诊表现与牛瘟相似,故也称为
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及缺血-再灌注6h模型组(M1)、24h模型组(M2)、72h模型组(M3),每组10只,对血浆内毒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Apaf-1的表达以及Bcl-2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