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对大鼠肝细胞核的作用的研究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为了探讨锰(Mn)对细胞核的作用,分别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分子荧光分析法(MF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腹腔注射二价锰(Mn2+)后大鼠肝细胞核中Mn、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山(三二)的含量。结果表明:大鼠肝细胞核中Mn和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Mn可被大鼠肝细胞摄取,存在于肝细胞核中,对细胞核的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保护系统均有影响。
  关键词:锰;肝细胞核;原子吸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分光光度测定法
  中图分类号:R 135.1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氯化钴预处理后小鼠海马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急性重复氧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数字表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氯化钴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目的检测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的免疫原性,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取SIS材料制备成体积为10mm&#215;4mm&#215;3mm的组织块,埋植于新西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17肽(β-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17-er peptide,APP17)对长波紫外线(UVA)辐射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UVA照射培养人皮肤
目的:探讨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为肿瘤模型,给予不同浓度水平的VES处理不同时间后,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VES对人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annexin-V-FITC方法检测VES对胃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ES处理后的胃癌细胞中Bcl
研究二价锰离子对不同月龄大鼠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将不同月龄(4个月和18个月)Wistar大鼠,提取脑线粒体后分为5组(50、100、200、400 μmol/L和空白对照)体外染毒,用荧光光度
摘要 为探讨淫羊藿黄酮苷及其代谢产物对骨形成和骨吸收的调控作用,利用酶水解法和酸水解法分别制备了淫羊藿黄酮苷的2种代谢产物。采用鼠颅盖骨机械法分离和体外培养获得成骨细胞,采用新生兔长干骨机械分离法获得破骨细胞,采用VD3诱导鼠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破骨样的多核巨细胞。实验组培养液为10%胎牛血清+αMEM培养液+不同浓度淫羊藿黄酮苷及代谢产物,对照组不加药。分别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和3H-TdR法检
目的探讨生理状态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下,杀菌渗透增强蛋白(murine 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muBPI)在小鼠组织器官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目的 对外敷中药膏进行透皮吸收的定性定量分析,初步探讨其在体透皮吸收行为.方法 选择外敷中药膏中的冰片为其指标成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药膏经腹水瘤小鼠皮肤吸收后不同
目的探讨Behcet病患者结节红斑中B7:CD28/CTLA-4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例Behcet 病活动期患者腿或臂部结节红斑中CD4、CD8、CD19、CD68、HLA-DR、B7-1、B7-2
陕西宝鸡文理学院附属中学近日推出一些新的管理举措,其中包括以按指纹代替原来的手写签到和对暂时离开办公室时间的限定,这些规定招致部分教职工的不满,而校方认为这是新事物引